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评优”实堪忧——对中小学评优课比赛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中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如此“表演”为哪般
当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比赛中,出现了一种倾向,即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追求形式,公开包装的成份很明显,引起广大教师的不满,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评优课比赛已经变味了,公开包装的成份太大了。
陕西永寿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云峰一针见血指出:“近几年的教学观摩活动,很有点时装表演的味道,‘道具’复杂,文字、图表、插图一大堆,这些看似花哨又多须自制的东西,或许对教学有帮助,但在繁忙的日常教学中,又有几位教师有功夫天天制作?这些课一般是将设计好的教学全过程进行多次‘彩排’,让学生提前了解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把原本健康的教学观摩、教学竞赛引入误区。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做法在学生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世俗的阴影。造成这种不良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一条,是急功近利的形式主义在作祟。”
一些教师反映,有的评优课集中了全校的教具,十八般武艺全部搬进课堂,有的甚至把全年级的尖子生集中在一个班,事先停课排练,还有的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管是否需要,计算机多媒体全部搬进课堂,声光电磁出现在讲台上,转换切割,令人目不暇接。试问,平时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能做到这一点,既然做不到,就只有观赏价值而无实用价值了。
江苏射阳县一位教师说:“观摩课的‘提前量’到底有多大?现在观摩课戏做得太足,‘导’得太过火,许多教案是大家先讨论,执教者动笔,还有的是大家讲,一人记录整理,执教者背。除了‘导’教师外,还要‘导’学生,为将提问板书与学生一一对号入座,就反复排练,结果在上课时,往往给人以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活跃、授课环节天依无缝的感觉。”
笔者在采访中,一些校长反映、教学比赛对提高教学水平、锻炼青年教师的确功不可没,但现在,有些比赛已经变味了,公开包装的成份太大了。赛题几个月前就公布,各地高手云集、名师荟萃,集体研究出教案后,要先拿到一所学校试讲,经过多次试讲才能确定下来,每试讲一次都要换一所学校,为此,干扰了许多学校的正常教学。有的地方为保证获奖,将参赛教师抽出半年时间准备,专门研究这一节课,请名师指教。
此种做法,在一些教师中引起不满。北京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指出:“这样就能培养出优秀教师吗?这就是优质课吗?这是在制造教师、训练演员。为什么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指责,值得我们深切反思。”
一位老校长痛心地说:“现在有的地方已经不是公开研究课,而是公开表演课了。教学大赛中锦标主义、形式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特别严重,为了追逐名次,常常弄虚作假,参加一次比赛投入的时间精力远远超出平时教学时间,这种精雕细刻出来的样板课,对促进教学改革、形成研究风气究竟有多大作用呢?”北京朝阳师范附小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王秀云说:“这种活动,我们学校从不参加。导演出来的课,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
由于过分强调出新出彩,某些评优课违反教学原则,违反学生认知规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某些评优课过分强调出新出彩,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被老师占去了,是老师在练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巧。有些课甚至违反教学规律,将上一节课的内容硬拉到这节课来讲,还有的为了突出老师,挤占宝贵的教学时间,让教师背诵全文。由于并非教学需要,显得十分牵强。还有的违反学生的认识规律,提前讲授新知识。
北京育新学校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林承霞说:“任何一节好课最后的受益者都应当是学生,而现在有些课是做给别人看的。一次,我在外地参赛,会议组织者让我把幻灯字幕对着领导,我说,我这节课是讲给学生听的,字幕应当对着学生。现在讲究课要精彩,出彩是为了获奖,搞评优课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这种表演下,实际真有水平、平时教学过硬的教师有时反而拿不到一等奖,而有的平时教学水平一般,临场发挥出色的倒拿了大奖。
王秀云深有体会地说:“上课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忌让学生事先准备,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为学的服务过程,常听有人评课:‘学生配合得不错’。这不是本末倒置吗?究竟谁为谁服务,教师应当为学生服务,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果课堂教学看不出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这样的课有何意义呢?如果仅仅为了好看、精彩,那就完全失去了教学比赛的意义。”
竞赛、观摩,应是教师真才实学的大比武,应维护其科学性,真实性。
应当承认,教学比赛确是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的一种手段,许多学科带头人都经历过评优课的洗礼。但是,如何使青年教师得到更大的锻炼,值得研究。一位老教师说:“坦率地讲,青年教师最初的教案根本拿不出手,每一次大赛,任务一半多都压在了指导教师的肩上,真正着急的是指导教师,思想压力很大,怕完不成任务,也怕丢了个人的面子。为拿出像样的教案,他们使尽浑身解数,一遍一遍地改,手把手地教,甚至累得晕倒了。而参赛教师呢?心安理得地等着现成的教案。可以说,每一位获奖教师的背后,都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名师以身相许。”
许多教师对此深表忧虑,他们说:“尽管教学大赛中青年教师表现十分娴熟、老道,然而在平日教学中驾驭课堂的能力远远不够,离开教案之外的东西显得苍白无力。现在评优课越搞调子越高,在一片喝彩声中潜藏着许多隐忧,究竟有多少青年教师能够独立拿出一份高水平的教案呢?”
