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条件下黄颡鱼繁殖行为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席杰,郑宗林,牟振波,刘飞,刘欣苑,申剑,刘海平,周燕[1](2021)在《黑斑原仔稚鱼藏匿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研究了黑斑原(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稚鱼对缝隙的喜好行为、对底质颜色及种类的选择行为,旨在优化苗种培育模式,改善其养殖条件。结果表明:黑斑原仔稚鱼对缝隙的喜好日间(7:00—20:00)显着高于夜间(21:00—6:00; P<0.05);开口22d、23d和25—30d对缝隙无喜好行为(P>0.05),且夜间(开口6d、11—13d除外)对缝隙无喜好行为(P>0.05);开口12d、13d、15d和24d仔稚鱼表现出对较小缝隙(0.9 cm)的喜好性(P<0.05);开口2d和3d仔稚鱼表现出对底层缝隙的喜好性(P<0.05);开口5d、6d、8—21d和24d仔稚鱼表现出对表层缝隙的喜好性(P<0.05);在(400±50) lx光补偿条件下仔稚鱼对底质颜色无明显的喜好性;在(10±2) lx光补偿条件下仔稚鱼对黑色底质的喜好性显着于白色底质(P<0.05)。仔稚鱼日间具有较强的藏匿行为,喜好藏匿于较小的缝隙中,并在弱光补偿条件下喜好黑色底质。仔稚鱼的藏匿特点,为优化苗种培育和改善苗种培育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刘玥[2](2021)在《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与垂钓渔业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20年起,长江流域将开始长达十年的全面禁渔,渔民全部上岸并转业,不允许任何的生产性捕捞行为,力求恢复长江鱼类资源。在此之前,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积累水域鱼类本底资料的工作很重要。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中游是嘉陵江鱼类最丰产的江段,然而有关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的系统调查已经是十年前的工作。目前嘉陵江干流梯级水利工程已建设完成15个,梯级水电站的修建使得嘉陵江的河道和流域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都会造成影响。此外,虽然垂钓活动对江河原生鱼类资源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垂钓者的垂钓行为不规范甚至不合法,也将对鱼类资源造成较大破坏。本文以此入手,探究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以及垂钓渔业现状,以期为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了探究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和垂钓渔业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于2017-2019年间对嘉陵江中游展开了相关调查,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鱼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调查,共统计鱼类标本22560尾,重约1914 kg,鉴定有鱼类94种,隶属于7目18科58属,其中有中国特有种44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6种。根据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划分,有易危种8种,包括方氏鲴(Xenocypris fangi)、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等;近危种1种,为汪氏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wangi),其余鱼种皆为无危或数据缺乏。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划分,嘉陵江中游的优势鱼种为蛇鮈(Saurogobio dabryi)、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光泽拟鲿(Pseudobagrus nitidus)5种。嘉陵江中游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845,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9.278,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26,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C为0.117。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嘉陵江中游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上升、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弱化。鱼类群落结构聚类分析显示,在5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将10个江段划分为3个群组,群组Ⅰ为草街库区,群组Ⅱ为亭子口库区,群组Ⅲ包括沙溪库区、金银台库区、新政库区等8个江段;组间相似性检验结果显示Global R=0.878,P=0.002<0.05,表明各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群组Ⅲ的组内平均相似性为57.93%,鲫、黄尾鲴、蛇鮈、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大鳍鳠(Hemibagrus macropterus)和鲤是对组内相似性有贡献的主要物种;群组Ⅰ与群组Ⅱ、群组Ⅰ与群组Ⅲ、群组Ⅱ与群组Ⅲ之间的组间平均相异性分别为57.74%、56.02%、53.19%,方氏鲴、蛇鮈、光泽拟鲿和黄尾鲴是对各组间相异性贡献度较高的几个分歧种。鱼类生态类型统计分析显示,嘉陵江中游鱼类繁殖类型以产粘性卵鱼类为主,食性类型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鱼类栖息水层类型占比较大的是底层生活的鱼类。共发现9种外来鱼类,其中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已在此形成稳定种群,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和镜鲤可能已形成一定的种群,其余种类仅采到少数几尾个体,应为养殖逃逸。(2)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调查,共统计单船渔获物138船,测量17 959尾鱼,重约1 594 Kg,由5目13科47属76种鱼类组成。根据渔获物信息确定水域主要经济鱼类种类,运用FiSATⅡ软件分析了鲤、鲫、黄尾鲴、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hanodichthys mongolicus)、黄颡鱼、蛇鮈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参数和生长特性;通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尾/(船×天)]计算每种鱼的年捕捞量,从而利用FiSATⅡ软件初步估算其资源量,并以此推算嘉陵江中游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7种鱼的生长指数b在2.86-3.03之间,均为匀速生长;7种鱼的生长系数K皆大于0.2,为快速生长型;生长性能指数φ′在4.40-5.30之间;仅蛇鮈的E值小于Emax,资源利用不足,其余鱼种E值皆大于Emax,资源过度开发;黄颡鱼的拐点年龄ti最大(4.26龄),蛇鮈最小(1.58龄),其余大多在3龄以内;鲤、鲫、黄尾鲴、翘嘴鲌、蒙古鲌、黄颡鱼和蛇鮈的年资源重量依次为3 883 t、9 246 t、2 469 t、1 259 t、862 t、376 t、1 391 t,嘉陵江中游鱼类的年总资源量为37 400 t。研究发现,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因遭到过度捕捞而同时存在群落结构和种群结构层面的小型化;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开发过度,开捕体长应控制在拐点体长以上。(3)垂钓渔业调查结果显示,嘉陵江中游垂钓活动有以下特征:垂钓者年龄跨度大、职业组成多样,但以退休人员和中老年人为中坚力量;秋季垂钓活动最旺盛,阴天是垂钓者最偏爱的天气;各种钓具、饵料丰富多样,钓具以手竿为主,饵料以商品饵料为主;垂钓者对钓具、饵料等投入较高,所选择的垂钓地点一般都与居住地相隔不远,因此在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其他方面上几乎不产生消费;垂钓对象以鲤和鲫为主,也有蒙古鲌、鲴类、翘嘴鲌、(?)类、黄颡鱼类等多种鱼类;大部分垂钓者最大单次垂钓量在5 kg以内,平均单次垂钓量在0.5 kg以内;渔获物的处理以自留为主,只有不到10%的垂钓者会出售渔获物,不到2%的垂钓者选择放生;垂钓者密度平均约为6.4人/km,估算嘉陵江中游垂钓者数量约为4 041人,年垂钓总量约为279 t。研究发现,嘉陵江中游垂钓者就近开展垂钓活动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未发现违法垂钓行为,垂钓鱼种皆为常见经济鱼类,渔获量尚不会对鱼类资源构成较大威胁。
胡伟华[3](2020)在《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文中指出黄颡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雄性比雌性生长快1.5-2倍。我国学者开拓出了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并培育出全雄黄颡鱼,显着提高了黄颡鱼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黄颡鱼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亲本超雄鱼繁育系经过多代自交之后发生了退化,自交系在生长和抗病等性能方面呈现减弱的趋势,此时需要对全雄黄颡鱼进行品种改良或开发出其它黄颡鱼新品种。本团队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择梁子湖水域采捕并经连续3代选育的黄颡鱼为母本、长江河段中采捕并经连续2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为父本(黄颡鱼P.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vachelli♂),再经人工杂交获得F1代即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本研究对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体型、生长和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了黄颡鱼母本繁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提供解决方案。