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是面向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的主阵地,着重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可见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是如何贯彻德育目标的呢?
一、把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作为首要任务
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
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它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价值,关注学生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政治关系,倾听学生政治发展渴望、政治现实诉求、政治问题困惑。卢梭认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同样,政治认同不仅仅是认知问题,更是信服、信任、信仰层面的问题。
二、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等。思想政治学科要培养科学精神。2018年9月17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主席强调,中国应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当代人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三、强化法治意识
目前,一种现象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数量虽然下降,但这类犯罪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趋势,尤其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时有发生。为此,应加强学生法治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进行了改革,原《政治生活》改为《政治与法治》,在第三部分中详细讲解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中最后一部分单独展开了什么是全民守法、如何实现全民守法。除此之外,还提供了选修《法官与律师》模块,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法治思维和用法、护法能力。
四、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公共参与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公共参与,就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履行义务,是其它素养的行为表现。
当然,四个学科素养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因为教育不仅要发展学习者的核心素养,还要培养学习者的身心健康,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另外,如果只是依赖外力培养起来的所谓“核心素养”价值也不大,因为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力,学会自我成长。这正应了英国艺术评论家园斯金的那句话——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论文作者:张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政治论文; 素养论文; 法治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科学论文; 学科论文; 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