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桓台分院 256400
【摘要】目的:探讨一期行多节段胸腰椎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一期行3个椎体以上的胸腰椎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手术共50例。安全性评估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变化、术中血氧饱和度变化、术中病人精神状况、术后X片及CT表现、并发症等。结果:主要安全性观察指标:①手术时间:3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92分钟,4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105分钟,5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142分钟,6个椎体手术时间172分钟。②血压升高明显需用降压药维持有12例,持续心动过速需用药物处理有8例,心律紊乱需用药物处理有7例。③呼吸加快明显无明显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病例有15例,呼吸加快明显伴氧饱和度下降≤90%以下10例。④术中情绪稳定配合手术有40例,术中烦躁不安、情绪紧张有10例。⑤并发症:注射椎体周围渗漏有4例,肺血管渗漏1例,肋间神经刺激症状2例。结论:一期行多节段胸腰椎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手术有较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穿刺过程中和注射骨水泥时,血压波动幅度大、氧饱和度降低明显,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手术安全性。严密的术中监测和缩短手术时间是手术安全、成功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胸椎;腰椎;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043-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A组(实验组)50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6~82岁,平均70.2岁。
1.1.2 B组(对照组)50例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0-80岁;均为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腰背部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术中采用心电监护、面罩给氧。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穿刺针进入病变椎体,胸椎采用经椎弓根或经肋骨头与椎体横突间隙进针法,而腰椎采用经椎弓根穿刺进入。经“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证实穿刺针尖部位于椎体前后径的后1 /3内。放入球囊加压扩张,将 “牙膏期” [4]时的骨水泥用螺旋加压装置经导管注入病灶内,每个椎体内可注入4~6ml。大部分患者单侧穿刺即可达到双侧灌注的效果,但如果骨水泥未越过中线,应该再次穿刺对侧椎弓根进行灌注,注射完毕在骨水泥硬化之前拔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手术时间:
实验组全部病人手术时间范围:90分钟~180分钟,平均125分钟,其中3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92分钟,4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105分钟,5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142分钟,6个椎体手术时间172分钟。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76分钟。
2.2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分别于病人入院时、手术后第一天、手术后半年病人复查时测定病人骨折部位的疼痛程度。3个椎体组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5血氧饱和度变化:
分别于手术前、穿刺前、穿刺过程中、穿刺后、注入骨水泥时刻、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送回病房2小时后测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实验组呼吸平稳无明显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病例有25例;呼吸加快显著无明显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病例有15例;呼吸加快明显伴氧饱和度下降≤90%以下10例。对照组呼吸平稳无明显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病例有36例;呼吸加快显著无明显血氧饱和度变化的病例有14例;呼吸加快明显伴氧饱和度下降≤90%以下0例。
并发症:
实验组注射椎体周围渗漏有4例,肺血管渗漏1例;肋间神经刺激症状2例。对照组注射椎体周围渗漏有3例,无肺血管渗漏;肋间神经刺激症状1例,临近椎体新鲜骨折1例。
全组病例伤口愈合好,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X线、CT发现骨水泥在椎体内呈点、片状或团块状分布,椎体高度部分恢复,疼痛缓解明显。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7.2天,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6.8天。
3 讨论
对于现行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目前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多主张一次行1-2个椎体,3个及3个以上的椎体骨折则被认为是相对禁忌症。即使3个节段以上椎体骨折行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也一般采取分期手术治疗,罕见有一期行多节段椎体骨折的报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手术的安全性问题。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大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内科疾病,这就加重了手术本身的风险。而一期行多节段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势必要增加手术时间,长时间的手术过程还可导致麻醉失效、诱发心血管疾病等问题,病人因不能耐受痛苦而不配合治疗。本组资料中,3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92分钟,4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105分钟,5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142分钟,6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172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76分钟。实验组术中情绪稳定配合手术有40例,术中烦躁不安、情绪紧张呈现焦虑状态的有10例。对照组术中情绪稳定配合手术有42例,术中烦躁不安、情绪紧张呈现焦虑状态的有8例。两者对比,统计学上无差异,认为适当延长手术时间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不大,但最好控制在180分钟之内。因此术前充分评估病人的手术耐受程度,与病人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恐惧感;术中术者操作熟练,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通过与病人进行交谈等方式,转移病人的注意力,避免使病人产生紧张情绪和对手熟的恐惧感,以免造成因手术时间过长而带来的危险。根据观察,对照组中术中血压明显升高需用降压药维持有12例,给予降压药后,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稳定,术中术后无心血管严重并发症发生。持续心动过速需用药物处理有8例,心律紊乱需用药物处理有7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大多表现在穿刺时和注射骨水泥时,此两时刻患者血压波动幅较大,收缩压大多在10 mmHg以上,舒张压大多在7 mmHg以上,极少数患者诉心慌、心跳加快也大多出现在这个阶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患有高血压、心律紊乱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事先在安全范围内给予药物干预,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对手术造成的风险,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对症处理,如遇血压骤升等变化较大情况,应当暂停手术,待血压降至正常及稳定后方可继续手术或者择期二次手术。而关于骨水泥是否对心血管系统存在影响,在髋关节成形术的报道中[可见骨水泥使用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目前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中尚未见此类报道。
4结论:
一期行多节段胸腰椎椎体成形手术有较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穿刺过程中和注射骨水泥时,血压波动幅度大、氧饱和度降低明显,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手术安全性。严密的术中监测和缩短手术时间是手术安全、成功的必要保证。
论文作者:徐伟敏,张山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手术论文; 椎体论文; 时间论文; 饱和度论文; 实验组论文; 平均论文; 病人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