首先,选取相同养殖条件下的10月、22月和34月龄的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进行形态及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通过形体指标测量发现“黄优1号”生长性能显着优于黄颡鱼;在22月和34月龄黄颡鱼中,雄性的体重是雌性的2倍左右,雄性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雌性,而在“黄优1号”中,两性生长异形现象被显着减弱。基于性腺解剖形态分析发现雌性“黄优1号”卵巢完全退化,呈细线状结构且没有卵子产生,故“黄优1号”雌鱼完全不育;雄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呈现透明状和退化状态。精巢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10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为空腔状几乎没有精子产生,22月和34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内出现极少量精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CASA)分析发现,相比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中精子量非常少,有效活力低下,经繁殖能力测试,22月龄“黄优1号”雄鱼不具备繁殖能力。“黄优1号”在生长性能提高上显现杂交优势,具有推动黄颡鱼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探究“黄优1号”杂交不育遗传机制,对“黄优1号”和黄颡鱼早期性腺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组织学H&E染色发现,雌性黄颡鱼在各发育时期(20日龄、2月龄和8月龄)均发育正常,而“黄优1号”卵巢则完全退化,20日龄无卵原细胞,2月龄和8月龄无卵母细胞;与雄性黄颡鱼正常发育相比,40日龄“黄优1号”精巢可观察到精原细胞,但2月龄和8月龄呈性腺呈退化状态。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8月龄“黄优1号”性腺中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vasa、piwi1、dnd和dazl)和性腺体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卵巢:wnt4、esr2和foxl2;精巢:dmrt1、star和cyp17a1)均降低。Vas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其在“黄优1号”卵巢和精巢切片中的信号明显弱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中,减数分裂标记物Sycp3和有丝分裂标记物PH3的信号也都明显降低。有趣的是,4-细胞期,“黄优1号”中母源生殖质特异性基因vasa、dnd、piwi1和dazl的表达明显低于黄颡鱼,而且“黄优1号”胚胎卵裂沟中vasa mRNA的表达极大减少。“黄优1号”性腺发育呈异常状态且杂交不育,母源mRNA表达减少,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严重受损。在黄颡鱼苗种繁育过程中,使用人工合成的传统激素进行催产,而引起雌性黄颡鱼出现较高比例的产卵失败或产卵不完全现象导致的死亡。可重复多次繁殖的母本对种群长期稳定和水产养殖育种计划制定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比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多潘立酮(DOM)和鲤鱼垂体提取物(CPE)的不同组合对黄颡鱼催产的效果影响,发现了外源激素的最佳策略,即第一针注射LHRH/CPE和第二针注射LHRH/CPE/DOM的混合物,可以大大提高产卵成功率、产卵重量和产卵后存活率。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中卵黄蛋白原和雌二醇水平显着降低。有趣的是,对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使用hCG/LHRH/DOM组合催产时,无法排卵并有高死亡率,而使用hCG,LHRH,DOM和CPE的协同组合可有效诱导产卵并降低产后死亡率。本研究发现了有效的外源激素组合,可改善雌性黄颡鱼的产卵性能和产后存活率。目前,多数黄颡鱼繁育场的母本存在内脏脂肪沉积过度的问题,为了研究母本内脏脂肪沉积过度与繁育性能的关系,我们选取野生黄颡鱼群体(group 1),肠系膜脂肪较少的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2),肠系膜脂肪较多的2个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3和4)。结果显示肠系膜脂肪体重比与性腺指数呈负相关,进行人工繁殖试验,group 1和group 2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单尾母鱼出苗量无显着性差异,均显着高于group 3和group 4。苗种畸形率上group 1和2的显着低于group3和4。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黄蛋白原(VTG)的水平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降低;相反,肝脏和卵子中的油脂和糖原含量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升高。总而言之,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过度沉积对其生理和繁殖性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发现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新品种的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黄颡鱼,具有杂交不育的特性,主要是由于生殖细胞及性腺发育缺陷造成的。发现了改善母本繁殖性能的催产方法,有效提高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减少肠系膜脂肪沉积能够显着改善繁殖性能,为培育优质亲本和提高苗种质量提供了思路。
刘瑜[4](2020)在《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文中认为铜是包括鱼类在内所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元素,在体内参与构成多种酶及功能蛋白,进而发挥免疫、抗氧化及调节能量代谢等生理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鱼类主要从饲料中获取机体所需铜元素,饲料铜缺乏可引起养殖鱼类生长受阻、发育畸形;饲料铜过量则会造成铜在体内蓄积过量,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生物大分子过氧化,降低鱼类存活率、生长速度及繁殖力。因此,研发含适宜铜水平的饲料对鱼类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铜是养殖水域污染物中较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可造成养殖鱼类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多种经济鱼类铜营养需求及水体铜的安全浓度已被报道,但在黄鳝上则未见此类研究。本文对黄鳝铜营养需求量及水体铜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为黄鳝环保型配合饲料的配制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鳝铜需求量研究试验以五水硫酸铜(CuSCO4·5H2O)为铜源,采取等对数间距(LOG10)梯度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6.8、135.7、500 mg/kg含量的Cu2+,5组饲料铜水平实测值为 14.21、23.95、37.01、135.63、499.63 mg/kg,饲喂黄鳝(62.09±1.07 g)60 d,取样测定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组织铜蓄积、血清及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与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饲料铜水平为37.01 mg/kg组黄鳝取得最佳生长性能,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体参数、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高铜饲料引发全鱼灰分显着升高(P<0.05);(3)铜在黄鳝体内蓄积规律为:肝脏>肠道>肾脏>皮肤>脾脏>肌肉;饲料铜水平上升可引起肝脏、肠道、肾脏、皮肤及脾脏铜蓄积量显着增加(P<0.05),对肌肉铜蓄积量则无显着影响(P>0.05);铜主要蓄积于肝脏,499.63 mg/kg组黄鳝肝脏铜蓄积量可超过国家对水产品铜≤50 mg/kg的安全标准;(4)高铜组黄鳝(135.63、499.63 mg/kg)血清 GPT 活力显着高于低铜组(14.21、23.95、37.01 mg/kg);饲料铜水平大于37.01 mg/kg时黄鳝血清Cu-Zn SOD活力及T-AOC显着上升(P<0.05);37.01 mg/kg组黄鳝血清CP活力及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LDH活力最高,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14.21、23.95、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另外 2 组(P<0.05);肝脏 SOD、Cu-Zn SOD 活力在 37.01、135.63、499.63 mg/kg组显着高于另外2组(P<0.05);高铜组黄鳝肝脏LDH活力及MDA含量显着高于低铜组(P<0.05);(5)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胃、肠道及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6)低铜饲料对黄鳝肝脏、肠道结构影响程度较小;高铜饲料引起黄鳝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肝细胞空泡化、细胞核偏移,内质网断裂卷曲呈游离囊泡状散乱分布,线粒体破裂凋亡,溶酶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499.63 mg/kg组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沉积。结果表明:适宜铜水平饲料能够促进黄鳝生长,饲料铜水平不足或过量均会抑制黄鳝的生长性能,以增重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均重为(62.09±1.07)g的黄鳝对饲料铜的需求量为:44.29~45.84 mg/kg。铜主要蓄积于黄鳝肝脏、肠道及肾脏组织,对肌肉营养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无显着影响,但高铜可引发黄鳝肝脏铜蓄积量超标。适宜饲料铜水平提升能够增强黄鳝机体抗氧化能力,但高铜饲料会加重黄鳝脂质过氧化程度,造成肠绒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及功能被破坏,肝脏及肠道结构损伤。