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与对外贸易平衡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国际收支论文

汇率与外贸平衡交互影响关系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汇率论文,外贸论文,理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外贸收支平衡状况对汇率走势的效应

一国的外贸收支平衡地位必然直接并且更多地是间接地影响该国本币的汇率走势,这里就几个方面逐条剖析外贸对汇率影响的通道及如何产生效应。

1.外贸收支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影响汇价。

从国际收支差额表来看,一般国家或地区均包括经常帐户、资本帐户,以及平衡与结算帐户等,但迄今为止,一般国家的经常帐户仍是国际收支差额表上最主要的项目。而经常帐户的平衡状况则由有形商品贸易、无形商品贸易的状况所决定,比较而言“有形商品贸易”子项目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支所处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为其有形商品贸易的平衡状况所左右。换言之,一国的外贸收支作为主要因素影响了该国的国际收支地位,从而对汇率的浮沉产生效应。

在国际经济关系发展史上,外贸收支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继而影响本币的升降,实证事例并不鲜见。战后以来,原联邦德国、日本以及稍后的中国台湾省相当时期的出口竞争能力提高,外贸收支的改善,巨额的外贸顺差导向国际收支的顺差,因此产生本币上浮的效应。如90年代以来的日本,自1990年至1993年,这4年的外贸顺差分别为9.1、43.8、16.8、15.7万亿日元,日元真实有效汇率指数(1985年=100)由114.4升到154.9,3年上升了40.5个百分点,日元年均升值13.5 个百分点。〔1〕反之亦然,美国70年代之后持续外贸逆差, 加之其它项目的不平衡倾向,致使美国国际收支长期的失衡,无怪乎美元地位总的来说呈虚弱态势。美国1990年外贸逆差和经常帐户分别逆差1088.4亿、904.6 亿美元,其后各年仍均处于严峻的逆差之中,1993年两项依次逆差1325.7亿和1039.4亿美元,美元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由1990年的100.0降为19-93年的99.2。

2.外贸平衡地位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

一国外贸收支的持续顺差,必然因出口大于或远大于进口形成外汇入境超过或大大超过外汇的流出,久而久之,境内外汇的供给量增大;倘若境内央行并未与外汇供给量增大相应增加本币的投放量,必然造成外汇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即便因外贸等原因而使外汇供给量暂时未增加,但因本币供给的相对不足,必使境内本币供给小于需求。无论是前者,抑或是后者,均会因外汇供给的相对充裕而导向:本币相对于外汇升值;外汇相对于本币贬值。由于境内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的密切相关性,从理论上说,实际上往往也是如此,境内市场本币与外币各自的供求关系一般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际市场上本币汇价的上浮及外汇的下沉势头。当然,这应以开放经济和外汇自由为前提条件,此种境内影响境外市场的效应才明显,并且,大国的境内外汇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更甚。以德国为例,1991至1993年,德国的外贸不仅持续顺差,而且由232.2亿美元增至445.4亿美元的顺差,同期其真实有效汇率指数98.8升至108.1(1990年=100)。〔2〕反之,同期英国一直有着巨额的外贸逆差,1991年逆差182.73亿美元,1993年也有205.70亿美元的逆差,同期英之真实有效汇率指数由104.6降为93.7(1990年 =100)。〔3〕

3.外贸收支状况经由影响通胀水平继而波及汇率。

一国倘若外贸持续顺差,意味着长时间的出口大于其进口,此情此景久而久之,很可能使境内商品供给相对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短缺。由于各种扭曲的因素致使商品需求大于供给多年延续,国内物价水平因需求拉上而呈上升趋势。一国物价上涨原因固然不少,但不管源自何种因素,然最终势必引起通货上涨,何况需求拉上是通货膨胀的之一类型。通胀意味着本币的内在价值的降低,而其汇价(对外价值)以对内价值为基础,其结果本币汇率可能趋于下跌。当然这只是影响汇率走势的一个方面,最后汇价的浮沉取决于诸种因素综合效应的合力。

1993年东京的物价指数几乎比纽约大一倍。若以纽约的物价指数为100,东京为192,大阪也高达180。这是上述分析的一个实例。〔4〕日美两国物价指数差别如此之大,引致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其中之一因素与两国外贸平衡地位的迥异不无关系。日本的持续外贸顺差,却使物价上涨,而美之外贸逆差地位却使美国物价指数远低于日本。

4.外贸收支影响该国的总供给及总需求,从而影响汇率变化。

按后凯恩斯主义理论,总产出即总供给为O,总支出即总需求为E,消费支出为C,投资为I,政府支出为G,出口为X,进口为M,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则上述各变量的关系是:

