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动画片与儿童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教育论文,动画片论文,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电视动画片的一个最显著的特色,就是自觉地把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任务放在第一位。虽然近几年由于国外动画片的冲击,国内的制作者们在提高电视动画片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努力,但用动画形象对儿童进行思想、感情的教育和陶冶,仍是几乎所有国产电视动画片始终如一的追求。
然而,对于这种教育性的研究,却是电视动画片研究、乃至整个电视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我们非但对于动画片的教育性因素在整个儿童教育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动画片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等问题不甚了了,甚至对于动画片所包含的教育性因素本身也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一项针对儿童的收视调查,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教育性的拓展和深入,以及电视动画片总体水平的提高。
儿童的心灵天然地倾向于接受教育。虽然成人偶尔也看看动画片,但他们永远不会有儿童欣赏电视动画片的那种专注和激动,并且两者有着迥然不同的动机。动画片对于成人来说只意味着娱乐,而对于儿童来说,则是人生经验的一种补充形式。动画片的功能与游戏类似,都具有象征性的自我教育意义。例如在“石头、剪子、布”这类代代相传的游戏中,就包含了适应社会的初级技巧。在成人看来毫无意义的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电视动画片最大的特点是教育性和游戏性的结合。它对儿童的教育是在没有成人指导下进行的,因而较之学校教育更为自然,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它与“七朽板”之类的儿童节目也有明显的不同,后者培养的是具体的操作能力,前者则重在指引未来的成长方向。
象儿童食品总是营养成分最丰富的东西一样,电视动画片所包含的教育因素也应该是那些经典性的、永恒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它与学校教育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这是一种高度符号化、寓言式的教育,不需要复杂的经验就可以理解;这又是一种高度类型化的教育,每一类故事、形象都可以找到概念的对等物,易于儿童进行类比和联想。大致说来,动画片的故事有下面几种常见的类型:
(1)主人公克服困难或脱离危险,最终找到了某种具有价值的东西;
(2)主人公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成功地适应了社会和集体;
(3)主人公战胜邪恶势力的挑战,捍卫了真、善、美的东西;
(4)主人公通过具体的事情,认识到某个道理,或激发出某种优秀品质;
(5)主人公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动画片要求明确、单一的价值标准,避免含混、拐弯抹角,不允许对善恶是非问题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更不要说采取错误的态度。它所包含的必须是经过检验的真理,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对成人无害的东西,对儿童浑沌未分的心灵也许就是毒药。
在我们这个复杂和变幻不定的社会环境里,必须提供给儿童一些确定的东西。假如儿童在电视动画片中看不到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就会产生思想混乱和无所适从感。反面学习最好的例子是动画片中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变形刚》、《黑猫警长》之类的片子,你很难说它本身有什么不好,但它们用简单的反射式的攻击性行为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无疑助长了儿童对于现实世界不正确的认识。接受了这种反应,就等于学习了这种反应方式。
几位国外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试验:将一群4岁和5岁的幼儿园男孩分成两半,给其中一半儿童看一部表现一个成年人辱骂、用玩具枪扫射、用塑料棒抽打人扮的小丑的短片,另一半儿童不看这部影片。随后,两组儿童中各有一半被试到一个房间去玩,那里有一个人扮的小丑、一根塑料棒和一支玩具抢。剩下的一半儿童和一个塑料娃娃待在一起。结果,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表现出大量的攻击性行为,没看过影片的儿童对小丑没有任何攻击性行为,而所有儿童都对娃娃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
电视中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引起儿童的直接模仿,而且肯定会影响到整个童年期的行为方式,并且在儿童心里留下印痕。就象我们儿时听了过多的鬼怪故事,长大成人后虽然从理智上相信并不存在鬼怪,走到黑暗荒凉的地方,仍然难免产生对鬼怪的恐惧一样,这种早期经验总是渗透在将来的经验中,故事虽然早已遗忘,但态度却可能残存在意识深处,并永久凝固下来,将来伺机再现于类似的情境。
优秀的国外动画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培养儿童的幽默和机智,培养儿童用智慧去同化环境、调节自我;而《变形金刚》这类片子培养的是破坏性激情,并且助长了儿童的恐惧和无能为力感。其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培养聪明还是制造愚蠢。
动画片中的教育性因素应该包含下述4个相互渗透的层次:
第一,审美教育。电视动画片的出现大大提前了儿童接受审美教育的年龄。虽然目前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对儿童审美经验的研究都不够充分,但可以肯定的是,儿童在表象性思维开始形成的阶段(2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具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