黄鳝肠道通过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肠黏液分泌以加强对铜离子的排泄,表现出对高铜饲料一定的耐受能力。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铜营养需求试验基础上,将铜水平为14.21(A组)、37.01(C组)及499.63 mg/kg(E组)三组试验黄鳝继续养殖至120 d时取样,每组取4份样品进行肠道菌群16S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针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属水平上,A、C两组间肠道菌群组成无显着性差异(P>0.05),E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其中免疫相关的Romrboutsia属、包含较多条件致病菌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菌群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LDAscore>3.5);(2)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C、E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在排泄系统和其他氨基酸代谢通路富集程度显着高于C组(P<0.05);(3)BugBase功能预测分析表明,E组具有压力耐受性功能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P<0.05),其它表型则无显着差异;(4)COG蛋白功能预测表明,E组肠道菌群的能量产生与转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染色体分裂,染色质和动力学等功能显着低于A、C两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铜水平在14.21~37.01 mg/kg时,黄鳝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变化不显着;饲料铜水平达到499.6 mg/kg时,改变了黄鳝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功能。高铜引起致病性微生物丰度增加,危害肠道健康;肠道菌群排泄系统通路增强,与生长相关蛋白功能下降,总体上不利于黄鳝生长。3.水体铜对黄鳝毒性初步研究以 CuSO4·5H2O配制 Cu2+含量分别为 0、0.25、0.5、1、2、4、8 mg/L 试验液(硬度60 mg/kg(以CaCO3计)、pH7.2,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水体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统计不同Cu2+浓度下黄鳝幼鱼死亡量,线性拟合黄鳝幼鱼24、48、72、96 h时Cu2+半致死浓度(LC50),并计算黄鳝Cu2+安全浓度(SC)。结果:(1)黄鳝幼鱼急性铜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呼吸,鳃腔内出血;(2)Cu2+对黄鳝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 6.764、4.971、1.930、1.029 mg/L,SC 为 0.1092mg/L。结果表明:水体铜对黄鳝具有高毒性,安全浓度为0.1092 mg/L,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避免使用硫酸铜,谨慎使用含铜产品。
杨雪军[5](2020)在《黄颡鱼人工鱼巢产卵偏好性及Period 2基因在亲本产卵和个体发育前期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称黄腊丁。随着捕捞强度的日益增加和水生态环境的恶化,黄颡鱼人工繁殖时鱼巢的选择与利用显得迫在眉睫。黄颡鱼属底栖型鱼类,其繁殖时用于产卵的人工鱼巢可为亲本有效繁殖和个体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Period 2作为时钟基因的下游分子之一,其表达产物在细胞质中聚集达到峰值后转移至细胞核,与CRY形成寡聚物,进而抑制自身的转录表达,调控鱼类的生殖活动。昼夜节律基因作为多种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调控因子,已成为影响其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时钟基因Period 2在硬骨底栖型鱼类繁殖期间的确切作用。本研究中探究了黄颡鱼繁殖时期对几种鱼巢产卵偏好性的问题,克隆了黄颡鱼Period 2基因c DNA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黄颡鱼亲本繁殖过程血液中以及个体发育过程中Period 2的表达量进行监测,并对前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进行定位。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探索黄颡鱼繁殖时期对人工鱼巢的偏好性,2018年6-7月开展了不同水温条件下,黄颡鱼对不同鱼巢颜色和材质产卵偏好性的对比实验。实验用产卵鱼巢为半球形棕榈空鱼巢(直径25 cm,深12 cm);同规格内部放置4~6枚碎石块棕榈鱼巢和塑料鱼巢;折叠6层尼龙渔网(30 cm×40 cm)和棕榈片(30 cm×40 cm)鱼巢,于水泥池(290 cm×120 cm×100 cm)内开展两种温度区间条件下产卵偏好性实验。实验用黄颡鱼亲本雌雄比例为1:1,雌鱼体长(167.8±19.0)mm,体重(99.9±21.7)g;雄鱼体长(235.1±18.8)mm,体重(188.5±38.1)g。结果表明,在24~26℃水环境下,半球形棕色棕榈(无石子)鱼巢内个体平均附卵量为628.49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2.77%;28~32℃水环境下,半球形棕榈(无石子)个体平均附卵量为225.48粒/m2,个体单位面积平均附卵率为1.40%。结果分析发现,24~26℃是黄颡鱼产卵的最适水温区间;黄颡鱼对棕色鱼巢产卵偏好显着(P<0.05),而灰色、粉色、黄色和绿色无明显偏好;黄颡鱼对半球形棕榈(无石子)鱼巢产卵偏好显着(P<0.05);而对其他材质鱼巢的偏好性依次为:半球形棕榈(有石子)>平铺棕榈片>悬挂棕榈片>半球形塑料>水泥池。可见,黄颡鱼产卵的最佳偏好为24~26℃水环境下棕色半球形棕榈鱼巢。本研究结果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产沉粘性卵鱼类产卵场的修复和资源增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黄颡鱼c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eriod 2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为4593bp,包含357bp的5’-非翻译区(5’UTR),216bp的3’-非翻译区(3’UTR)和4020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339个氨基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黄颡鱼Period 2 与斑点叉尾鮰Period 2同源性最高,进化关系较为密切。多个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底栖鱼类相较于人类、鼠类和微生物与黄颡鱼具有极大的序列相似度。3. 黄颡鱼Period 2基因血液组织表达结果显示,总体雌、雄变化规律一致。雌性亲本产卵前后短时期内Period 2表达量比未催产时低,产卵时出现小的峰值。雄性亲本在雌性亲本产卵时出现一个峰值后回归未催产时期水平。相较于雄性,雌性产卵前后短时期内Period 2表达水平较低。雌性产卵时Period 2有向卵巢积聚的可能性。卵巢的成熟可能加速Period 2基因在卵巢的表达。4. 黄颡鱼Period 2基因个体组织表达结果显示,在个体胚胎发育早期,Period2明显呈现出较高的表达量。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和卵黄营养的被吸收,Period 2表现出持续下降趋势。表明Period 2的产生是直接引起的,因为自离开母体开始,受精卵可能即暴露于光线下并受光线的影响。而Period 2 m RNA转录水平表达的降低是由光照引起的。此过程中,SCN接收光信号,随之,松果体进行响应并分泌Period 2蛋白。此外,个体发育时期的进食和转食期间Period 2表达量明显增高,表明Period 2表达水平受外部其它环境的影响,例如营养摄入因子和消化因子。持续光照和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摄入会加速Period 2的生成。本研究可以为外界环境对基因进、退化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5. 黄颡鱼昼夜节律周期蛋白表达部分受SCN影响。自成为受精卵开始,Period2蛋白即受来源于母体的影响,可认为这是昼夜节律的一种类型。直到受精卵视网膜感受细胞发育后,环境对个体生长发育阶段产生更大的影响。在初始阶段,视网膜感受细胞发育和摄食对Period 2蛋白表达的影响规律不同,随着个体暴露于外部环境下的生长,尤其是光效应的累积,节律性振荡更加明显。6. 黄颡鱼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卵黄中检测到Period 2蛋白印迹,表明黄颡鱼自母体开始携带Period 2蛋白。在大脑、肝脏、体表和肠的简单柱状上皮细胞中均检测到了Period 2蛋白的较强信号,并且Period 2蛋白主要在脑区域表达。Period 2可调节食物摄入量,IHC结果显示从第4天到第13天,个体的阳性信号结果微弱。但是,信号在膜破裂后第13天到19天增强。此外,在第16天和第19天,出现了小的峰值正信号。Period 2在脑中的分布稳定且规则。结果与定量m RNA表达模式高度一致。表明初始阶段的摄食和Period 2蛋白息息相关。Period2表达量和蛋白信号强度或许可作为黄颡鱼早期各发育阶段摄食的指标。
