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行为动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机论文,试论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普遍的社会问题,造成巨大的社会损失,已引起世人的关注。各国政府和各种社会职业团体均不遗余力地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然而会计信息失真出现了越治越烈之势,令人惊迷。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在于会计人,而会计人的行为源于其动机,因而会计行为动机是构成会计信息质量优劣的关键。本文以此研究,揭开会计信息失真之迷。
一、动机的一般含义
美国管理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西蒙认为“动机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遵循某一特定行动路线的原因”。台湾学者张春兴则认为“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从这两个相近的定义看,动机对行为的作用有3 个方面:其一是始发作用。它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引起人们活动的内驱力的外部诱因无穷,但动机的形成须将主观心理因素同有关的外部活动结合起来,才能直接表达到行为上。其二是选择和导向作用。动机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指导人们作出相应的选择,促使行为趋向行为目标。其三是强化作用。行为结果对动机具有反作用,动机会因为良好的行为结果而加强,使该行为重复出现;也会因坏的结果而削弱以至消失,使行为不再进行。
二、会计行为动机
依据上述有关动机的定义和作用,我们可将会计行为动机定义为:会计人开展会计行为的内部驱动力,是引发、指导、维持会计行为的力量源泉,是会计人内在的愿望。会计人为为了维护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可以选择对管理当局有利而对其他契约人不利的方法,甚至可以任意歪曲、篡改会计数据,提供虚假的信息等;会计人也可以选择较为公平的会计方法,提供公正、客观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会计行为动机,有不同的会计行为;不同的会计行为可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不同的契约人具有不同的效用。因而会计行为动机不仅是会计人个人的偏好和利益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各契约人利益的社会问题。
不同的会计人具有不同的动机。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而动机也是复杂的,根据会计职业特点可将会计人的行为动机概括为以下3 个方面:
1.会计人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是会计人对会计职业报酬需求的主要目标。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追逐经济利益的动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货币收入量的追求动机。货币收入量标志着其经济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主要依靠其在企业中获得的工薪、奖金等。其二是福利待遇,例如住房、劳动保险、社会保险等,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好,福利待遇就好,会计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有相一致之处。第二是管理当局对会计人的重视程度。会计人收入由管理当局决定。管理当局若对会计人重视,其福利待遇就能获得较大的满足,会计人利益与管理当局的利益有相一致之处。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与管理当局的利益不相一致时,会计人可能与管理当局协调一致,乐于听其指使,甚至主动合谋,在费用摊配、成本计算、折旧计提、存货计价、报表编制等方法的选择上,倾向于管理当局利益而忽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这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水份”大、效用小。会计人是这些矛盾的直接制造者,处于与其他契约人矛盾的旋涡之中。
2.会计人追逐地位和名誉的动机。会计人的地位和名誉的向往,只有借助于管理当局才能实现,需要同管理当局有融洽的关系。因为每个人的成绩首先必须得到管理当局的肯定、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鉴于会计人的此种动机和依附性,会计行为一般都会倾向于管理当局。即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条件下,选择有利于管理当局,而做出利己的行为。会计人与企业外界的矛盾,大都出于这两个方面的行为动机。
3.追逐自我价值实现的动机。每个会计人的价值观不同,动机也不尽相同,即使处于同一“契约组合”的会计人,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动机也不一致。因为人的动机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人对名利比较淡泊,能按照有关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选择会计政策,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动机是高尚的、美好的,应受到社会的赞扬。会计人这一动机及其行为,协调了管理当局与其他“契约人”的关系,使两者利益趋于同向,这就达到了“契约组合”的最优化。然而事实上,管理者当前的动机、利益不可能与其他契约人的动机、利益完全相同,具有潜在的利益冲突。管理当局有时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开展利己行为,如截留利润,虚报盈亏,私分财产等等。这些行为都离不开会计人的附和参与。在此情况下,会计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动机,难免与管理当局的某些动机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有的会计人能坚持原则,不怕打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而有的会计人则不妥协让步,或者离开原单位而另谋出路。
三、影响会计行为动机的有关因素
会计行为动机来自于会计人的需求,但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以下两种因素的影响:
1.会计人的个性
个性对人的动机具有重大的影响。个性是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心态和行为特征。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其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有异。人的个性一般由3个主要的部分组成, 即性格、气质和能力。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中经常地、习惯地、鲜明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例如,有的会计人,在会计行为中敢于坚持原则,自觉遵守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其职责,积极参与管理,表现出鲜明的正直、向上的性格。而有的会计人则畏首畏尾,胆小怕事,看管理者的脸色行事,怕得罪人,表现出性格的懦弱性。由于性格不同,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下,同样的需求,不同的会计人也具有不同的行为动机,表现出行为的偏差。
气质,是指一个人的“脾气”、“性情”,是人的典型而又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特点。例如,有的会计人,在会计行为中表现出沉稳,对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趋向稳健、保守。具体表现在收益、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上,他们宁愿高估费用与负债,将或有费用与负债确认为当期的费用和负债,而不确认或有收益,尽可能地降低税前收益;而有的会计人,则表现出热情、激进,在会计方法选择上也表现一定的激进性。由于气质上的差异,会计人的行为动机强弱不同。
能力,是指完成一定任务的本领。由于人的生理因素等原因,人的能力有差异,因而完成任务的难度和程度不同。会计人的能力是完成会计任务、实现会计目标的基本保证。它一般包括计算、预算、分析、调控、书面表达和口头汇报的能力等。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行为动机的实现。能力强的会计人,其行为动机容易实现;能力弱的会计人,其行为动机难于实现。
性格、气质和能力这些心理特征均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3 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从气质的自然属性上看,气质是性格的基础,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从性格与能力的关系上看,能力的发展足以促使某种性格特点的形成,而性格的特点又可补偿能力的某些弱点。
2.价值观念
价值观(Valve)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物、 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对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例如,有的人认为权力、金钱最为重要,因而认为权力和金钱最有价值;有的人认为自尊、友谊、对企业的贡献最重要,就认为这些最有价值。价值观是由人生观、世界观所决定的,它决定了人们对事物价值的取舍。会计人如果有良好的价值观,例如能以会计事业为重,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企业和社会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就会有良好的会计行为动机,就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会计信息。如果是为个人利益、以我为核心的价值观,就很难坚持原则,机会主义较强,容易产生不良的会计行为动机,最终提供假的会计信息。因此,价值观念,是影响会计行为动机的另一重要因素。
会计人对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名誉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和会计人的个性及价值观念的取舍,构成了会计人开展各种会计行为的思想根源,形成其行为的心理渴望。这种心理渴望是会计行为的力量源泉,能激励或制约某种会计行为,产生某种结果。会计信息质量若何?除了客观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主要取决于会计人的动机。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巨大的社会损失,尽管有环境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会计人的动机好坏、个性价值观念等综合素养的高低。这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谜底。根除会计信息失真之顽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之良药就是要标本兼治,既要治理会计环境,更要注重会计行为动机的净化、人格的铸造,提高其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使会计人自觉顶住压力,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发挥中介人的作用,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