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击败官方声音”_时政论文

莫“击败官方声音”_时政论文

莫“打官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打官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俗话说,官升脾气长。和当官的近距离接触少,谁个长没长脾气,无从知晓,但“打官腔”者倒时有所见。

某人官不大,架子不小。说话不是拿腔作调,就是从鼻孔里往外哼。下面来请示汇报工作,他分明可以当场拍板,却鼻孔朝天,一脸不耐烦:“不早就跟你说了嘛,这事哪能说办就办,回去等着,研究研究再答复你,去吧去吧。”一件本不难办的事,非得让你跑个三五趟不可,不这样,不足以显示他的举足轻重。

其实,“打官腔”是欠修养、素质差的一种表现。有的人一旦当了什么官,飘飘然,忘乎所以,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了,一味追求“官”的感觉,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细细思量,“打官腔”者如同没成熟的麦穗,腹内空空,昂首挺立;只有当它臻于成熟,饱含膨胀的麦粒时,才能谦逊地低垂着头。实际上,大凡思想作风好、有能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干部是不会对群众、对下属“打官腔”的。惟有那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作风漂浮的干部,才怕别人瞧不起,才装腔作势,用“打官腔”来树威信。殊不知,你越“打官腔”,越显得你没水平,越没人买你的账。

一个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有威信,靠“打官腔”是树不起来的。只有尽心尽力为人民办事,才有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人民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钦佩敬仰你。反之,对工作不负责任,不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为老百姓谋利益,群众对你只能“敬”而远之,你的威信怎么能树起来呢。你越是“打官腔”,端架子,越是没人敬重信任你,甚至对你嗤之以鼻。

有人说,“打官腔”只是个人的作风问题,无需小题大做。其实不然。从小处说,是个人素质修养问题;往大处看,它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劝君莫要“打官腔”。

标签:;  

莫“击败官方声音”_时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