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进展及拓展向度-写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出版之际论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进展及拓展向度-写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出版之际论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进展及拓展向度
——写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出版之际

吴 锋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具有新闻传播、历史文化和艺术学等多元视角的学科构建模式。学术知识及理论体系构建的多样化结构、学术研究队伍的多元化分布,这既是文化产业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又是文化产业研究日趋成熟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拓展又包括两种思路:一是行业细分的思路,即着眼于文化产业领域的细化分支,挖掘细分领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构建文化产业的细分学科体系,进而为“综合性”文化产业学科体系构建打下基础;二是区域细分的思路,即着眼于文化产业的空间划分,探究特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构建区域文化产业学科体系,进而为“全国性”文化产业学科体系构建打下基础。

关键词: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专业发展

2019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陕西文化产业研究》。这是近年来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又一重要成果[1]。以该书出版为契机,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进路,是非常必要的。

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惠国主持撰写《社会科学方法论大辞典》,我又请710所王翎、欧阳奕儒两位博士撰写了有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方面的全部条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赵凤岐主编《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中,还收录了我和王翎合作撰写的一篇专门论述系统方法的论文。

1949至2019年,我国文化发展经历了波澜壮阔的70年历史。这70年文化发展历程可简要划分为前30年和后40年。1949—1978年的30年中,我国报刊广播、文艺创作和舞蹈雕塑等文化事业在数量和规模上有较大进展,但当时的文化被框定为“文化事业”范畴,没有“文化产业”的概念,而且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当时的文化事业相关研究被打上了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拓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与之相关的理论探究亦成为学界的显学,文化产业研究大为兴盛,与之相关的学术机构蓬勃发展,有关的专业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9月,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的本科专业点达4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办的相关研究机构则超过100家。40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话语资源和知识构架有何特点?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思路如何?这些都是当前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多元视角

就学理构建来看,“文化产业”研究(或“文化产业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交叉学科,是多元学科知识交融的产物。换言之,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有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观察向度。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和学术话语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视角。

(一)新闻传播视角的学科构建

此外,还有哲学背景的文化产业学科构建,如依托北京大学哲学系学术资源衍生而来的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产生了一批哲学思辨色彩浓厚的学术成果;经济学背景的文化产业学科构建,如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的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诞生了一批具有经济管理特色的学术成果;工程学背景的文化产业学科构建,如西北工业大学依托工科背景优势于2018年成立的文化遗产学院,实现了材料学、考古学和文化学的大交叉,诞生了工科特色文化产业研究成果。凡此种种,不一而论。学术知识及理论体系构建的多样化结构、学术研究队伍的多元化分布,这既是文化产业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又是文化产业研究日趋成熟的必然结果[3]。应当指出,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多元化背景,不仅在中国如此,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如此[4]。可以预见,未来还有更多学科学者加入文化产业研究的队伍。

40多年来,文化产业行业细分领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显不足。行业细分研究既可以按照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思路展开,又可以按照国家统计局划定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展开。按照2018年国家统计局的最新分类,文化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有9个大类,第二层有43个中类,第三层共有146个小类。如果对照这个标准,可以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细分研究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学术界加快填补。例如,文化制造业是各地政府重点培育的领域,但相关学术成果凤毛麟角。同样,文化产业投资运行是当前产业界关注的热点,但相关的学术研究却十分滞后。又如,最近几年,各地景区大型实景演艺市场异常火爆,但相关的理论探究仍然稀缺。再如,十九大以来,“文旅融合”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但相关理论研究显得不足。当然,从另一个视角看,文化产业行业细分空白点多,也表明文化产业细分研究学科增长点多,学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历史文化视角的学科构建

文化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细分领域[5]。细分研究有两种思路:一是行业细分的思路,即着眼于文化产业领域的细化分支,挖掘细分领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构建文化产业的细分学科体系,进而为“综合性”文化产业学科体系构建打下基础。二是区域细分的思路,即着眼于文化产业的空间划分,探究特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构建区域文化产业学科体系,进而为“全国性”文化产业学科体系构建打下基础。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大抵是按照上述两个思路开展的。