王建[6](2020)在《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及产后亲鱼水霉病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本身生长极其缓慢,又因受到过度捕捞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影响,导致其自然种群资源日渐稀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拉萨裂腹鱼种群资源,试验首先测量每月其血清中性激素含量和性腺组织发育状况;统计当年参与繁殖群体和不能参与繁殖群体的年龄、体长、全长、体重、绝对繁殖率数据;设计三种催产药物的不同组合与计量对拉萨裂腹鱼进行人工催产;对比经人工催产药物催产的繁殖亲鱼和不经人工催产药物催产的繁殖亲鱼繁殖性能;统计其不同时期的胚胎在连续震动下的死亡率,确定其了敏感时期,并分别对比胚胎敏感时期前后在流水条件下孵化的效果;最后对拉萨裂腹鱼产后亲鱼的水霉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观察其生活史,测量其在不同温度、盐度、pH下的菌丝长度,并测定8种中草药物乙醇提取物和3种渔药在离体情况下的对该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最终得到试验结果如下:1.拉萨裂腹鱼性激素和性腺组织周年变化情况拉萨裂腹鱼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在3月最高,9月为最低值;雄鱼睾酮含量3月最高值,7月最低。雌鱼和雄鱼在一周年内,GSI只出现一个高峰,都在4月时最高,卵巢和精巢在一个繁殖周期内都会出现5个时期。2.拉萨裂腹鱼人工催产拉萨裂腹鱼雌性亲鱼中,最小年龄样本为7龄,最大年龄为31龄,其中主要以1119龄段为主,共117尾,占总样本数的68.02%,雌鱼绝对怀卵量随年龄、体长、体重增加而增加;雄性亲鱼中,最小的年龄样本为6龄,最大年龄为29龄,各年龄段分布数量分布较均匀。当年不能参与繁殖的拉萨裂腹鱼与可参与繁殖的拉萨裂腹鱼在年龄、体重、体长、全长数据上无明显区别。使用三种催产药物(LHRH-A2+HCG+DOM),剂量分别为10 ug/kg+1500 IU/kg+10mg/kg对拉萨裂腹鱼催产时催产效果最好,其效应时间为40 h,显着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而催产率为80%、受精率为83.78%,孵化率为75.05%,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未注射催产药物而产卵的拉萨裂腹鱼雌鱼虽然单位体重产卵量和单位体长产卵量低于注射催产药物产卵的拉萨裂腹鱼雌鱼,但其受精率、孵化率高于后者。3.连续震动下拉萨裂腹鱼胚胎发育的敏感时期与孵化方式优化在水温12℃下,在100 r/min的连续震动下拉萨裂腹鱼受精卵死亡的发育时期主要集中在肌节出现期前,即授精后96 h内,约占总孵化时间277 h的1/3,肌节出现期后死亡率极低。受精卵在原肠中期死亡率最高,可达66.11±7.88%,显着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受精卵死亡原因为卵黄囊破裂。试验组出膜时间较对照组晚24 h。肌节出现期前的拉萨裂腹鱼胚胎,在圆柱形孵化器中孵化的成活率显着低于平列槽(p<0.05)。肌节出现期后,圆柱形孵化器中受精卵鱼苗出膜率、鱼苗畸形率较孵化盘中差异不显着(p>0.05)4.拉萨裂腹鱼产后亲鱼水霉病的初步研究试验从拉萨裂腹鱼产后亲鱼上分离得到一株真菌菌株米命名为LY01,经ITS基因测序后结合形态学特征最终鉴定该菌株LY01为为澳大利亚水霉。菌株LY01在25℃培养24 h后,可观察到水霉菌丝,48 h时菌丝内可见大量孢子;72 h时菌丝上出现新生孢子囊,并有部分孢子囊已排出游动孢子;120 h后由于水分蒸发pDA培养基开始干燥结块,菌丝上出现球形藏卵器这一性结构,同时部分菌丝已全部排出游动孢子。菌株LY01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0℃;其对盐度十分敏感,当盐度>1%时,其菌丝长度受到显着抑制;LY01菌株适应生长的pH范围为5.08.0,当p H>9时,其菌丝长度受到显着抑制。用改良的MIC法测得菌株LY01对川楝子乙醇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为99 mg/L;土荆皮、五倍子乙醇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96 mg/L;羌活、丁香乙醇提取物最小抑菌浓度为889 mg/L;苦参、菊花和射干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667 mg/L、2667 mg/L、8000 mg/L;5.结论雅鲁藏布江日喀则段的拉萨裂腹鱼适宜的人工繁殖季节为4月下旬5月中旬;雌性亲鱼应选择11龄以上,雄性亲鱼应选择珠星发育较好着;人工催产药物剂量为LHRH-A2:10 ug/kg+HCG:1500 IU/kg+DOM:10 mg/kg时催产效果最佳,其受精卵在微流水条件下孵化96 h后,可转入流水孵化桶中孵化;川楝子、土荆皮和五倍子对防治产后亲鱼发生水霉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中菊[7](2020)在《嘉陵江草街电站坝上、坝下光泽黄颡鱼年龄与生长、繁殖和食性差异分析》文中提出草街航电枢纽位于嘉陵江下游合川江段,是嘉陵江已建梯级电站的最下游一级,草街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便利,但也阻断了嘉陵江干流的自然连通,致使坝上、坝下江段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发生改变。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作为嘉陵江下游主要的渔获种类,草街枢纽的建成可能对其种群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于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对草街电站坝上、坝下江段光泽黄颡鱼的年龄与生长、繁殖以及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此了解电站阻隔背景下光泽黄颡鱼种群结构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鲿科鱼类2144尾,分属4属10种,光泽黄颡鱼在嘉陵江下游各断面中均为优势种,在数量百分比和质量百分比上均占据绝对的优势。(2)本次调查在坝上共采集光泽黄颡鱼1395尾,平均体长为9.37±1.86cm(MEAN±S.D.),平均体重为11.17±7.68g(MEAN±S.D.);坝下共采集539尾,平均体长为11.20±1.22cm,平均体重为17.04±6.30g。坝上与坝下光泽黄颡鱼的平均体长与平均体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坝上江段1龄组的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显着低于坝下江段,高龄组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则稍高于坝下江段。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种群年龄结构较简单,在1-4龄之间,主要为1、2龄鱼,共占总样本数量的93.23%。其中,坝上光泽黄颡鱼体长范围为5.2cm-16.4cm,优势体长范围为7.0cm-11.0cm,体重范围为1.1g-60.2g,优势体重范围为5.0g-10.0g;坝下光泽黄颡鱼体长范围为7.0cm-15.8cm,优势体长范围为9.0cm-13.0cm,体重范围为4.1g-54.6g,优势体重范围为15.0g-20.0g。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雌性个体稍小于雄性个体,但雌、雄鱼体长-体重关系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将坝上和坝下江段二者关系式分别拟合为:W=0.006?SL3.296(坝上)和W=0.01?SL2.905(坝下)。坝上光泽黄颡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为:Lt=215.690(1-e-0.273(t+0.572)),Wt=147.715(1-e-0.273(t+0.572))3.296;坝下拟合为:Lt=195.961(1-e-0.284(t+0.623)),Wt=131.895(1-e-0.284(t+0.623))2.905,坝上、坝下光泽黄颡鱼体重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3.8和3.5。由此可知,嘉陵江下游草街电站坝上和坝下江段光泽黄颡鱼优势个体组出现较大差异,坝上江段更多低龄个体成为渔业对象;坝上和坝下江段的光泽黄颡鱼生长也出现了差异,坝下江段光泽黄颡鱼种群更接近等速生长。(3)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种群的性比为1.14:1,雌鱼多于雄鱼。成熟雄鱼最小体长7.2cm,对应体重8.7g,为1龄鱼;成熟雌鱼最小体长为9.0cm,体重为10.9g,为1龄鱼。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卵径主要分布在0.6-0.7mm和1.7-1.8mm两个范围内,坝上平均卵径为1.55±0.35mm,坝下平均卵径为1.63±0.36mm,二者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绝对繁殖力分别随着体长、体重以及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绝对繁殖力与以上三者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坝上江段光泽黄颡鱼的绝对繁殖力为174-2646粒,相对繁殖力为8.2-157.5粒/g;坝下江段为98-1959粒,相对繁殖力为8.7-99.6粒/g,坝上江段的平均绝对繁殖力和平均相对繁殖力均显着高于坝下江段(P<0.05)。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总结出嘉陵江下游的光泽黄颡鱼性成熟较早,坝上江段的光泽黄颡鱼种群的繁殖能力更强,可以提供更多的补充群体。(4)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的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春秋两季摄食强度较高,平均空肠率分别为26.9%和39.7%,平均摄食强度均大于1级。草街坝上与坝下光泽黄颡鱼平均消化道充塞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为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食物团中动物型饵料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高达83.71%,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及底栖甲壳类,二者IRI%分别为42.00%和35.77%。以食物团重量百分比(W%)为依据进行采样断面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坝下江段水土和磁器口两个断面聚为1类,与盐井之间差异较小,但合川与其余断面具有明显差异,可单独聚为1类,说明草街电站的建成改变了环境中的食物组成,也使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的摄食强度和食物组成产生差异。综上所述,在草街电站阻隔背景下,嘉陵江下游光泽黄颡鱼种群结构、繁殖能力、和食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成熟提早、繁殖力升高、个体小型化、食物多样化等原因加大了光泽黄颡鱼在嘉陵江下游渔获物中的优势度。
