深化理论研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中国国际论文,理论研究论文,和谐社会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6)01-0009-04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中旬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9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题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围绕会议主题,采取大会发言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广泛交流信息,畅谈学习体会,陈述理论观点,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一、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仍处于低潮,但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现了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趋势。表现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进展。(1)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头羊。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3.2%,中国经济增长9.2%,中国和平崛起引起世界关注。(2)我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分量正在提升。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国不仅参与俄罗斯举办的庆祝反法西斯胜利大典,而且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系列活动,不忘历史、珍爱和平。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发表构建和谐世界的讲演,引起各国巨大的反响,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理念更加深入人心。(3)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举世瞩目的朝核六方会谈,在中方的主导下,经过艰难谈判,终于达成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框架协议,这对于维护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4)我国在台海问题上日益取得主动权。去年民进党竞选胜利,引起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恶化,致使台海局势动荡。今年以来,我相继出台《反分裂国家法》,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一下子扭转了被动局面,表达了求和平盼统一的诚意,使台海局势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5)我国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中俄2005和平之剑联合军演及神6飞船的成功发射,显示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新进步,我国已成为第三个在航天领域技术领先的大国。2、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并注重加强团结。20世纪80年代中期,越南走上革新社会主义道路,近年来在改革开放领域迈出大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2年,朝鲜迈开改革步骤,在新义州成立经济开发区,加快改革进程。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抵制美国封锁的前提下,近年来取得新进展。我国同老挝、朝鲜、古巴、越南等保持党和国家高层联系。3、不同流派社会主义的沟通交往继续加强。在欧洲,尽管受苏东剧变的冲击,使各国共产党组织和社会主义思潮一度受到影响。但是,自新世纪以来,各国共产党组织重新得以稳定,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探索重新活跃。目前,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有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民族党的民族社会主义、绿党的生态社会主义等。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有所壮大,生态社会主义、新共产主义等流派有所发展。而且,不同社会主义流派之间改变过去互相敌对的局面,注重沟通、交流、加强彼此联系,形成共同探讨社会主义面临问题的新局面。同时,新世纪、新形势,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一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现代化的问题;二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三是如何处理和对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四是如何在新世纪应对恐怖主义对人类的威胁问题。这四个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各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天津师范大学余金成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现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生态环境》的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本质是一种政治理论,其发展状态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上个世纪后期严重受挫,导致马克思主义被挤出世界主流意识形态,代表资本主义发展取向的新自由主义等理论主宰了话语权。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取得显著成功,重新引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作用的关注。但是,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是:其中国化成果与原创理论之间存在重大区别;要建立二者的一致联系,必须梳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的不同主张,寻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现代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1、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与会代表认为和谐、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紧密相关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和谐是指事物处于均衡、协调、平顺发展的状态,是指发生关系的事物之间处于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的关系状态,即万事万物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关系模式,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或部分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始终保持有序的状态[1]。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从一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动态的平衡性。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所以,和谐社会不是指社会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矛盾运动的动态平衡。②关系的多样性。和谐社会包括多种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其次是人与自然之间,再次,是人与社会之间等多层关系的协调,因此,诸多关系协调具有艰巨性。③和谐程度的发展性。因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的,因此,不同时代社会的和谐程度具有不同的标准,但总的来说,社会和谐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这一和谐社会的内涵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的高度。关于这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可以概括为“五要素说”: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区域关系的和谐、城乡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和谐等。但人与人之关系的和谐无疑是一切和谐的根本,因此实现各利益群体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之一[2],出路是发展我国公民社会。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四要素说”,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是一个“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融合的状态”,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3]。在多种关系中以权利公平、社会公正起支配作用,因此切实保障公民利益协调是当务之急。第三种观点是胡锦涛提出的“六要素说”。与会代表一致认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这六句话指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手段与目的统一,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实际。湖北大学郭劲松的论文还论证了这六句话之间的关系,认为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石;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支点;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指出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4]。这六句话既揭示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也概括了它的基本特征。2、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来源。在这个问题上有四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的首创,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学说就是追求高级的社会和谐。第三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的首创,1803年他的处女作《全世界和谐》就已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和谐制度的著作。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实现和谐制度的途径和方法并不现实,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他的功绩又指出了他的不足,在继承其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城乡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基础上补充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终于使之成为科学的和谐社会理论[5]。第四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思想不完全是西方文化的贡献,而应当是世界文明的共同财富。这是因为,在我们承认欧洲文化较早提出系统的和谐社会理论之前,古老东方文化中也产生了诸如“和而不同”、“天地人合”、“以和为贵”、“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天人合一”等表达和谐社会的思想火花。胡锦涛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就具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底蕴,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尝试,或者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赋予马克思主义新内容的创新。3、关于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意义。