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朱维豪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该技术优势十分突出。在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为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的施工规范和施工流程,进而高度发挥出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积极作用,推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

1预应力技术概述

预应力技术的兴起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最初只被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中,直到80年代路桥工程才将此项技术运用起来。在路桥项目中使用的预应力技术,是指在混凝土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保证混凝土在相应的构造中产生预应力,降低或抵消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

2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为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出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价值,加强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施工人员应全面了解并掌握技术规范和标准,并依据工艺规范和流程完成工程建设和施工,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工程施工期间,管理者还需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做好材料和设备准备工作,且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在遵循施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高度落实技术措施。

2.1锚固施工和锚具处理

图1 锚固施工

在预应力施工中,锚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其也是质量控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施工中,要重视端部横梁、墩顶导向槽以及跨中转向横肋等位置的锚固处理。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细节部分的质量控制,在施工中准确把握锚垫板预埋的位置和方向,从而提高施工的综合水平。

在制作墩顶导向槽以及跨中转向横肋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制作质量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时严格把控弯折处的曲率半径,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处理端部,重视端部的打磨和细节处理,以此改进工程施工的质量,防止出现卡滑的问题,为后续张拉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2预应力筋下料及处理

按照要求完成张拉施工后,施工人员需在锚垫板和钢管中按照要求开展灌浆施工,以增强结构的粘结性和稳定性。另外,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固预应力筋,防止预应力筋出现严重的松动问题。不仅如此,施工时施工人员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下料处理,下料的过程中务必认真清洗粘结段和钢绞线,重视油脂层和PE层的清理工作,以期为后续施工质量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者,还需严格控制粘结段长度,使其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传束施工中,如发生钢绞线下垂问题,将直接影响到长度控制的效果。且在张拉施工的过程中,钢绞线也会随之延长。对此,施工人员可结合实际加大对预应力筋长度和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使粘结段的粘结力可充分满足工程建设和施工的基本要求,强化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

2.3预应力筋穿索施工

现阶段,预应力钢筋长度在150m以上,预应力筋需要穿过若干墩顶导向槽和跨中转向装置,故而施工人员要加大对该环节施工的质量控制力度。在箱梁内部施工中,一并完成12根钢绞线的整束和穿索工作难度较大,一方面不利于保障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其对质量控制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可采用单根穿束的方式。

此外,工程施工中需避免发生钢绞线缠绕问题,该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美观性,而且还会抑制预应力筋作用的正常发挥。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顺序为钢绞线、锚板孔和封闭盖小孔编号,以单根穿束的方式做好钢筋穿束工作,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提高钢绞线的准确性,避免发生钢绞线缠绕问题。

2.4预应力筋张拉处理

图2 预应力筋张拉处理

预应力施工中,张拉施工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张拉施工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预紧张拉施工以及高应力张拉施工。施工时要求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环节施工质量。施工前需按照要求为预应力筋编号,避免发生钢筋缠绕等问题,且高度重视张拉过程控制,加强张拉施工的规范性。预紧张拉施工可有效规避钢筋缠绕问题,保证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质量。在张拉施工中需采取对称张拉的方式,并严格控制张拉的力度,确保应力筋受力均匀,防止发生严重的钢筋错位和缠绕等问题。完成张拉施工后,工作人员还要认真检查施工质量,校核仪表设备,从而促进施工有序进行,加强工程施工的效果。

2.5压浆处理工艺

图3 压浆处理工艺

工程施工中若使用体外索锚定横梁,则需采取局部粘结的处理方式,且其粘结力需满足规范的要求,以此确保工程建设和施工的整体效果。压浆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务必严格控制压浆的密度,按照工艺流程完成工程施工。压浆施工前,要明确施工中的各项参数,从而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压浆施工应在张拉施工结束后的24小时内完成,施工时为更好地调整和保持压力,主要采用手动压浆机。另外,应用手动压浆机还可加强浆液的均匀度和稳定性,以改进整体施工效果。

3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道路桥梁预应力施工中,施工人员务必充分了解工程概况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施工技术。且在工程施工阶段,要求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措施规避外部因素对工程的负面影响,注重预应力技术施工的有效性,以此为道桥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助力。

作者简介:朱维豪,男,汉族,辽宁葫芦岛人,2015年7月于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学士学位,2015年8月入职于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8月评为助理工程师职称。

论文作者:朱维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朱维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