钟纯怡[8](2019)在《水温与溶氧对杂交黄颡鱼受精与孵化及其初孵仔鱼生长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水产养殖品选择时,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优势,受到了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养殖户、市场等多方关注。实现黄颡鱼的全人工养殖将有助于提高鱼苗产量和质量,推动黄颡鱼产业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在鱼类繁殖生长过程中,温度和溶解氧作为两大非生物因子,对水生生物繁殖效率有着重要、显着、复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和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温度和溶解氧对杂交黄颡鱼受精率(Fertilization Rate,FR)、孵化率(Hatchery Rate,HR)和仔鱼生长的协同效应。建立了温度和溶解氧对FR、HR和仔鱼生长影响的二次回归模型,优化了温度和溶解氧的组合。在本实验条件下,温度和溶解氧对FR和HR的一阶和二阶效应显着(P<0.05)。温度对仔鱼畸形率(Deformity Rate)的一级和二级效应显着(P<0.05)。然而,溶解氧对仔鱼DR无显着影响(P>0.05);温度和溶解氧对FR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高温和高溶氧环境会降低黄颡鱼卵的FR和HR,增加了新孵化仔鱼的DR。温度和溶氧的最佳组合分别为26.0℃和8.3 mg/L。最佳的FR和HR与最小的DR相符,预测值分别为87.2%、89.1%和2.7%,可靠度为0.979。基于CCD,本实验还研究了水温(19-33℃)和溶氧水平(2.0-12.0 mg/L)对杂交黄颡鱼仔鱼生长与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利用RSM优化响应值,以期促进最优生长和降低氧化应激。实验周期为50d。结果表明,水温对初孵仔鱼的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有显着影响(P<0.05)。同时,溶氧水平对初孵仔鱼的SGR,成活率(Survival Rate,SR),MDA,SOD和CAT影响显着(P<0.05)。基于二次回归模型,首次发现温度与溶氧的二次效应对初孵仔鱼的生长、存活与肝脏SOD与CAT活力存在显着影响(P<0.05)。低温环境下提高水体溶氧有助于刺激机体SOD和CAT活力,缓解鱼体的氧化损伤。SGR,SR,CAT,SOD和MDA的二次回归模型的校正R2分别为0.734,0.937,0.916,0.894和0.826。当水温与溶氧组合为26.8℃和7.3mg/L时,SGR,SR与肝脏CAT,SOD和MDA水平/活力的最优预测值分别为1.23%/d,88.57%,69.30U/(mgprot),3.47U/(mgprot)和0.23mmol/mg。因此,最佳温度与溶氧组合不仅可以促进初孵仔鱼的生长,还可以增强抗氧化能力。本实验通过优化水温与溶氧组合,寻找最合适的水温和溶氧,使得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为推动杂交黄颡鱼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张佳佳[9](2019)在《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商业水产养殖品种,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肌间刺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过度捕捞等因素,黄颡鱼个体小型化加剧,种质资源衰退严重;另一方面,由于黄颡鱼苗种繁殖产业扩大而引起的近亲繁殖,导致鱼苗质量良莠不齐,抗逆性下降,使其养殖效益减小。因此,黄颡鱼养殖业迫切需要新品种的出现,杂交优势的利用已成为提高鱼产量和改进鱼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在生产中已得到应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是以三代选育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母本,二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为父本获得的杂交子代。本研究首先研究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最适养殖温度和养殖密度,然后通过其与父母本的生长对比、营养成分评价、遗传多样性及染菌免疫应答四个方面初步比较分析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杂种优势,为深入了解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优良性状提供参考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生长性能比较首先,通过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最适养殖温度和养殖密度。结果显示:当水温高于39℃时,鱼苗的死亡率超过75%,低于11℃时进入麻木状态,几乎不进食。在14~35℃温度范围内,各养殖温度下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都出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不同养殖密度下该鱼的最终体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着降低。通过回归拟合分析,可知该鱼生长最快的水温为28.95℃;放养密度为1.927 kg/m3可以实现最大生产率。接着,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及其双亲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经过90天相同环境下养殖,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最终体长和最终体重均高于父母本,且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日增重率、日增长率均显着高于母本黄颡鱼,与父本瓦氏黄颡鱼的日增长率无显着差异。通过统计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体长与体重的中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67%和29.16%;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4.37%和18.13%,可见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具有明显的生长杂种优势。2.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营养成分比较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双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水分含量为76.90%,粗蛋白含量为18.40%,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3.70%和1.10%,且粗蛋白含量高于黄颡鱼(15.37%)和瓦氏黄颡鱼(17.15%)。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为16.16%,必需氨基酸为6.9%,鲜味氨基酸为6.14%,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2.18。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42.70%)>黄颡鱼(41.37%)>瓦氏黄颡鱼(39.42%),表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属于优质的营养价值。3.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遗传多样性比较通过瓦氏黄颡鱼转录组序列筛选获得40对微卫星多态性位点,其中获得32对均能在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中稳定扩增。利用32对微卫星引物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及双亲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比双亲的遗传多样性高,具有的等位基因数最多(5.75),观测杂合度最大(0.62)和PIC值最大(0.59)。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和瓦氏黄颡鱼的遗传距离(1.23)高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和黄颡鱼的遗传距离(1.20),低于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遗传距离(1.6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和母本黄颡鱼的亲缘关系较近。4.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抗病能力比较通过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的染菌实验,比较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自交子代幼鱼的存活率、免疫相关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比较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的抗病能力。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存活率高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无显着差异;注射鮰爱德华氏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存活率高于双亲。各个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在3种鱼肝脏组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SOD、CAT、GSH-PX、ACP、AKP和LZM酶活性的增加倍数高于父本瓦氏黄颡鱼和母本黄颡鱼;肝脏AKP、GSH-PX、Cu/ZnSOD基因m RNA水平的表达量及Cu/ZnSOD和MnSOD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高于双亲,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只高于母本黄颡鱼。注射鮰爱德华氏菌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SOD、CAT、GSH-PX和LZM酶活性的增加倍数高于双亲,ACP、AKP酶活性的增加倍数高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相比无显着差异;肝脏AKP、LZM、GSH-PX、Cu/ZnSOD基因m RNA水平的表达量及Cu/ZnSOD和MnSOD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高于双亲。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抗病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中亲优势率为43.54%,超亲优势率为24.21%,以上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在抗病能力上优于双亲,尤其是母本黄颡鱼。