竞赛、观摩,应是教师真才实学的大比武,应维护其科学性、真实性。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如果连这点最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那观摩竞赛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礼记·学记》说:“相观而善之谓摩。”观摩教学即取此义。教学大赛应促进教师“相观而善”,互相切磋教艺乃学科大赛之真谛,也乃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教学与竞赛是两码事
评优课不仅仅具有评比、竞赛、激励的功能,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导向,对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坚持评优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标准,重视课后的分析评议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些评优课墨守成规,按照固定的模式去套,展示的只是教学技能,并不能代表全新的教育思想,巩固和积淀下来的往往不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东西。
如何认识当前评优课比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尚凤翔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在教育观念尚未更新,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并没有统一时,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去套,展示的只是一种教学技能,并不能代表全新的教育思想,这种评优课积淀和巩固下来的往往并不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东西。评优课应当有创新,评出特色课,不能墨守成规,按旧的模式去套,研究成果应当有所突破,不应当在某些细节上精雕细刻,评优课不能过于强调技术标准,过分追求教学环节上的天衣无缝,要从教学改革的走向上把握。比如,按照传统的教学观,教师的讲解占重要地位,而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启发引导占重要地位,评优课的标准是什么,这决定了评优课有没有价值。”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钟祖荣认为:现在评优课有一种倾向,就是注重评价教师个人,这从教学观来说是陈旧的,应当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评优课应重在研究,决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准备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大纲的理解,赛后的讲评对参赛者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重在研究还是重在比赛,这反映了两种指导思想。北京育新学校校长王绍宗认为:从根本上说,教学和竞技是两码事,把竞技的一套完全搬到教学研究中来,强化竞赛功能,而弱化了评价、研讨的内容,实在是有失偏颇,尤其是在一种利益驱动下,负面作用渐渐显现出来。竞赛是残酷的,金牌只有一块,而教学尖子则越多越好。
有些地方组织的比赛注重赛后评议,结果大不一样。广州荔湾区青年育苗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杨洁莹说:“由于赛后得到许多名师的指教,自己提高很快,能够把在评优课中获得的启示用到平时教学中。这不仅仅是一节课的收获,它是一种延伸。”
天津大港二中副校长、全国首届初中青年教师数学大赛获奖者刘炳照认为:决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前期的准备发动,调动方方面面的人参与。在准备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大纲的理解,受益面最大的还是参与选拔过程的基层比赛,应在这个过程中下功夫,不是单纯为选拔。但是如果没有终结性大赛,也不容易发动得如此广泛。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组织者的初衷是调动大家教研的热情,可是赛后的研究分析、评议重要环节恰恰被忽略了。比赛结果一公布就万事大吉,有的学校甚至将评优课中的问题也当作经验带回去。连参赛者本人也坦言:“对自己这一节课的成败得失是不大清楚的,由于比赛规定赛前不允许看其他选手的课,无形之中又失去了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教学比赛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体现为教学服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认为:通过评优课强化的应当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评优课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设计者,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课后评议的着眼点。
投入那么大的精力搞大奖赛,是不是高投入高产出,值得研究。
评优课比赛的轰动效应,使比赛活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般全国性的比赛,观摩者达二三千人,教师集中在大礼堂,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听课教师尽管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也很难听清看清。有些比赛,为满足更多教师的听课要求,比赛结束后,还要在当地搞几场公开观摩课,有的教师从几十里以外赶来听课,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一场接一场,起码要搞三十多场。
北师大教授董奇十分感慨地说:“我听了当今青年教师最高水平的课后,说了四个字‘劳民伤财’。这一节课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为这一节课准备了多久,花了多少钱?搞教学研究的目的一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对学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平时的每一节课,功夫应下到平时的每一节课,这种精典课已经精到不能再精的地步,这是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甚至一辈子也达不到的,把时间和精力投到这方面,对提高广大教师的水平究竟有多少帮助呢?”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反映,参加一次全国性的比赛,派出选手的学校要花掉一两万元,校长带队,教研员陪同,智囊团一行吃住交通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物力的投入是显而易见的,人力的投入呢?一位教研员算过一笔帐,能拿到全国参赛的课一般都要准备几个月,而且试讲十几次以上,按一次投入人力50人次计算,就是500人次,这样的课别人学不了,因为没有那么大的投入。