E=C+I+G+X-M

(1)

∵O=E(恒等关系)(2)

∴O=C+I+G+X-M

(3)

移项为:X-M=O-(C+I+G) (4)

等式(4)即为亚历山大的“吸收模式”。〔5〕由于左右之间的恒等关系,笔者对此模式作与亚历山大的初衷不尽一致的理解,即开放经济中的贸易收支(X-M)也能对该国的总供给(O)和总需求(C+I+G)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一国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决定其出口、进口状况。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倘若一国出现出口热,而进口稍逊,时常会刺激总供给的相对增长,而境内总需求虽然也会增长,然而其增速通常不及总供给的增长率。故而该国呈现此种局势:对外贸易盈余增大,因为国内的需求无法吸纳其产出,其结果该国本币走势看涨。

5.对外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利率变动效应,进而影响汇率走势。

当一国的外贸持续顺差出现之际,外贸收支的盈余引致大量外汇入境,增大了境内金融市场外汇的供给面,继而引起外汇兑换本币需求的增大,本币走俏的局面一般会导致本币之利率的攀升。按“利率平价说”〔6〕,汇率与利率虽然是不同范畴的两个经济变量,但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无论从理论的视野,还是从实证的方面剖析,两者在许多情况下呈现着惊人的同向性及同步性。质言之,利率的升高往往导向本币汇价的上浮。此种诱发效应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其一,利率上升,经济因货币政策的紧缩性而趋于萎缩,至少是降温,减少增长速度,继之本国有效需要下降,进口减小,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故汇率产生上浮趋势;其二,利率上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而产生宏观紧缩效应,导向生产下降,失业率增大,工资率下降,进而出口企业生产成本降低,贸易收支改善,导致本币汇率升值。

反之则反是。一国外贸收支持续逆差,必然导向该国外汇短缺,本币相对于外汇供给过剩,货币的供给面相对于需求的增大致使利率下跌;利率与汇率的同步性可能作为一个因素影响该国本币汇率的下跌。

韩国是市场经济类型的发展中国家,比之某些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一般地说原来的国家干预稍多些,但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经济、金融的自由化大潮,其经济管理在宏观方面亦出现松动化、非调节化倾向。这样,其外贸收支平衡状况对其货币升降之效应也就比较明显了。1987年至1989年,3年中韩国分别有外贸顺差76.59亿、114.45亿和45.97亿美元的外贸盈余;1990年至1992年,韩外贸失衡,分别有逆差20.04亿、69.80亿、21.46亿美元;1993年稍有顺差18.60亿美元。这期间 ,韩圆的走势如下:1987—1989年,韩圆升值,其市场汇率由SDR1=W-on822.57升至W671.46;1990—1992年,韩圆贬值,由1个SDR等于707.76圆贬为780.65;1993年仍稍贬,1SDR等于802.67。〔7〕除1993 年因某些特殊性而稍不明显外,其他年份韩之外贸平衡地位对其汇率变动的正相关效应较为明显。

6.外贸收支会影响资产结构,继之再影响汇率。

依据“资产结构说”〔8〕,一国的资产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1)现金和央行对银行要求的法定准备金,即是货币基础,通常用M[,0]表示;(2)本国的公共债券;(3)外币标价的国际债券。按其理论,一国的资产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倘若结构的某一成份源于某一或某些原因引起比例变动,均会产生一种回归原结构的动力。这样,势必使结构的另一些部分随之也相应增大,才能使结构在新的基础上维护原先的平衡关系。

当一国的外贸收支出现较长时间的顺差时,必使该国资产结构中以外国货币标价的国际债券(包括传统的外国债券和近一二十年来颇为时髦的欧洲债券)的债权比重陡升,意味着该国用外币标价的国际债券以更大速率增大。资产结构的此种倾斜导向资产组合中的另外两部分即本国的货币基础和本币标价的债券亦须相应增大,以保持资产结构的比例相对稳定。上述两部分的需求增大趋势亦即是本币的需求增加,其结果必然走向本币升值。反之,一国外贸收支持续逆差,意味着资产结构中的外币标价债券比重下降,为维护资产结构的稳定,势必使外币标价的国际债券之需求增大;或致使基础货币、本币债券比重下降,则本币之需求减小。因此,其结果导向外汇上浮,而相对运动的本币则呈跌势。