朱滨清[10](2019)在《骆马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12月~2018年4月,在江苏省骆马湖设置了6个监测点位(S1、S2、S3、S4、S5、S6),对其鱼类资源进行了4个频次的监测。在此基础上,对其鱼类群落组成、鱼类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差异、主要经济鱼类及优势种的体长体重、刀鲚的食性、鱼产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骆马湖鱼类资源保护对策。监测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64种,隶属于8目16科,与历史文献比较,鱼种类数有所下降,除已经成为定居型的刀鲚外,未发现咸淡水洄游性鱼类,但采集到两个新纪录种: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 Gill,1859)和小口小鳔鮈(Microphysogobio microstomus Yue,1995)。江湖洄游性鱼类的种类数量明显降低,除了鲢、鳙等依靠增殖放流的种类外,鳡、鯮等鱼类未采集到。鱼类的优势种组成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鲫、刀鲚等鱼类在各监测点位均为优势种。发现了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 Rafinesque,1820)、黄金鲫2种外来物种,说明骆马湖有一定程度的外来物种入侵。对6个监测点位鱼类的单位捕捞渔获量(CPUE值)进行了统计,从季节上来看,春季和夏季频次各点位的CPUE值均较高;从空间上来看,S4、S5点位的CPUE值在各频次均明显高于其他点位。鱼类生物多样性在具有一定的差异。湖区西部点位(S3、S4、S5)的H′高于东部,而S2的H′则显着小于其他监测点位。整体上看,在6个监测点中,S3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S5和S4,S1与S2以及S6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各点位鱼类群落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2和S3以及S1与S4这两对监测点位的相似性最高,S6与其他5个监测点差异相对较大。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鲫、麦穗鱼等鱼类在各点位分布较均匀,银鮈、蛇鮈、花?等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大多数鱼类在S1、S2、S3、和S4四个监测点的数量分布较接近。骆马湖的主要经济鱼种以低龄小个体占大多数;大多数小型鱼类的体型差异较小,种群结构良好。总的来看,骆马湖正在遭遇鱼类小型化和低龄化的问题。对刀鲚(主要的优势种之一)进行了食性分析,发现刀鲚的食物由29种饵料生物组成,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少量摄食鱼虾,其食物组成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据估算,骆马湖的浮游生物鱼产力、底栖生物鱼产力分别为135.99 kg/hm2、54.6 kg/hm2。由此推算,骆马湖鲢、鳙的合理放养量分别约为76.5 kg/hm2、92.5kg/hm2,杂食性鱼类的合理放养量约为54.6 kg/hm2。为了保护并合理利用骆马湖的渔业资源,建议:加强行政监管和环保宣传工作,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管理,优化增殖放流的品种结构,保护和修复底质环境,合理捕捞,同时需重视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二、人工条件下黄颡鱼繁殖行为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条件下黄颡鱼繁殖行为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与垂钓渔业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嘉陵江鱼类资源调查史 |
1.3 鱼类生物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1.3.1 鱼类生物多样性分析 |
1.3.2 聚类分析 |
1.4 鱼类生长、开发和资源量的估算 |
1.4.1 鱼类生长方程 |
1.4.2 鱼类开发率的估算 |
1.4.3 鱼类资源量的估算 |
1.5 我国休闲垂钓渔业研究状况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嘉陵江中游鱼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调查方法 |
2.1.2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鱼类物种组成 |
2.2.2 鱼类分布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
2.2.3 鱼类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
2.2.4 鱼类生态类型 |
2.2.5 外来鱼类种类及分布 |
2.3 讨论 |
2.3.1 历史记录种此次未调查到原因分析 |
2.3.2 鱼类生物多样性现状 |
2.3.3 鱼类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
2.3.4 不同江段鱼类繁殖类型 |
2.3.5 防范外来鱼类入侵 |
2.3.6 增殖放流对于补充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所起到的作用 |
2.4 结论 |
第3章 嘉陵江中游7 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长特性及资源量 |
3.1 研究方法 |
3.1.1 调查方法 |
3.1.2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 |
3.2.1 渔获物的总体情况 |
3.2.2 嘉陵江7 种主要经济鱼类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3.2.3 生长方程和种群参数 |
3.2.4 生长特性与拐点年龄 |
3.2.5 资源量估算 |
3.3 讨论 |
3.3.1 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的变化 |
3.3.2 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的生长特性 |
3.3.3 嘉陵江中游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开发现状 |
3.4 结论 |
第4章 嘉陵江中游垂钓渔业现状调查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 |
4.2.1 垂钓人员的人口学特征 |
4.2.2 垂钓人员的行为特征 |
4.2.3 垂钓对象和日渔获量 |
4.2.4 嘉陵江中游休闲垂钓人数和年垂钓量 |
4.3 讨论 |
4.3.1 嘉陵江中游垂钓者对季节和天气的选择 |
4.3.2 嘉陵江中游垂钓者的消费意愿分析 |
4.3.3 对垂钓者的建议 |
4.3.4 对休闲垂钓管理者的建议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渔民走访调查问卷》中各种鱼类出现频次 |
附录 Ⅱ 嘉陵江中游鲤的资源量 |
附录 Ⅲ 部分经济鱼类和外来鱼类采集照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
致谢 |
(3)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 杂交育种概述 |
1.2 远缘杂交的概述 |
1.3 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
2 杂交不育研究进展 |
2.1 杂交不育概述 |
2.2 杂交不育的机制 |
2.3 杂交不亲和的研究 |
3 鱼类性腺形成以及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3.1 性腺的形成与生殖细胞的关系 |
3.2 鱼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4 母本繁育性能研究进展 |
4.1 母本培育相关因素的研究 |
4.2 蛋白水平对母本培育的影响 |
4.3 高不饱和脂肪酸对母本培育作用机理的研究 |
4.4 HPG轴在母本培育中机理的研究 |
5 黄颡鱼产业现状及育种发展方向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基因组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2.6 RNA提取 |
2.7 外形特征测量方法 |
2.8 染色体组制备 |
2.9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2.10 鱼体解剖及形态学观察 |
2.11 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 |
2.12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2.13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
2.14 半定量RT-PCR |
2.15 DNA纯化回收 |
2.16 黄颡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WISH) |
2.17 统计学分析 |
2.18 实验所用引物 |
3 结果 |
3.1 遗传鉴定的改进 |
3.2 “黄优1号”外观特征 |
3.3 “黄优1号”可数性状和可比性状 |
3.4 “黄优1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
3.5 “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3.6 “黄优1号”性腺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
3.7 利用CASA比较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 1 号”精子质量 |
3.8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3.9 “黄优1号”性腺细胞发育异常 |
3.10 “黄优1号”精巢组织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停滞 |
3.11 “黄优1号”的生殖系特异性基因母源mRNA的异常和表达降低 |
4 讨论 |
4.1 “黄优1号”生物学特性 |
4.2 “黄优1号”杂交不育机制 |
第三章 外源激素协同作用提高黄颡鱼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人工授精和孵化 |
2.5 组织学观察 |
2.6 激素和卵黄蛋白的检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外源激素对催产效果分析 |
3.2 生殖管道缺陷黄颡鱼的种群特征 |
3.3 CPE与其他合成激素的结合可能导致有生殖管缺陷雌鱼产卵 |
4 讨论 |
第四章 黄颡鱼母本的肠系膜脂肪沉积对繁育性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及分组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形体指标测量及解剖观察 |
2.5 组织学分析 |
2.6 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 |
2.7 血清激素和蛋白水平检测 |
2.8 人工繁殖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指数和性腺指数分析 |
3.2 卵巢和肝脏组织学分析 |
3.3 人工繁殖结果差异分析 |
3.4 苗种畸形分类、畸形率及出苗量统计分析 |
3.5 母本激素水平分析 |
4 讨论 |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表论文 |
致谢 |
(4)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 |
1.1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
1.2 影响矿物质元素利用率的因素 |
2 鱼类铜营养研究 |
2.1 主要含铜酶、含铜蛋白及功能 |
2.2 鱼类对铜的吸收与利用 |
2.3 鱼类体内铜分布 |
2.4 铜排泄 |
2.5 鱼类铜需求研究 |
2.6 饲料铜缺乏及铜过量对鱼类的影响 |
