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涌涛

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涌涛

摘要:建设工程具有体量大、周期长、金额大等特点,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很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工程索赔自然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建筑企业正确认识和处理建筑工程索赔问题,对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索赔;问题;对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工程索赔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程序繁琐的工作,需要索赔方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谈判技巧,索赔工作的参与人员必须要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必须要熟悉施工中的各道环节和工序、工艺,特别是对于建筑合同及其政策法规,更需要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还得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这样在索赔谈判中,索赔的一方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晓之以理,警之以法。

1索赔的相关概念

索赔具有比较宽广的意义,其一般意思是指对某事或者某物或者某项权利的一种主张或要求等。建筑工程索赔一般是指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合同一方由于非自身的原因而是应由对方承担的情况,受到经济或其他损失、损害时,通过合法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相应补偿的要求。索赔是合情合理也合法的正当权利要求。根据建筑工程索赔的概念来看,广义的建筑工程索赔可以是承包人向发包人进行索赔,也可以是发包人向承包人进行索赔,但是狭义的建筑工程索赔的概念中,建筑工程索赔通常指的是承包人向发包人进行的索赔。本文主要研究承包人向发包人进行的索赔。

2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

2.1对工程索赔的认识不够

索赔是合理的补偿损失的行为,不是对对方的惩罚。索赔并不一定是对方有错。索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发包人违约、合同错误、合同变更、工程环境变化、不可抗力因素等。事实上,没有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个索赔都不发生的。索赔是正当的权利也是一项政策的工作内容。承包单位对索赔也没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都没有将索赔包括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索赔事件之后,才开始想到要索赔,甚至有时候是已经过了索赔的时间之后才想起可以索赔。除此以外,对索赔的方式、流程不清楚,对工期和费用索赔的计算的不准确,也经常在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发生。

2.2缺乏工程索赔的专业人才

在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岗位设置中,工程索赔一直处于次要地位。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与索赔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程序,没有配备索赔专业工作人员,也没有将索赔纳入到工程管理工作中来。建筑企业要做好工程索赔工作必须考虑工程造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地方建设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工程施工情况等。而建筑企业的管理岗位中并没有具备以上多个领域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这就为建筑企业工程索赔带来了巨大困难。由于施工企业缺乏合同管理的专业人才,工程索赔人员大多是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兼任,导致施工企业索赔程序和方法不规范,造成了工程索赔结果常常不尽人意。

2.3 缺乏规范的内部索赔管理

由于企业忽视索赔管理,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索赔工作经常难以开展,这样的结果又反过来造成了建筑企业忽视建立内部索赔机构,而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索赔管理同时会导致索赔工作不力,这两者相互影响引起恶性循环。例如各种条款规定索赔的时间是28日,也就是说在索赔事件发生后建筑企业应当在28日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但是施工企业在索赔事件发生后,通常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做出快速识别,或者是发现索赔机会后却由于日常工作中对于索赔证据的搜集不足使索赔难以成功;索赔难以成功又成为忽视建立内部索赔机构的重要原因。

3建筑工程索赔困境的应对策略

3.1系统化提高多索赔的认识

索赔是承包商的管理水平的体现。需要系统化的提高对索赔的认识。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培训、学习、规章制度,从公司的管理层开始改变对工程索赔的认识。索赔是正当的合理的补偿,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对保护公司权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控制索赔的时效性,丰富索赔证据

根据FDIC条款的规定,必须在28天内提交索赔报告或者中间索赔意向书。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的员工要从行动上来,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发现问题,收集资料,一旦发生索赔事件,可以第一时间向相关领导和索赔管理人员报告,从而提高索赔的时效性,丰富索赔的证据。

3.3培养专门建筑工程索赔人员

第一步,选拔优秀的人才。企业可以根据公司在职员的基础情况选择综合知识能力比较强的人员做为工程合同管理或索赔管理的储备人才。第二步,组织在职学习。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学习,参观,或者是就同一个索赔事件让企业内部员工站在业主和施工单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第三步,责任权利并行。对通过学习的优秀的人才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其责任和权利,同时对有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3.4签订规范施工合同,加强施工资料管理

工程索赔一般以施工合同为依据,因此,规范的合同是索赔成败的关键。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规定签订施工合同。合同中必须包括合同要件,尤其是对合同的变更范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工程变更、合同的违约责任、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索赔和争议解决条款等做出明确规定。索赔证据就是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照片、备忘录、会议记要、气象资料、来往函件、声像资料、施工日志、会审纪要、进度计划、工程核算、变更通知等。这些资料应事先收集,以便在需要时使用。

3.5善用工程索赔技巧,提高索赔经济效益

1)合理确定赔偿数额。索赔数额的确定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同时也要使业主感受到建筑企业索赔的合理性。确定工程索赔金额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建筑企业对索赔证据的掌握情况、业主当下的经济状况等。只有确定合理的索赔金额才能提高工程索赔的成功率;2)应该采取更多的单项索赔。综合索赔一般涉及大量资金,涉及多方利益,操作起来就比较麻烦。单项索赔往往比较简单,涉及金额相对较少。因此,建筑企业使用单项索赔将使工程索赔操作简单,业主也更容易接受。

3.6建立工程索赔机构,健全内部索赔机制

施工企业成立专门的索赔机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合同管理、索赔管理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可以使整个企业关注工程的索赔管理;还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索赔意识,真正让索赔渗透到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开始时就应该重视工程索赔问题,在索赔的策划阶段就确立索赔的目标,安排相关人员,建立索赔组织,明确责任和权力,确定工作流程,同时更应该重视工作中的沟通以及索赔环境的营造。

结论

综上,在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矛盾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引发矛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导致双方矛盾、分歧的起因是什么,工程索赔都是挽回经济损失、争取经济补偿的重要手段。尽管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关于工程索赔的政策法规、管理体系、制度化建设等还不够完善,还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索赔方与反索赔方之间还存在着协调、配合、沟通、理解上的诸多难题,但是总的说来,建设工程索赔正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军华,张永春.我国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6(12).

[2]刘庭.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施工索赔的起因与索赔技巧[J].科学之友,2016(03).

[3]楼英瑞,郑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索赔时效若干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7(07).

[4]孔德峰.浅谈工程项目中的索赔管理[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

论文作者:王涌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索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王涌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