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213008
摘 要:随着创客活动的普及,创客教育也走进了中小学。创客教育如何更好地彰显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更好地为信息时代原住民们的成长服务?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从创客空间的建设、创客课程的建构、创客教育开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小学创客教育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创客 创客教育
随着新硬件时代的来临,创客教育也迅速进入了中小学。美国地平线报告2014年高等教育版中指出,在未来的五年内,美国高校学生有从知识的消费者转换为创造者的趋势,而创客教育在这一过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柴火”、“蘑菇云”等一批创客空间为代表,几乎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创客活动在中国迅速发展。就在各地创客空间涌现的同时,中小学也纷纷创办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创客教育”是指以培养学习者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行为,以及此过程中活动、课程和环境的总和。如何更好地开展创客教育,让创客教育新常态化运行,让创客教育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百花齐放,小学创客空间的建设
一间有特色的小学创客空间,首先要立足于学校本身的文化积淀和发展特色。要改变以往我们专用教室从上而下的建设方式,从师生的成长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创客作品制作需要出发,根据本校学生创客活动的需求,不断完善和添置创客空间的各种功能。学生的创客作品也要避免模块化和模式化,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物联网技术、编程技术和各种传感器,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出个性化的创客作品。
小学创客教育,一般都是从社团开始,参与的人群会逐渐扩大。小学创客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出少数的创客,而是要激发起更多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创客。所以,小学创客教育不同于以往的社团活动,它应该更具开放性和融合性。小学创客空间应该是一个类似于图书馆一样的半公开空间,每一个有着创作需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申请和认证的方式参加到创客活动中去。创客空间可以在课余时间全天候开放,培养一些学生管理员来协助老师管理和运作创客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艺科融合,小学创客教育的课程建构
创客教育下的艺科融合,不仅仅包括艺术和科学相关学科,而是涵盖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将各学科知识融入其中,以彰显作品的科技性和艺术性为价值追求,注重在作品完成过程中学生整体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在“互联网+”时代,一件好的创客作品最终会成为一件商品,而它一定集科技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既有科技感也有艺术美。
小学创客教育的课程开发要以儿童为中心,小学生不管在知识和能力上还是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都与成人创客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的创客教育要面对全体青少年。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创客教育给学有所长的学生一个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创客教育推进我们的课程改革,让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小学创客教育的课程开发,要注重基本课程和拓展课程相结合,国家课程要校本化实施,要根据新硬件时代知识结构的变化,增加一些新的知识。比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就要从原来的比较偏重应用软件,回归到编程语言的学习上来。这种回归,是以儿童的成长需求为前提,用趣味性的儿童编程语言代替原来枯燥的成人语言,比如Scratch、Tynker等。在美术学科中,我们要开发一些能够结合各种新硬件的作品制作课程,比如超轻粘土作品、手工制作等。美术老师要有意识地在美术教育的时候就考虑到和新硬件相结合,从而制作出充满艺术性的创客作品。各学科都要积极思考本学科在新硬件时代独特的育人价值,并梳理出本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最终汇集到创客作品和项目的完成中去,融为整体价值追求。只有这样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学科合作、创客教育的必经之路
真正的小学创客教育,应该是一群感兴趣的师生自发地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各学科教师因共同的爱好和创作目标走在一起,教师在分享和交流中也不断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在创客教育下的教师也会和学生一样,每天都在学习和接触新的知识,真正能体验到职业生命成长的快乐。创客教育中的学科合作,绝对有别于原来的学科整合,不是学科之间简单的相加。在创客教育中,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更多地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可以围绕同一个项目,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帮助,发挥自己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在创客教育中,学科的重要性不是淡化,而是要进一步彰显。
创客和创客教育在小学阶段还刚刚起步,我们要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小创客。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安德森 著 萧潇 译 创客新工业革命[M].中信出版社,2012,9,23。
[2]谢作如 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9),13-15。
[3]吴俊杰 创客教育:创客与未来消费者——2014地平线报告刍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9),7-12。
[4]卢秋红 牟艳娜 创客运动:点亮创新教育之灯——创客运动的教育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16-17。
论文作者:芮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小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科论文; 空间论文; 作品论文; 课程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