3 水体铜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
4 黄鳝生物学特性、营养研究及产业现状 |
4.1 黄鳝生物学特性 |
4.2 黄鳝营养研究进展 |
4.3 我国黄鳝产业现状 |
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鳝铜需求量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材料 |
1.2 养殖管理 |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
2.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组织铜蓄积的影响 |
2.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2.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及体组成的影响 |
3.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各组织铜蓄积量的影响 |
3.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章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PCA分析 |
2.2 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
2.3 LEfSe差异分析与CCA分析结果 |
2.4 功能预测差异比较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水体铜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鳝幼鱼Cu~(2+)中毒症状 |
2.2 Cu~(2+)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黄鳝幼鱼对Cu~(2+)适应行为 |
3.2 Cu~(2+)对黄鳝的毒性强度与安全浓度 |
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黄颡鱼人工鱼巢产卵偏好性及Period 2基因在亲本产卵和个体发育前期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颡鱼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1.1 黄颡鱼养殖生物学 |
1.1.2 黄颡鱼繁殖生物学 |
1.1.3 鱼类性腺发育生物学 |
1.1.4 鱼类繁育内分泌学 |
1.2 人工鱼巢的研究进展 |
1.2.1 鱼类人工栖息地 |
1.2.2 人工鱼巢材质和颜色 |
1.3 节律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昼夜节律基因 |
1.3.2 时钟基因Period 2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不同人工鱼巢研究黄颡鱼的产卵偏好性 |
2.1 实验地点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2.1 繁殖力测定 |
2.2.2 培育条件及催产方式 |
2.2.3 产卵鱼巢设计 |
2.2.4 实验分组设计 |
2.2.5 野外定性验证实验 |
2.3 偏好性指标统计和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繁殖力 |
2.4.2 产卵偏好性 |
2.4.3 产卵偏好性室外实验 |
2.5 讨论 |
2.5.1 黄颡鱼的亲本规格 |
2.5.2 不同温度的产卵偏好性 |
2.5.3 不同鱼巢颜色的产卵偏好性 |
2.5.4 不同鱼巢材质的产卵偏好性 |
第三章 Period 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黄颡鱼产卵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引物设计 |
3.1.4 RNA提取和cDNA制备 |
3.1.5 黄颡鱼的Period 2 cDNA序列分析 |
3.1.6 qRT-PCR |
3.1.7 在黄颡鱼个体发育组织中的蛋白定位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Period 2的cDNA的序列分析 |
3.2.2 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 |
3.2.3 亲本血液组织中Period 2 的表达 |
3.2.4 个体发育过程中Period 2 的表达 |
3.2.5 Period2的IHC结果 |
3.3 讨论 |
3.3.1 序列分析 |
3.3.2 繁殖期间血液中Period 2 的表达 |
3.3.3 个体发育期间组织中Period 2 的表达 |
3.3.4 个体发育期间蛋白印迹的表达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6)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及产后亲鱼水霉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鱼类繁殖生物学研究概况 |
2.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概况 |
3.水霉病研究概况 |
4.拉萨裂腹鱼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引言 |
1.选题背景与意义 |
2.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三章 拉萨裂腹鱼性激素与性腺组织的周年变化情况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拉萨裂腹鱼规模化人工催产 |
第一节 拉萨裂腹繁殖亲鱼的选择 |
第二节 拉萨裂腹鱼不同催产药物剂量与组合下的催产结果比较 |
第三节 拉萨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效果验证 |
第五章 拉萨裂腹鱼胚胎发育的敏感时期探究及孵化方式改良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小结 |
第六章 拉萨裂腹鱼产后亲鱼水霉病的初步研究 |
第一节 拉萨裂腹鱼水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
第二节 八种中草药物乙醇提取液对LY01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7)嘉陵江草街电站坝上、坝下光泽黄颡鱼年龄与生长、繁殖和食性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生物学研究内容概况 |
1.1.1 鱼类的年龄鉴定 |
1.1.2 鱼类的生长 |
1.1.3 食性分析 |
1.1.4 繁殖 |
1.2 嘉陵江下游渔业资源研究概况 |
1.3 光泽黄颡鱼研究概况 |
1.3.1 光泽黄颡鱼生物学特征和分类地位 |
1.3.2 光泽黄颡鱼分布 |
1.3.3 光泽黄颡鱼生活习性 |
1.3.4 光泽黄颡鱼研究概况 |
1.4 大坝对鱼类的影响及应对政策 |
1.4.1 大坝对鱼类的影响 |
1.4.2 减轻大坝建设对鱼类影响的对策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基本概况 |
2.1 研究流域 |
2.2 采样断面及采样时间设置 |
第3章 草街电站坝上、坝下鲿科鱼类组成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嘉陵江下游草街大坝影响江段光泽黄颡鱼年龄与生长 |
4.1 研究方法 |
4.1.1 采样方式及样本处理 |
4.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光泽黄颡鱼体长和体重 |
4.2.2 光泽黄颡鱼的生长方程推算 |
4.2.3 光泽黄颡鱼年龄组成 |
4.3 讨论 |
4.3.1 光泽黄颡鱼年龄鉴定材料的选择及准确度 |
4.3.2 光泽黄颡鱼的个体大小 |
4.4 小结 |
第5章 嘉陵江下游草街大坝影响江段光泽黄颡鱼的食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采样方式及样本处理 |
5.1.2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光泽黄颡鱼的摄食强度 |
5.2.2 光泽黄颡鱼的食物组成 |
5.3 讨论 |
5.3.1 光泽黄颡鱼摄食强度的影响因素 |
5.3.2 光泽黄颡鱼食物组成特点 |
5.4 小结 |
第6章 嘉陵江下游草街大坝影响江段光泽黄颡鱼的繁殖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采样方式及样本处理 |
6.1.2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光泽黄颡鱼的性比 |
6.2.2 光泽黄颡鱼的生物学最小型 |
6.2.3 光泽黄颡鱼的成熟系数 |
6.2.4 光泽黄颡鱼的卵径 |
6.2.5 光泽黄颡鱼的繁殖力 |
6.3 讨论 |
6.3.1 光泽黄颡鱼的小型化现象 |
6.3.2 光泽黄颡鱼的产卵时间 |
6.3.3 光泽黄颡鱼繁殖力退化现象 |
6.4 小结 |
6.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8)水温与溶氧对杂交黄颡鱼受精与孵化及其初孵仔鱼生长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颡鱼养殖概况 |
1.1 分类与主要分布 |
1.2 黄颡鱼养殖概况 |
1.3 存在的问题 |
2 水温对受精率、孵化率、仔鱼生长的影响 |
2.1 水温对鱼类受精率的影响 |
2.2 水温对产卵的影响 |
2.3 水温对精子活力的影响 |
2.4 水温对鱼类孵化率的影响 |
2.5 水温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
3 溶氧对受精率、孵化率、仔鱼生长的影响 |
3.1 溶氧对受精率、孵化率的影响 |
3.2 溶氧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
4 中心复合实验设计与响应曲面分析法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温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受精率、孵化率与仔鱼畸形率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准备 |
2.2 激素注射及剂量 |
2.3 人工授精与孵化 |
2.4 实验设计与分组 |
2.5 响应值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受精率的影响 |
3.2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孵化率的影响 |
3.3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初孵仔鱼畸形率的影响 |
3.4 响应优化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水温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生长、存活及其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准备 |
2.2 实验设计与分组 |
2.3 养殖管理 |
2.4 响应值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SGR的影响 |
3.2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
