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论文_王绍锭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论文_王绍锭

尤溪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福建三明 365100

摘要;项目成本是项目工程在施工中所消耗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转移价值以及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形态,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终,项目从实施的开始,就须制定降低成本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从而有计划有措施地控制支出。针对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1 项目中问题所在

1.1 投标阶段

对于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从投标开始的,由于受外部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投标环节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

(1) 竞争激烈升级,投标报价风险加剧。以福建投标机制为例,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出现围标现象,使工程报价过于低于造价成本,造成项目的效益无法最大化。

(2) 投标费用难以控制。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存在攀关系、找门路及回扣等,在财物投入上难以控制,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过大。

1.2 项目评估阶段

企业中标后为了更系统的对的工程项目造价及利润进行分析,企业应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效益指标,之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明确利润指标及其经济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以下几个问题容易出现:

(1)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公司自身的长远利益。

(2) 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没有规范性,随意性强。有的采取成本倒挤法,即留足项目管理费后再进行成本分解进行评估。

1.3 施工生产

(1) 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属与分配不成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

(2) 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没有重视,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3) 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制度约束不到位,不能严格按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任意变更设计规范要求,计价时反而得不偿失。

(4)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等问题,而产生的一些相关的费用,工程量没有及时进行签证,导致工程项目结算时无依据,照成各项成本的增加。

(5) 施工生产过程中,生产材料、生产工具的铺张浪费,人工分配不合理产生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也是管理层对成本控制监控不到位所致。

(6) 安全事故较多。大多数项目部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轻伤影响员工上班,重伤既影响员工上班,又需要开支医疗费,同时还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特别是死亡事故的发生,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开支,增加成本支出,又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1.4 结算环节

工程结束后,须对工程进行结算,首先是与建设单位的对帐结算,工程量的计算合理性,所套用的价格是否合理,签证等是否遗漏。其次,工程结束后,没有对工程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只以估计来评估成本和利润率。

2 成本控制手段

2.1 合理的投标报价

投标阶段,项目经理、造价部门人员必须积极参与投标全过程,充分熟悉并理解整个招标文件的内容,查找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的错误、漏洞,为工程报价提供有力依据,为今后工程实施索赔做好准备。通过参与投标全过程,使有关人员对该工程成本有个大概的了解,对哪些地方赢利、哪些地方可能亏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合理利用相关法律依据,计算准确合理的工程报价。

2.2 工程预算成本

搞好项目成本的预测评估推行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建立工程项目成本预测评估制度,科学合理的确定各项目目标成本指标。投标工程成本的预测,通常是根据施工图算出的工作量或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按相应定额进行组价,材料价按市场询价,得出施工工程基本直接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开工前的成本预算

开工前,项目经理部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投标答疑及合同等资料。了解本工程的实际条件与以往施工的项目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预算,为编制目标成本提供依据。对工程中可能产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临时设施费、项目管理费用、分包工程、质量、工期、施工技术等进行有效的评估。

2.4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1) 加强施工组织,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按照“量、价”分离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1. 人工费控制,主要着重用工数量。一般方法是将非定额用工按一定的比例包含在定额用工中,包干到施工班组。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大致上说,结构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5%左右,装修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10%左右。在人工费控制中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并严加控制。

2. 材料成本控制,材料费占建筑工程的造价比例一般在60%左右,降低材料费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的途径。按“量价分离”方法计算工程造价,水泥、钢材、木材等“三大主材”的价格随行就市;地方材料的预算价格=基准价×(1+材料差系数)。

3. 机械费控制,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保证机械的正常满负荷运转。

(2) 加强项目管理,控制工程间接成本

工程间接成本主要发生在项目管理开支、质量效益流失、工期效益流失、分包商反索赔损失。控制工程间接成本的唯一办法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临时设施费,临时设施以满足使用为目标,尽可能地使用废旧料及能周转重复使用的材料。

项目管理费用,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工期的长短,从满足管理效果和效率要求出发,合理地配备项目管理人员。

施工技术,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的,技术的提高或新技术的采用,必然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省材料,从而节约成本。在项目成本管理中,要十分注重和发挥技术对于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

分包工程,有些作为总包的施工单位,由于其施工的资质有限和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会将诸如桩基础、弱电、消防、栏杆、门窗、幕墙、石材等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施工资质的企业施工。

质量的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息息相关,分项工程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精度越高,越能节约材料和人工。

工期准确的把握,项目施工中,如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提前完工,将节省大笔的机械及周转料具的租赁费及项目的管理费,从而降低成本。因此,项目成本管理一定要围绕着减少资源费用来进行工期的优化。

索赔部分,项目从合同履约之初,根据合同,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工作。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提高项目的收入。

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措施。工程项目安全也关系到成本的支出,做好安全工作要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

2.5 竣工结算阶段

这是工程项目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要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为依据,逐项核实、对比、分析,精确计算各项考核指标,客观地进行审计评价,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结束语:在选用控制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与各项施工管理工作相结合,利用业务管理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成本控制,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帮助各业务管理部门落实责任成本,从而得到它们有力的配合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宋晓东.关于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的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

[2] 金德钧.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陆惠民.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王绍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论文_王绍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