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转换论文_刘林艳

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转换论文_刘林艳

祁县城赵镇丰固小学

阅读是小学生走向语文殿堂的重要途径,而教师则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无法正确给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过度约束学生、指导学生,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下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好角色定位与角色转换。

一、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此,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阅读教学现状,重新审视自己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1.做与学生平等的引导者而非管束者

因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的丰富性,教师往往"高"学生一等,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长辈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也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再加之学生的依赖心理,更让教师觉得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因此常以俯高看低的姿态,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对学生说教,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通常会帮学生决定阅读的内容,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这显然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自己的角色来一次大转变。首先,教师要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完善、不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自己的想法,相反的,小学生的脑海中充满着奇思妙想,并且他们也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与民主意识,追求发展,渴望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成长。这就需要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小学生的想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相处,以引导者的角色推进阅读活动的开展,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一观点产生歧义时,要认真的与学生进行探讨,不能以自己的资历与经验全盘否定,要竭力为学生创造创造出一个充满宽容、理解、真诚与平等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此阅读环境中感受到尊重,感受到舒适,进而爱上阅读活动。

2.做阅读意义的构建者而非知识体系的灌输者

语文一半是学科,一半是艺术,因此阅读也应试一趟充满趣味与美好体验的旅程,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们将阅读教学格式化了,条约化了,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体系,向学生讲授阅读的技巧,使得阅读活动不仅乐趣全无,而且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让自己成为阅读意义的构建者。首先,每一篇文学作品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美好的灵魂,教师应通过有效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发现阅读的意义,进而享受阅读。其次,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被格式化的文本,而是有感情的个体,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自己的情绪、情感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可以将自己形成的对阅读意义的独特感受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进而形成自身理解阅读、理解语文学习的独有视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换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对阅读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阅读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成长与收获。其次,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放开手,从根本上改变主导安排的学习局面,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阅读,最终实现主动阅读。

2、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存在有思想霸权的情况。由于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个严格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多是已经思考成熟了的,首先在引导倾向上已经有了一个前提,其次,在学生自由思考的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想到了一些问题却因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规划、或者是不敢回答问题时就阻止了我们倾听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我们许多教师仍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去构建整个课堂,侵蚀着学生的思考空间,不给学生提供可以进行思考的时间而急着用组长发言、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的形式取代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发言。

3、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疏导学生

小学生在心智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在情绪方面经常会出现波动,容易出现厌学、自卑、任性的问题。有时很多学生为了引起同学和教师的注意力,常常采用极端的方式,这时如果班主任不对其及时地进行疏导,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心理方面的发育。因此,就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疏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保证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真诚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语文的爱,要教会学生阅读,教师本人就应该善于阅读,特别是要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把思考的方法教会学生,让学生敢于置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的关于阅读的声音。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的阅读教学理念。

同时,构建一套拓展阅读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阅读,并组织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或者班级图书交流会,让同学们自由讲述自己的阅读经验,并相互交流。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了知识,而且在进行复述故事、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特别是识字看书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感知文本、领悟语言的韵律美和情感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之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并要对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与审视。

参考文献

[1]刘立云,葛福鸿,张丽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转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4):67-71.

[2]李明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6):154.

[3]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刘林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与转换论文_刘林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