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张的现实依据是当前我国的国情。首先,目前我国社会不和谐问题十分突出,急待解决。在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东西部地区和城乡发展失衡、农民负担过重、环境污染严重、就业问题凸现、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其次,这是现代化发展关键期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个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社会矛盾处理得好,国家就可以较顺利地进入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反之,就会导致社会利益格局严重失衡,加剧社会阶层分化,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张就是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教训,保障我国现代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再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表达了我党执政的理论自觉。去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我党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党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建设,不断缩小阶级差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张反映了我们党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理论自觉。4、在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个问题上达成以下共识:第一,抓好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三大制约因素:一是能源资源与人口的矛盾;二是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三是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制约。第二,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解决好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第三,搞好法制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证。第四,着力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6] 会上围绕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形成以下三点认识:第一,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属经济学与社会学两个不同范畴,也是任何社会都难以解决的普遍问题,因此,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自80年代以来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由计划体制改为市场体制,是正确的选择。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条政策是成功的、正确的。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政策带来的必然后果。第三,党的政策应当根据形势变化有所调整,目前,为了遏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似应提“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口号,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同时,不少代表认为目前我国法制不完备,例如缺少《反垄断法》、《高额累进税法》等,也是造成对高收入者监管不力的原因。所以,调解居民收入差距要采取法制、税率和政策等多种手段,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对弱势群体多一份关爱和救助。[7] 在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与会代表由社会公正问题谈到公民社会建设,形成以下认识:第一,当前我国社会公平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农民的不公平。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但现在农村中缺乏农会这一组织,使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但城市中许多优惠甚至起码的生存条件农民无权享受;农民人口多,无社会保障,特别是全国四千万失地农民面临生存威胁,这是应当认真解决的大事。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地位。第二,在民主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
三、关于执政理论研究。自从去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以来,围绕共产党执政理论的研究也取得长足进展。主要有:1、执政理论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执政理论的研究必须是在革命党巩固政权,转变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执政环境由对外封闭和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之后。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执政党理论研究的开端,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问题,才提出了执政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就是说,仅仅破题,远不是研究的终结。关于共产党执政的理念、执政的方式、执政基础、执政体制、执政的教训、执政的合法性、科学性等均是一个尚待开发的新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党在执政理论上的新认识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学说的新贡献,这是一篇大文章,要求全党经过一、二十年努力方能取得大成就。2、执政理论研究的中心目标。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执政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执政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政党执政能力的增长以合法性为基础,以提高科学性为主要增长点。过去的五年,我们的研究仅仅解决了一个核心问题,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这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回答。下一步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建设好执政党?四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可以说是着重讨论党的领导科学化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阐述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五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但是,真正要把这五个方面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绝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长期奋斗的重大历史任务。执政的合法化和科学性在执政实践中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执政党的建立和运作要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执政党不仅应有科学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决策机制,确保党的政策和方针能够及时真实反映人民大众的公共利益。第二,执政党的一切行为应该遵循民主、法治程序,具备程序上的合理化。程序合理是实现合法的保障。只有合理合法、依法行政,人民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率才能达到最大化。第三,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归根到底要体现为政府的良好政绩,体现为执政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有效作为。3、执政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国内研究执政规律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方式、方法。二是如何密切党群关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三是如何惩治党内腐败,加强党内监督,扩大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自身的反腐防变能力;四是总结共产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研究,从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来看,是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放在世界政党的范围来看,仅有这些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包含在全世界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之中,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般规律的认识程度。因此,从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来看,执政理论研究似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的研究。第一,关于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一般认为政党是联系民众与政府的桥梁,应处于两者之间。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中,都强调要坚持党对政府的领导。研究的重点不在于讨论这两种体制中政党地位的是非优劣,而在于通过比较,探讨不同执政体制和方式的适用条件及可能存在的利弊,并设计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扬利抑弊,这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第二,政党与民众的关系。政党是代表民意参与政治活动的组织。执政党则代表人民执掌公共权力。因此,在执政党的所有特性里,首先就是政党的代表性。几乎所有政党都力求取得人民广泛支持,都声称代表人民利益。因为人民的支持是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多党制下的政党比较注重与其基本群众的制度化联系,经常通过多种民意调查关注自己受到民众支持的比例。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由于执政时间短,其执政行为受意识形态影响比较大,党群联系机制不健全,往往在强调不能脱离群众的同时,成了党群关系上的尾巴。如何保持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经常性联系,保证我们的政策真实反映人民利益和要求,需要认真研究。第三,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政党政治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世界上的政党经历了从纯粹的议会政党向部分群众政党,又从群众政党到现在的大众政党的转型。各类政党都重视自身的建设,根据形势变化、任务的不同,对自身的理念、目标、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总的趋势是各政党都倾向于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政党目标的实用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和廉洁自律的制度性。第四,执政党发展的路径选择。从历史上看,一个政党改变其执政体制,加强自身改革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具体到某一政党,每一重大改革举措直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谨慎从事。这说明政党发展的路径选择是执政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棘手的课题。
标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美国政党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