7.外贸收支影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而影响汇率。

当一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时,亦即意味着出口热方兴未艾,因此势必刺激出口产品所属的企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的连锁效应,也会因此引致非出口部门经济热度的升高,其结果外贸收支持续顺差国经济过热的状况出现了。面对该国的经济过热现象,必使该国政府推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紧缩性,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十分重要的一手亦会相应走向紧缩性。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政策工具,反过来也是货币政策走势的“晴雨表”。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之中,无论央行的直接指导,或是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展,其结果必然导向利率的升高,加之汇率与利率的同向与同步性,因而利率引致本币汇率的上浮。

反之亦然。外贸收支持续逆差,有可能诱发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出台以期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同上原理,利率的降低也会引起本币汇价的下跌,利率与汇率交互影响,互为因果。

二、汇率变动对该国外贸平衡的影响

以上所述,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是,本币汇价的升降,通常在经过一段“时滞”之后会引起出口收入与进口支付的增减,其结果会影响该国国际收支特别是其中的外贸收支平衡状况。

1.汇率变动对外贸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汇率对外贸调节作用的发挥在金本位时期和浮动汇率制度成效较好,而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制时期的那种固定汇制下因受到政府干预的人为扭曲,自动调节功能常受掣肘而难以发挥。现行的管理浮动汇制为许多国家所奉行,“管理”的这一面一般也会妨碍自动调节的性能,但管理浮动比之固定汇制,自动调节作用尚可得到较好程度的发挥。

(1)金本位条件下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被称之为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系由英国的经济学家大卫·休谟首创。按休谟的理论,倘若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则意味出口快于进口的增长,出口倾斜导致境内出现:商品供给相对短缺;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增加从而消费需求扩大。上述两种情况发展的结果导致物价上扬。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出口因动力不足而相对下降,进口吸力相对增强,该国外贸收支自动地往平衡的方向发展。按休谟的理论,在此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物价与现金两个经济变量及其流动机制。由外贸顺差,经物价的升高和现金流量的增大,导向外贸顺差的下降乃至平衡,毋须政府干预,显见是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对休谟的理论加以拓展,就我们的论题予以补充分析,也可看到汇率调节的自动性。在金本位制时期,一国如若持续外贸收支顺差,必然引致大量金银入境,对本国纸币(包括银行券)发行的需求从而纸币发行量会相对增大。即便在金币本位制阶段,黄金等正货准备充分的条件下也会因黄金大量入境而增大本币发行;而在金块本位制抑或金汇兑本位制条件下因有纸币发行超过黄金准备的虚拟性,使本国货币扩张的余地更大。由于本币的信用扩张,导致物价上涨,从而国内经济状况变为:出口因国内物价水平高而缺乏动力,故呈相对萎缩;进口也因国内物价攀升而致吸力大为增加。结果该国外贸顺差下降,外贸趋向平衡乃至出现逆差。继之,使本币发行由扩张走向收缩。反之,倘一国外贸收支处于逆差境地,金本位条件下必然导致黄金外流。因黄金等正货准备不足,纸币发行也会相应收缩;即使在金块本位制和虚金本位制奉行之际,也缘于缺乏黄金准备,虽可适当信用扩张,然而毕竟有一定的限度,故而纸币发行也相对萎缩。逆差国通货的相对紧缩,使物价水平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贸向平衡的方向发展;随着外贸收支状况的改善,黄金入境的相对增加,纸币发行也相应增加。总之,外贸顺差→纸币发行扩张→物价上涨→外贸顺差减少并可能走向平衡,通货发行趋于收缩;反之,外贸逆差→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外贸收支向顺差方向发展→通货发行走向扩张。这就是金本位三种形式条件下,汇率变动(包括货币发行)对货币所在国外贸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2)固定汇率条件下汇率变动的效应

在布雷顿森林体制类的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的自动调节功能呈现若隐若现的特点,因受到政府直接、间接干预的影响,时常受到扭曲,但终将显示出其某种调节作用。如若某一时点国家的“逆风”(反向)干预力强,产生的影响大,扭曲的程度高,则汇率的自动调节性常因此“云遮雾障”,难以显示出其自动调节的功能;反之,倘若适逢政府反向干预的减少,对汇制的影响力小,扭曲因素不多,汇率的调节机制则有露出“庐山真面目”的可能,显示了其调节的自动性。