笔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第一组采用管电压70kV;第二组采用管电压120kV;第三组采用管电压80kV/Sn140,分析其三组辐射剂量的差异性,所有扫描方案都使用迭代重建,三组所有病例都可以达到诊断目的,为临床解决了问题,在安全防护管理内实施三组方案对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三种扫描方式得到的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不同或不全相同。

(三)艺术学视角的学科构建

研究者主要是文化艺术管理相关学者,依托艺术学相关知识来架设文化产业的学科体系。美术、音乐、雕塑、书法、设计等学科有极强的应用特色,在文化产品设计和作品呈现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而艺术学视角的研究也受到各方的关注。与其他学科相比,艺术学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对接文化产品设计、可视化呈现,为繁荣文化市场创造直接的显性价值。基于此,国内的艺术类院校(包括艺术设计、美术、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大多建有文化产业教学科研的实体性学院以及专业研究机构,成为文化产业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研究者主要是传媒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广告学或传播学等领域的学者,依托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范式来架设文化产业的学科框架体系。新闻传媒业(如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等)通常被认为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也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领域,因而新闻传播视角的文化产业研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部分新闻传播院系创建了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机构。1999年,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后改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文化部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成为文化产业研究重镇。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等,它们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政策咨询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为各区县提供园区规划等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二、拓展文化产业学科研究的两个向度

研究者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历史文化学者,依托史学、文学及文化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范式来架设文化产业的学科体系。我国是一个有着厚重传统文化的大国,历史文化资源高度富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历来是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重头戏,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因而历史文化视角的研究也受到热捧。在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领域可以产生广泛影响,而且在业界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史哲研究重镇特别是相关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研究,设立相关研究机构或教学平台。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而享誉海内外的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是早期的探路者。2003年11月,经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山东省委宣传部审批,山东大学依托该校历史文化学院设立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2015年升格为文化产业研究院),这是国内较早的文化产业科研机构。2009年武汉大学成立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获文化部批准命名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成为全国高校首家“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研究基地,2015年升格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此外,2016年西北大学依托学校在汉唐文学、关学研究及文化遗产等学科的优势成立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依托该校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优势,组建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力量。

二是区域细分领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仍需拓展。区域细分视角的文化产业研究主要是挖掘区域文化特色资源,为培育区域文化产业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上述理由类似,对年轻学者而言,由于生活阅历所限,一开始就研究“全国”文化产业,不仅缺乏资料,而且研究视野也难免有局限。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研究某一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既有搜集资料的便利性,又便于深入探究某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尤为要者,地方政府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有迫切需求。2010年以来,笔者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一系列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课题。2012年完成江苏省科技厅软科技计划项目《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江苏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决策咨询课题;2013年完成无锡市科协软科技项目《无锡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决策咨询课题;2014年完成武汉市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武汉市“十三五”文化发展思路研究》;2014年完成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发改局“十三五”规划研究重大课题《翠屏区“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7年完成陕西省发改委《关于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对策研究》课题;2019年完成江西省发改委《“十四五”江西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和佛山市政府《佛山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这些研究横跨东部、中部和西部,既有省部级课题,又有副省级课题,还有地市级和区县级课题,既有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课题,又有北部文化资源富集地区课题,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的项目链条,进一步加深了笔者对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的体悟和认知。

通过前文的分析,刚体运动可以分为刚体平移运动和刚体旋转运动。文献[10]提出了一种基于HCLL的多约束刚体平移运动伪影校正算法,这种方法把平移运动轨迹估计为贝塞尔曲线,并基于被扫描对象运动的有限性,利用一组约束估计运动参数。但是对于平移运动的物体,曲线拟合的方法并不能精确表述实际存在的任何运动轨迹,且所用曲线越复杂,计算量就越大。

