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人民医院 湖南沅陵 419600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0名,按患儿来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儿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儿采取最为常见的基础护理,对观察组的患儿,则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运动发育指数与智力发育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68.31±2.73)、运动发育指数(66.92±2.21)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55.71±2.84)、运动发育指数(52.42±2.37),(P<0.05)本次研究经数据分析后,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的患儿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升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与智力发育指数,促进患儿疾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影响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围生儿疾病,该疾病是由于患儿在围产期时,由于窒息所致的脑部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从而造成患儿出现智力发育障碍、脑瘫等并发症。近年来,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尽早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则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迟缓及运动发育障碍的现象,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患儿加强了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名患儿均为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对照组患儿中,男性人数为25,女性人数为25,平均胎龄为(37.62±2.83)周;观察组患儿中,男性人数为23,女性人数为27,平均胎龄为(37.92±1.54)周。本次研究中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00名患儿中均不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两组患儿的临床基础性资料经数据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儿,对其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由于窒息所致,脑部组织对于缺氧极为敏感,尽早的对患儿实施对症护理干预措施,是降低患儿发生窒息的关键【2】。护理人员应尽早的给予患儿头罩或鼻导管吸氧,用氧治疗的时间不可过长,护理人员在患儿用氧时,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当患儿病情稳定时,应及时的停止用氧【3】。患儿出生的4小时后是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的最佳时期,在患儿出现躁动、头面部静脉增粗等表现时,护理人员应为患儿采取头高足底位,不可将头偏向一侧,遵医嘱及时的给予预防出血的药物。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面对家属的疑问,应及时的回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家属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
1.3观察指标
在实验研究结束后,护理人员采取CDCC婴幼儿智力评分表【5】对100名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儿的智力与运动发育越好。在患儿即将出院时,将评分表收回并对100名患儿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智力发育指数与运动发育指数数据采用t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分析两组患儿智力发育与运动发育状况,采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验时间结束后,50名观察组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68.31±2.73)、运动发育指数(66.92±2.21)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55.71±2.84)、运动发育指数(52.42±2.37),(P<0.05)本次研究经数据分析后,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在围产期发生窒息可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该疾病具有病情严重,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对患儿未来的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影响巨大,因此,尽早的为患儿实施临床治疗与护理极为必要。康复护理干预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采取护理理论及技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患儿的智力及运动能力,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患儿采取了早期康复护理,对患儿的家属加强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的促进了患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缺血缺氧的患儿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升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与智力发育指数,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我院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双玲,赖龙龙,张旭龙.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72-73.
[2]李少棉,潘美珠,梁剑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7):108-108.
[3]欧海娟,李里.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3):196-198.
[4]贾美云,闫安平,刘艳红.早期护理干预配合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指数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8):1265-1268.
[5]黄玉玲,曾志涌,谢越涛等.舱前协同护理对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7):147-149.
论文作者:曾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缺血性论文; 智力论文; 指数论文; 脑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