投入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搞大奖赛,是不是高投入高产出,值得研究。既有评优,就有争优,谁都想当优胜,领导也想让本地区一举夺魁。于是,为了拿奖,上上下下全力以赴。北京光明小学特级教师武琼建议,能否搞观摩和研讨,不评优,淡化竞争意识,减少政府行为,不与评职晋级挂钩,不带有功利色彩,就是单纯的教学行为。评优课无非是由一位教师上课,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的材料,一个学习借鉴的例子。
辽宁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孙玉香建议:教学比赛在什么范围搞,搞多大规模,值得研究。越往高层次越不适合。中国地域辽阔,搞一次比赛投入太大,是否能在小范围内,搞小规模的比赛。另外,在现代教育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学习到好的教学经验。
三、一课岂能定终身
一节评优课获奖后,随之而来的荣誉太多了,这使教学比赛在教师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甚至夹杂了一些个人的功利色彩。
按照统计学观点分析,要对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做出准确的判断评价,起码要随机听课30节以上,评价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过于强化教学比赛的结果,将评优课、学科竞赛的成绩作为衡量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作为青年教师成长快、进步大的唯一标志,尤其是将获奖名次列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大权重,与教师评职晋级、分房、评优选模、提干等直接挂钩,而且获奖层次越高,含金量就越大。这些评奖的结果,往往被视为“硬件”,而平时的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则被称为“软件”,在评职晋级时,恰恰是这些“硬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位老教师说:“凭心而论,一节评优课获奖后,随之而来的荣誉太多了,这使教学比赛在教师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甚至夹杂了一些个人的功利色彩。每个人都希望崭露头角,为争取得到这样一个机会,甚至请客送礼托关系,助长了一些人图虚荣、争荣誉,对追逐名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教师对参加学科竞赛表现出空前的热情,这种导向使个别教师产生一种错觉,无论平时教学如何,只要评优课能获奖,就一切都有了。为了这一节课,他们四处奔波拜师求教,反复演练,甚至以牺牲平时教学为代价去换取竞技场上的金牌。这种做法,将正常的业务学习交流变成了一种个人功利的追求,使一些人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尽管有些教师频频捧回奖杯、锦旗,被破格提拔,但他们平时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现在有的中青年教师是一课成名,一课定终身,选荣模评先进、评高级教师一路绿灯。尽管某些人频频捧回奖杯、锦旗,被破格提拔,但平时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教学能力靠日积月累,需经平时千百次课堂教学实践的磨炼,单靠几节表演课,一辈子也练不出来。”
某校一位青年教师,一节竞赛课一炮打响,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被调到区教研室工作。因为教学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胜任指导全区教研工作的重任,只好转到一所学校工作。
北京丰台区语文特级教师刘毅认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学期要上150节课,一节课再成功,也只是一百五十分之一,其中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应该用偶然性代替必然性。因此,单纯用评优课来衡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科学。北京丰台十二中语文特级教师王俊鸣分析说:“教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表演,某一节观摩课固然精彩、漂亮,但再精彩、再漂亮,也不过是锦旗上的一针一线,千里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过于看重这一针一线,一朵浪花,会使教师忽略对整个教学的宏观思考和宏观把握,忽略教育对象的真正需求和长远发展。青年教师要当学者,不要当演员;要当导师,不要当导演。”
“教改实践要重视,教学研究要加强,教学大奖赛要降温。”
国家总督学柳斌近日在回答笔者就此问题的采访时回答道:“优秀教师不是靠大奖赛奖出来的,而是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磨炼。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应当奖励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但是这种成果必须是在长期的教改实践当中涌现出来的,而且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实际效果的。我们支持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也赞成采取一些奖励措施调动教师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奖励不应当采取大轰大嗡式的表演性的‘做课’的办法,而是要建立在扎扎实实的优化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观摩教学、经验交流是必要的,教学比赛也有一些积极作用,但要做适当的评价。目前,一些大规模的教学竞赛处于无序状态,缺乏正确的目的,有不少形式主义,弊多利少。尤其是有些举办单位不是着眼于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而是以营利为目的,这是不可取的。第一,增加了许多教师不必要的负担,浪费教师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第二,会助长弄虚作假的风气;第三,确实像某些教师指出的那样,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搞比赛,‘劳民伤财’。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加强指导,引导广大教师在教改实践中下功夫,在加强教学研究方面下功夫。”柳斌同志最后强调:“总之,教改实践要重视,教学研究要加强,教学大奖赛要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