一是行业细分领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显不足。行业细分视角的文化产业研究是研究特定细分行业的发展及运作规律,为文化细分行业发展提供理论的养分。对年轻学者而言,一开始就研究“整体性”文化产业,显然难度偏大。文化产业自身涵盖范围广,产业类型丰富,从若干细分行业出发,研究某一细分领域的运行规律,既可以降低研究的难度,又便于深挖某一行业领域的特殊规律。笔者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阶段,主要从事新闻出版发行研究,重点聚焦于报刊发行问题的专门研究,于2004年出版了《报纸发行营销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系国内报刊发行领域最早的论著之一,在新闻出版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后又在期刊发行、邮政发行、农村报刊发行、党报发行、国外报刊发行、报刊发行的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持续耕耘,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构建我国报刊发行学科体系做了一些贡献。近年来,国内报刊发行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纸媒发行市场日益萎缩,市场化报纸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大批传统纸媒相继休刊或停刊。尽管如此,报刊发行问题仍然是笔者关注的重要领域。总的来说,这些细分领域的学术研究,为开展综合性的文化产业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众创空间的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需要将创新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内的各类要素进行高效整合。因此可以从信息、资本、市场等核心要素入手,探索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价值创造、资源整合以及协同创新机制。

区域细分视角的文化产业研究同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大区域视角的研究,通常是跨省域的大区域研究。例如,2014年笔者出版了《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上海三联书店)[6],该书系国内首部从大区域视角出发,系统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发展态势的专著,分别对长三角苏浙沪三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成绩、特色、经验与问题等进行了多视角的透视与反思,对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审视和梳理,并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比较视角出发对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此相似,珠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环渤海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但目前还鲜见相关领域的力作。第二个是省域视角的研究,主要是一些文化大省,聚焦于省域文化产业发展轨迹、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的专题研究。这些年来,河南、山东、广东、陕西、四川、湖南等文化大省,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持续开展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特别是深入开展对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地”的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是笔者的梦想。《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一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版的。第三个是市域视角的研究,如上海、北京、西安、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不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高度富集,而且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就需要针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做专门的系统研究。同时,一些文化意涵丰富的自然标识地,如秦岭文化、岭南文化等也值得深入研究。此外,独居特色的民族文化,如藏羌彝文化、维族文化、蒙古族草原文化等,也是区域细分视角下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概言之,区域细分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总结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而且可以上升为“可复制的经验模式”,为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局部地区的典型案例研究,也是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领域。笔者认为,学术研究必需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市场”。但要真正做到“三贴近”,就必须开展个案研究。西安曲江新区是全国首个定位于文化旅游特色的开发区,这里不仅建有国家首个文化产业示范区,而且诞生了全国闻名的“曲江模式”。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笔者挂职担任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协助分管外宣办、招商局、文化局、旅游局相关工作,近距离观察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曲江模式”,并牵头主持完成了《曲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纲要》《曲江夜游经济发展规划》《“中国文创在曲江”发展规划》《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野,丰富了对“曲江模式”的认知。

当然,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还面临很多不足。其一,学术服务能力不足。与政府和产业界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和高度期待相比,学术界的研究尚显不足,学术研究不仅滞后于产业界的需求,而且滞后于政府决策咨询的需要,尚未充分发挥学术智库作用。其二,学科地位尚不明确[7]。当前文化产业学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不断扩张,但文化产业学科地位仍然偏低,“文化产业”迟迟未能获得一级学科地位,亦缺乏“文化产业”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的相关博士点大多是挂靠或自主设置)。

参考文献:

[1]吴锋.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2]范周.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8(12).

[3]皇甫晓涛.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与认知科学的理论创新[J].齐鲁艺苑,2015(3).

[4]杭敏.国外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7).

[5]尹鸿.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4(4).

[6]吴锋,孟磊.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4.

[7]向勇.学科范式的转换与身份认同的构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J].学术月刊,2010(8).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N61-1487-(2019)15-0122-03

作者简介: 吴锋(1977—),男,汉族,湖北郧西人,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高校新型智库(A类)“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经营管理、政治传播与舆论引导和文化产业等。

(责任编辑:薛耀晗)

标签:;  ;  ;  ;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进展及拓展向度-写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出版之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