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_葛海萍

上海市宝山区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内镜室2019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内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实验组n=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胃息肉切除;综合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在本院内科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实验组n=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实验组17例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8-62岁,平均为(45.4±6.2)岁,息肉大小平均为(0.66±0.22)cm;对照组19例女性患者,2例男性患者,年龄在19-65岁,平均为(46.8±7.3)岁,息肉大小平均为(0.58±0.32)cm。一般患者都是通过健康体检或感觉身体不适查胃镜发现的,经过医师外观和病理诊断发现息肉,所有患者均与临床胃息肉诊断标准相符。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针对出现明显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内镜护士应详细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性与安全性,列举以往成功治愈患者,交流期间语气平和,保持温和的态度,同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任何疑问,缓解其因手术带来的焦虑不安的情绪。

(2)术前护理:术前常规禁食禁饮6-8小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讲解,提醒患者在胃息肉手术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患者在摘除术中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师的手术和治疗,对摘除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详细为患者解答清楚;为患者制定出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饮食。

(3)术中护理:内镜操作中保持患者静脉通道通畅,严格监控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患者双腿屈曲,取左侧卧位,置入内镜的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嘱咐患者不要摇动头部,同时患者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协助完成息肉的摘除,并做好标本的收集,同时观察摘除部位有无出血,渗血,遵医嘱做好止血工作,摘除完成后立即转入病房休息、观察,并与负责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4)术后护理:摘除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等情况,给予患者抑酸类、止血类药剂,以防止患者因胃部分泌胃酸而影响伤口恢复。此外,术后要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禁止患者食用不利于术后恢复的食物。要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合理的饮食指导可以避免患者术后创面损伤和相关的并发症。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并叮嘱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AS、SD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无太大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仅仅为2.5%,而对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却高达2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胃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切除术可显著减小创伤,术中无痛苦,同时术后恢复较快,利于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又因胃窦为胃息肉病变的主要部位,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易出现恶心、抑郁、焦虑、紧张、窒息等。因此,加强对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护理工作中,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对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患者不良应激具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雪,雷蕾,邱春华.胃息肉的临床、内镜特征和病理特点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2):204-207.

[2]戴雪英.心理护理在胃息肉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2(5):33-35.

论文作者:葛海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_葛海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