布雷顿森林体制在国际金融史上,是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成效颇佳的一种典型的固定汇率制度。金本位是一种特殊的固定汇制,浮动幅度只许±3‰;迄今不少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奉行的“钉住制度”,笔 者认为事实上也是一种固定汇制,〔9〕但因钉住的币种、形式、调整 的途径各异,故此处难予分析在此制度下汇率的调节性。本文仅以布雷顿森林体制作为固定汇率之一般,分析在这一体制中汇率变动的外贸效应。

当一国持续出现外贸收支乃至国际收支的顺差时,即便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本国货币必然出现一种升值倾向。虽然顺差国的政府一般不希望本币升值,即希冀通过低估本币币值,以期推进出口贸易,保持外贸的顺差地位。然而,该顺差国的贸易对手国,必然施加经济、政治、外交等诸种压力,并力图通过各种国际经济组织施压。不管彼方通过何种途径,其结果贸易顺差国通常被迫按国际金融机构或比之更大的贸易伙伴国的意愿调整本币的汇价,实现升值。此种顺差国的汇率升值过程由于几经会谈、反复磋商,故而调整汇率的过程所费时日较长,不象浮动汇制下的自动调节,“时滞”时间甚短。此外,不同之处还包括汇率升值的幅度由于讨价还价的缘故,固定汇制下也会小些。此种升值从理论上说必会对出口产生某些影响,从而使其顺差地位下降,反过来促使升值的本币汇率有了某些汇率下浮的倾向,虽然可能因力量不够大而不一定会导向本币汇率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后予以下调。反之,一国贸易收支持续顺差,在一般情况下本币汇率会出现升值倾向,该国政府则搜集必要资料证明其外贸逆差主要源于本币高估,并要求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且批复,期望下调本币汇价。倘能遂愿,本币下浮后一般可促进贸易收支的改善,从而又使本币出现了一种上浮倾向,虽然由于“政府干预”等因素本币可能暂时不上调汇价。如上所论,即使在固定汇率制度中,汇率还是有某些自动调节功能的,只是需经人为的调整而已,因为受到了“固定汇率”的这种扭曲性抑制和干预。

上述分析不乏实证之例。就日本而论,从1965年起其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几乎年年顺差,且数目可观,如1965年顺差19.01亿美元, 1971年达77.87亿美元。然而由于固定汇制, 虽然因外贸顺差的增大及其他因素的推动,日元出现升值倾向,但仍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在¥360=$1的汇率水平。1971年12月,10国财长会议逼日本确定日元新汇价为308月=USD1, 恰好证明贸易收支顺差作为一个重要原因会导向本币汇价的升值。日元升值之后,短期内产生了某些出口的紧缩效应,但它随之被日本企业的应变能力及当时整个日本经济的活力所冲销,日本的贸易收支顺差在短暂的下降之后,便在其后转为外贸收支顺差增大,即使在1973—1974年的经济危机中亦然,继之日元升值倾向再度产生,其时各国相继放弃固定汇制,日元便在1美元等260日元至300 日元之间浮动。〔10〕上例反映了汇率与外贸收支的交互影响关系,即便在固定汇率条件下亦有某些作用力,是汇率对外贸具有某些调节性的脚注。

(3)浮动汇率条件下汇率的自动调节性

在浮动汇率条件下,如若属“清洁浮动”,其自动调节功用堪与金本位制相媲美。只缘现行的各种浮动,大多有诸种“干预”,故称管理浮动,此种干预性的“管理”对汇率的自动调节性存有制约的一面。

70年代初、中期,布雷顿森林体制自行及合法地崩溃之后,〔11〕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奉行管理浮动。诚然,形式各异,或单独浮动,或共同浮动,或“合作安排”,均属管理浮动的范畴。在管理浮动的条件下,汇率的自动调节性仍可在相当程度上发挥出来。

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国际化,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性大为增强的今天,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经常可能遇到“出口需求锐降”和“进口供给短缺”的两种冲击。面对着这两种冲击,一般的国家无论靠市场的调节机制,或者依赖政府的干预,几乎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仅就汇率制度而论,浮动汇制比之固定汇制,其对世界市场的应变能力,使两种“冲击”缓解,浮动汇制较之固定汇制,胜之许多。

