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就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对其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目前,深基坑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交通隧道的建设和地下管道施工过程中,对上层建筑结构起到了支护和加固地基的作用。深基坑施工的重点是搭建临时性支护结构,同时还要对深坑降水进行有效处理。在深基坑建设过程中,我国对于深基坑施工技术已经开创出了适合于中国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的独特施工体系,并不断致力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随着建筑层数越来越高,基坑的开挖深度也在不断加深,由于在城市中的基坑开挖面积有限,再加上开挖条件比较复杂,大大增加深基坑开挖的难度。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临时性工程,但需要贯穿于基坑施工的全过程,周期较长;(2)形式复杂多样;(3)施工规模较大,难度较高;(4)地质复杂多变,施工环境恶劣。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工程能有效保证基坑巩固基坑边坡,以防土体陷落及坍塌;而且可以保证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时不会受到土体变动的影响,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2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设计要点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相对复杂,为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就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科学系统的施工设计,为各施工环节提供明确、具体的施工指导。在设计当中,应当明确深基坑施工需注意两种极限状态要求,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而言,即在基坑开挖时,周边土体和支护结构受其影响出现变形情况,但其变形并未造成结构稳定性的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即支护结构或周边环境出现破坏情况而造成的大范围失稳极限状态。在设计时,应当将承载力极限状态安全系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且应在确保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位移量的有效控制,避免对周边造成安全性损害。同时,应对支护结构稳定性和变形问题进行准确计算,使得其自身结构和周边环境实现稳定性保证的前提下,确保变形控制处于标准范围。
3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砼灌注桩支护技术
对于砼灌注桩支护而言,其施工的内容主要有:进行现场的平整;使用相关的仪器进行测量工作,并确定要钻孔的位置;对现场进行积水的处理,并布置排水沟等;进行砼灌注桩机器的调整;进行钻孔和清孔作业,钻孔与清孔时要保证桩孔的准确性,保证桩的偏差在相应的规范范围之内;将事先绑扎好的钢筋笼置入桩孔内;最后进行灌注管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灌注桩的施工。严谨的根据上述的施工技术及步骤,进行灌注桩支护的施工,是保障砼灌注桩支护具有良好的承载力的关键。在上述的每个步骤中都应该认真仔细,在进行相应的测量时,要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对于桩孔钻孔时,如果发现存在过大的偏差应及时的通知相关人员停止作业,进行相应的调整后再继续施工。此外还要做好砼灌注桩施工中的细节处理,如在混凝土的浇筑时,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质量,不能出现离析、塌落度过大或过小等问题,因为这些都直接的影响到砼灌注桩的质量,只有做好砼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于指导,才能够保证砼灌注桩的质量,保证后期作业人员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方式通常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应力,所以有利于预防变形等情况发生,更大程度的提高了支护的稳定性[3]。并且锚杆支护具有施工的便捷性,不会消耗过多的人工及材料,所以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其能够较好的节省施工时间,保证了工程进度并能够产生一定的企业效益,接下来对锚杆的支护技术来进行说明。锚杆的支护在深基坑开挖前与开挖后均可以进行,对于完成开完的深基坑而言,主要在深基坑的墙面处进行钻孔,对于没有完成开挖的深基坑,则立壁土层来进行钻孔。对于上述的两种情况,当锚杆达到相关的深度要求后,通过锚杆底部膨胀来完成锚杆的支护。对于锚杆的支护,同样要进行相应的测量观察,保证锚杆的偏差在相应的范围为,并且要注意相关细节的施工。支护时要和线缆、道路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能够减少对电缆、道路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其对于锚杆的影响。
3.3 土钉墙施工技术
土钉墙施工技术有助于缩小墙后土体的变形,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该技术的施工流程包括钻孔、插筋、注浆等过程,由于其加固原理中利用了土体与土钉间的相互作用来保证土钉墙的稳定,故而其应用范围是地质条件较好且处于地面水位以上的粉土、粘性土、无粘性土中。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淤泥质土、饱和软土等环境中,不适合采用土钉墙施工技术。另外,在该技术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钻机参数的控制,将钻进的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埋钻、塌孔、掉块等通病的出现,一旦钻孔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即处理问题,处理完后方可重新钻孔;钻杆拔出后,立即将土钉插入到对应的孔内,并按照注浆操作流程施工。在土钉的插入中,应严格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组装施工,插到合适位置,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4 排桩支护的应用
排桩支护技术是最常用的深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其结构分为拉锚式支护结构、锚杆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内撑式等,通过混凝土灌注桩、钢桩、锚杆、土体内部的支撑构件支挡土体,具有施工方便、钢桩承载力高、混凝土灌注桩造价经济、可重复使用、易于布置等优点,不过价格相对于较高。通常情况下,排桩支护的施工需要场地具有可靠泥浆输送排放系统,支护之后方可进行开挖。为了防止对相邻建筑物和基坑内部的安全造成威胁,当应在排桩施工时采取必要的隔水止水措施,防止地下水的影响。根据施工成孔的方式,灌注桩可以分为套管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根据施工沉桩方法的不同,钢桩预制桩可分为围檩打入法、单独打入法。对于混凝土灌注桩,要严格监测钢筋放置、桩位偏差、桩底余渣、钻孔质量、桩身完整性、混凝土灌注,垂直度偏差等;对于预制桩,要严格监测桩的尺寸位置、桩身挠曲度、表面缺陷。为了节省费用,当基坑的深度较大时,可结合使用排桩与锚杆共同承担土体荷载,具体方法是在排桩墙上设置1-2层锚杆,避免大量使用排桩支护提高工程造价。
总结: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广泛,良好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重要开端,尤其对于城市高层建筑的施工,其能够实现地下施工环境的有效支护,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所以,加强对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认识与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县卫.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8):12-13.
[2]王艳凤.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9):273-274.
[3]汪俊.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砖瓦世界,2019,(18):23.
论文作者:张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钻孔论文; 锚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