3.3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肝脏CAT活力的影响 |
3.4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肝脏SOD活力的影响 |
3.5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肝脏MDA含量的影响 |
3.6 响应优化 |
4 讨论 |
4.1 温度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 |
4.2 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 |
4.3 温度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 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5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杂交黄颡鱼初孵仔鱼生长与抗氧化能力的二次效应与协同效应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黄颡鱼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1.1 属间杂交 |
1.1.2 种间杂交 |
1.2 杂交鱼类遗传分析 |
1.2.1 形态学分析 |
1.2.2 生化特性 |
1.2.3 染色体分析 |
1.2.4 分子标记与鉴定 |
1.3 鱼类杂交优势的研究进展 |
1.3.1 生长性能 |
1.3.2 营养价值 |
1.3.3 抗逆性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生长比较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用鱼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温度实验 |
2.3.2 密度实验 |
2.3.3 生长对比实验 |
2.3.4 鱼苗的饲养与管理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养殖温度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幼鱼生长的影响 |
2.5.2 养殖密度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幼鱼生长的影响 |
2.5.3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生长比较 |
2.6 讨论 |
2.6.1 最适养殖温度 |
2.6.2 最适养殖密度 |
2.6.3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生长比较 |
第3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用鱼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肌肉营养分析 |
3.3.2 肌肉营养评价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肌肉一般成分分析 |
3.5.2 肌肉氨基酸组成分析 |
3.5.3 肌肉营养评价 |
3.6 讨论 |
第4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用鱼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3.2 微卫星引物筛选 |
4.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微卫星扩增结果 |
4.5.2 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
4.5.3 群体亲缘关系分析 |
4.6 讨论 |
第5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抗病力比较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5.2.1 实验用鱼 |
5.2.2 病原菌的培养 |
5.2.3 实验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病原菌刺激实验 |
5.3.2 酶活性测定 |
5.3.3 荧光定量PCR |
5.3.4 缓冲液配置 |
5.3.5 蛋白质免疫印迹 |
5.4 数据分析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存活率比较 |
5.5.2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免疫酶活性比较分析 |
5.5.3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免疫基因表达分析 |
5.5.4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与双亲SODs蛋白表达分析 |
5.6 讨论 |
第6章 小结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骆马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江苏省淡水鱼类资源特征 |
1.1.1 江苏省的气候特征 |
1.1.2 江苏省淡水鱼类资源的特点 |
1.1.3 江苏省的淡水湖泊鱼类资源的研究进展 |
1.2 湖泊鱼类群落结构的相关研究 |
1.3 影响鱼类群落的因素 |
1.3.1 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和时间格局 |
1.3.2 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生态因子 |
1.3.2.1 透明度和水色 |
1.3.2.2 溶解氧和PH值 |
1.4 江苏省湖泊鱼类资源面临的问题或威胁 |
1.4.1 低龄化和小型化 |
1.4.2 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
1.4.3 不合理的捕捞强度 |
1.4.4 鱼类的生物入侵 |
1.4.5 不合理的采砂行为 |
1.4.6 水体富营养化 |
1.4.7 高等水生植物的分布密度的减少 |
1.4.8 气候灾害的影响 |
1.5 骆马湖鱼类资源概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骆马湖鱼类群落组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区域介绍 |
2.1.2 采样时间 |
2.1.3 工作方法 |
2.1.3.1 鱼类采集 |
2.1.3.2 现场鱼类测量 |
2.1.4 标本处理和分析指标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鱼类种类与分布 |
2.2.2 骆马湖单位捕捞渔获量(CPUE)的对比 |
2.2.3 鱼类优势种 |
2.2.3.1 鱼类优势种的习性 |
2.2.3.2 骆马湖鱼类的生态类型与区系组成 |
2.4 讨论 |
2.4.1 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 |
2.4.2 外来物种入侵和人工养殖的影响 |
2.4.3 优势种状况分析 |
第3章 骆马湖鱼类多样性与数量分布的空间差异 |
3.1 多样性指数的研究意义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样性分析 |
3.3.2 空间差异 |
3.3.3 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主要经济物种及其优势种体长体质量测量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骆马湖的捕捞情况与主要经济鱼类 |
4.2.1 骆马湖2009~2017年捕捞产量统计和鱼类放流工作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骆马湖鱼类生物学测定 |
4.4 主要经济型鱼类的体质量体长分布 |
4.5 主要经济鱼类和小型鱼类的体质量体长关系 |
4.6 讨论 |
第5章 刀鲚的食性研究 |
5.1 刀鲚食性的研究意义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本选择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刀鲚的摄食强度变化 |
5.3.2 刀鲚食物组成 |
5.3.3 骆马湖刀鲚食物组成的空间变化 |
5.4 讨论 |
第6章 骆马湖鱼产力计算 |
6.1 鱼产力的研究意义 |
6.2 计算方式 |
6.3 鱼产力的分析和计算 |
6.3.1 浮游生物鱼产力估算 |
6.3.2 底栖生物鱼产力估算 |
6.4 增殖放流品种和数量分析 |
6.4.1 鲢、鳙的合理放养量 |
6.4.2 杂食性鱼类合理放养量 |
6.5 讨论 |
第7章 骆马湖鱼类资源保护对策 |
7.1 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
7.1.1 大规模的采砂行为 |
7.1.2 捕捞强度过大 |
7.1.3 .水域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 |
7.2 骆马湖鱼类资源保护对策 |
7.2.1 对骆马湖的鱼类资源采取保护措施 |
7.2.2 优化增殖放流等工作 |
7.2.3 保护和修复底质环境 |
7.2.4 重视生物入侵问题 |
7.2.5 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监管 |
7.2.6 制定科学合理的捕捞措施 |
7.2.7 治理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 |
附录 :鱼类照片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人工条件下黄颡鱼繁殖行为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斑原仔稚鱼藏匿行为研究[J]. 席杰,郑宗林,牟振波,刘飞,刘欣苑,申剑,刘海平,周燕. 水生生物学报, 2021(05)
- [2]嘉陵江中游鱼类资源与垂钓渔业现状研究[D]. 刘玥. 西南大学, 2021(01)
- [3]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D]. 胡伟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4]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D]. 刘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黄颡鱼人工鱼巢产卵偏好性及Period 2基因在亲本产卵和个体发育前期表达的研究[D]. 杨雪军.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及产后亲鱼水霉病的初步研究[D]. 王建. 西南大学, 2020(01)
- [7]嘉陵江草街电站坝上、坝下光泽黄颡鱼年龄与生长、繁殖和食性差异分析[D]. 刘中菊. 西南大学, 2020(01)
- [8]水温与溶氧对杂交黄颡鱼受精与孵化及其初孵仔鱼生长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D]. 钟纯怡.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D]. 张佳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骆马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D]. 朱滨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