如果国际市场由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衰退而相对萎缩,某些产品的出口国面临着出口需求下降的局面,导致出口锐降继而贸易收支恶化。倘如此,浮动汇制下该出口国其本币迅即贬值,对此作出反应,然而固定汇制下本币虽有贬值倾向,但因被“固定”继而可能几无反应,除非该国政府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该国出口商发现因本币贬值而带来的新需求,并由于以外币标价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销价较前便宜了,所以出口动力增强。此外,进口替代商品也因本币的贬值比之入境产品而言,竞争能力提高了;相形之下,进口的同类产品亦因本币的贬值和外币的相对升值而使竞争能力下降。由于浮动汇率制的自动调节性,该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明显改善。如若该国的浮动汇制有相当的管理成份,只要在政府干预的上下限之区间,汇制的自动调节功能仍可发挥。退一步说,假设该国政府欲对汇率的调节性进行反向干预,倘干预力量逊于自动调节力,则其调节作用仍可局部发挥。如果出口需求增大导向贸易收支顺差,并引起本币汇价上涨,则因浮动汇制的调节性使贸易收支向逆差的方向发展。

继之,我们再论浮动汇制对进口供给冲击的应变。进口供给之短缺时有发生,历史上大多由灾荒、战争等突发性原因引致,两次石油危机则是战后的典型实例,此处以它为例进行“供给冲击”分析。由于石油供给锐降,故国际市场油价急剧上扬,加之其需求弹性较小,所以石油进口国大为增加进口支出从而恶化了贸易收支。对此,浮动汇制最先作出反应,通过本币贬值以期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其自动调节性据此可见一斑。反之亦然。

2.本币贬值一般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乃至国际收支。

按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即弹性模型,倘一国本币贬值,只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12〕一般可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加出口。能以此为契机,改善贸易及国际收支。

马—勒条件系指一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Edx 及进口商品需求弹性Edm之和的绝对值应大于1,即|Edx+Edm|>1。虽然,Edx+Edm<-1,其绝对值也是|Edx+Edm|>1。为了简化分析,笔者将两种需求弹 性之和小于-1的情形予以省略,只论Edx+Edm>1。若进一步简化,可设Edm=0,即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则马歇尔—勒纳条件只余Edx>1的特例了。

在此特例中,若一国之本币下调,则该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单价下跌,亦即P[,0]Q[,0]〔13〕,且Q[,1]大于Q[,0]的反弹升幅大于P[,1]P[,0]Q[,0]。因此,本币汇率的下贬导致出口总值增大,该国贸易收支改善,国际收支向平衡方向发展。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一般西方发达国家,即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其出口商品结构渐趋合理, 该国可望使各类商品的总需求弹性大于1的条件。就各国的贸易实践而论,一般而言工业制成品颇具需求弹性,初级产品需求弹性不足。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如其出口商品结构使制造业产品居于主导地位,那末其总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一般可达“充足”。其结果,本币汇率的下贬导向该国出口商品销价下降,可反弹出销量大幅增加,从而使出口总值较贬值前增大,以期改善贸易收支。

按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及国际贸易的实践,也有一些特例,本币汇价的下跌并且符合马—勒条件亦难以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何解?若将袖珍国的贸易问题略而不论,一般是导因于商品的标价问题。如若美元贬值,美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如在德国市场)倘以马克标价,则其卖价必然下降,从而可依马—勒条件而改善贸易收支;反之,若以美元标价,则无降价可言,也不会如弹性理论分析的那样改善贸易状况。从实证的角度看,确有一些跨国公司担心汇价变动影响传统出口市场而将其出口商品固定于某种国际储备货币,如果出现那种标价货币与贬值货币一致时,当然无从导向贸易平衡的实现。

注释:

〔1〕引自IMF《国际货币基金年度报告》(1994年),华盛顿英文版,1994年,第43页。

〔2〕〔3〕〔7〕引自IMF《国际金融统计》1994年10月号,华盛顿英文版,第248、246;562、560;332、330页。

〔4〕[香港]《亚洲周刊》,1993年8月18日号,第5页。

〔5〕亚历山大(Alexander)50年代在IMF任职,是知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他将凯恩斯主义早期的国际收支理论发展成“吸收模式”。

〔6〕“利率平价理论”由凯恩斯首创,罗宾逊夫人继承深化了该学说。

〔8〕“资产结构说”系托宾、马科维茨等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并发展的汇率理论。

〔9〕有人将“钉住制度”视为浮动汇率制的一种,笔者在此顺笔提及,容后再论。

〔10〕有关数字参阅[日本]坂田经夫等:《现代日本经济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488~491页。

〔11〕1973年3月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自行放弃固定汇率制而奉行单独或联合浮动;1976年1月的“牙买加协定”之后, 浮动汇率合法化。

〔12〕英文原文为“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13〕Q[,0]、Q[,1]分别为本币下调前、后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

标签:;  ;  ;  ;  ;  ;  ;  ;  ;  

汇率与对外贸易平衡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_国际收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