电视动画片不要求提供对于现实的精确描绘,而是通过对人与环境比例关系的改变,将局部和细节加以放大,提供更清晰更简明从而也更易于理解的现实生活图景,以夸张、强烈、明快的风格,富于幻想的童话色彩,适应儿童丰富、跳跃的想象力。它要求联想具有明确的指向。这与成人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成人文学要求将隐喻延伸向无限,要求联想的丰富性;而动画片要求喻体内涵的确定性,只强调表现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从长远来说,这种教育还会提高儿童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创作方法应该是逆推的,即首先考虑作品会在儿童心中形成什么样的表象。
其次,人格教育。即有意识地对儿童期的心理冲突采取积极的态度,将儿童的本能和反射培养成健康的品格。这首先是情感教育,通过心灵的陶冶,影响其情绪表达风格,使儿童更加可爱,更具有活力。其次是行为规范教育,教会儿童适应社会的技巧,调节其能力与目的之间的差异,并将外在的约束整合为更高级的行为模式,《鲁西西奇遇记》、《邋遏大王》都是这种类型的片子。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社会化水平,培养儿童更适合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生活。最后,通过上述两个方面,影响其人格形态,培养适应现在,同时适应未来的孩子。
第三,文化品格教育。一个民族培养儿童的方式是对自己未来的文化设计。国产动画片历来注意民族化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早些年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近些年的《镜花缘》、《后羿射日》,都有很多可取之处,但这种教育往往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我这里所指的文化品格教育,除了引起儿童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以及作品的造型和美术风格等方面外,还包括继承民族文化中智慧和道德的财富,即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那些东西。在这一点上,日本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很多年前播过的《聪明的一休》,今天看来,仍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那绝不只是一个聪明的小和尚解决各式各样难题的故事,只要我们想一想,这个小和尚后来成了佛学的一代宗师,就会发现,日本人是在教他们的孩子如何适应他们那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与此相比,我们的动画片对于民族传统的体现,在题材、样式方面注意得较多,而在精神内涵的揭示方面则显得不够充分。
(4)人性教育。即用人类共同的真、善、美的经验教育儿童,从对具体事件的价值判断,有意识地引发儿童心灵中美好的东西:勇敢,敏捷,勤劳,智慧,善良,利他主义,主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等等。这不是向儿童灌输抽象的概念和标准,而是负责任地解答儿童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激发和培养他们天性中善良的东西。简言之,教给儿童的不是观念而是态度。
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对动画片有着不同的需求。感知运动阶段(2岁以前)的儿童不具备欣赏能力。幼儿的观看几乎是以一种反射的方式进行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因素才逐步增加。今天,甚至当儿童已经到了能够直接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时,仍然会保持对动画片的兴趣。不能不承认,我们现在的动画片大多以适应低幼儿童为目的,对于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就显得过于浅显了。除了注意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外,还应该注意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不同阶段儿童特殊的兴趣和心理需求。
电视动画片应当有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成熟。以为儿童只能接受简单的东西实在是一个误解。除了教育儿童培养好习惯,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外,还应当展示生活的丰富多彩。动画片要求浅显,但这不等于浅薄和幼稚,只能理解为适应儿童的道德水平和智力水平。最好的动画片应该使儿童在看过之后有一种长大的感觉。
我以为,当前动画片创作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应该向3亿儿童提供一种更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情境,即把儿童当作具有社会性的人、当作与我们整个社会同步发展的人来对待,引导儿童去认识社会和人生的意义,让儿童最大限度地享有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当然,最好的教育是在儿童并不认为它是教育的形式下进行的。这就需要将电视动画片纳入整个儿童教育的系统工程中,需要文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参与和协作。
我们对儿童的关心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而且对儿童躯体的关心远胜于对心灵的关心,对儿童接受知识的关心远胜于对人格成长的关心。儿童稚嫩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所有从事电视动画片创作的人都应该牢记法国教育家阿兰的一句话:“请播种真正的种子吧,不要播种砂子。”
标签:动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