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探讨论文_王欣英,张红

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探讨论文_王欣英,张红

王欣英 张红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山东青岛 266500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采用呼吸机患儿,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消毒以及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6.33%,对照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0.82%,组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儿采用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方法,能够减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通常情况下是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之后的48小时内产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增加了其住院时间以及费用,对患儿的生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1]。而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并未发育完全,在感染之后其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所以对机械通气患儿的呼吸机管路进行消毒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8例采用呼吸机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采用呼吸机患儿,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儿为49例。患儿入院时间均在0.6h-29d之间,平均入院时间为(13.12±3.34)d,其中52例患儿为早产儿,46例患儿为足月儿。对照组患儿中男性为30例,女性为19例,胎龄为(33.4±2.82)周;观察组患儿中男性为29例,女性为20例,胎龄为(32.2±2.45)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的同时,应增强NICU的管理力度,对探视次数以及人数进行相应的限制,并减少人员流动的次数,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同时对患儿的呼吸道管理予以加强,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吸痰,并遵守无菌操作的相关原则。呼吸机管路应通过病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通过自来水以及蒸馏水进行相应的冲洗,待自然晾干之后再进行使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消毒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消毒供应中心对附件进行相应的回收,并将其进行分离,通过流动水进行冲洗,其附件应40℃的多酶清洗液中进行浸泡,时间大致为5分钟,随后通过高压水枪对其进行相应的冲洗,随后将其放置在全自动清洗机中,按照相关程度进行消毒,并在90℃的热风下进行干燥,当操作结束之后对其进行塑封并消毒。

其呼吸机管路在出现分泌物时应予以更换,并且其更换时间应为一周,定时对其过滤器、传感器以及复苏囊等附件进行消毒。

1.3 诊断标准[2]

患儿通过机械通气48小时之后,进行X线胸片检查之后出现片状浸润或者以下现象则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①体温在38.3℃以上;②白细胞计数呈现上升趋势;③呼吸道中出现脓性分泌物。

1.4 统计学处理

上述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研究结果采用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消毒后,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6.33%,对照组患儿经消毒后,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为20例,发生率为40.82%,组间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组别 例数发生率

观察组49 8(16.33%)

对照组49 20(40.82%)

3 讨论

新生儿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为自身原因以及医源性原因。自身原因包含患儿的胎龄、体重以及基础疾病等,而医源性原因则包含机械通气、插管方法、抗生素的使用等[3]。曾有文献报道新生儿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则为机械通气时间、胎龄以及体重等。而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消毒之后的效果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所产生的影响较为重要,呼吸机是NICU的主要抢救设备,如果对呼吸机没有进行充分的消毒,极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而出现院内感染,对抢救成功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加大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4]。

而对照组中采用有效氯进行浸泡之后,虽然可以满足消毒的相关要求,但是自然晾干有助于细菌微生物的繁殖,并不能够确保消毒的总体质量,会加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消毒液如果不冲洗彻底会对患儿产生严重的刺激性。而观察组中所采用的呼吸机管路以及附件集中消毒方法则是通过程序较为严格的方法对其进行消毒,随后对其进行高压灭菌,此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清洗的质量,确保消毒的效果。而多酶清洗剂在进行漂洗的过程中并无化学残留现象,而通过纯水对其进行清洗能够将表面清洗液进行清除,确保对管腔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洗,同时整个消毒过程均在封闭的环境中实施,并根据相关程序对其清洗,有效的避免了医源性感染的产生,降低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同时有助于成本的节约[5]。

综上所述,对呼吸机管路采用集中消毒方法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同时可以有效的对院内感染进行相应的控制,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以及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薛凤娟,陆卫华,常凤静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管路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290-3291.

[2] 薛凤娟.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4(16):57-58,61.

[3] 黄朝晖,陈严伟,高玉华等.影响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效果因素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226-1227.

[4] 张娜,李保华,陈素霞等.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的探讨[J].中国病案,2010,11(3):封2.

[5] 陈东方,刘睿,任建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825-826.

论文作者:王欣英,张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呼吸机管路集中消毒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探讨论文_王欣英,张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