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大开发中图书馆支持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图论文,大开发论文,书馆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键是要转变思路和方法,对开发内容和领域要有认识上的转变,由过去主要开发自然资源变为既开发自然资源又开发教育、信息、市场等各类社会资源,且以优先开发各类软要素为主。图书馆界作为开发社会资源的行为主体之一,应抓住机遇,利用西部后发优势,为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应有的图书馆支持。
一、西部开发战略中的大资源观
资源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但资源不应只是狭义地定义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具有更重要的价值。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本、科学技术、教育、信息、人文等能够带来附加值的非实物形态的资源。与自然资源一样,社会资源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制约作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替代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产品中的“含金量”变化不大,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工材料”的不断问世甚至还会相对下降。由于有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终有枯竭之时,而社会资源可以超越资源不可再生的局限,因此,其在产品价值构成中占有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的资源开发,必须是既合理利用并保护自然资源,又要深入挖掘社会资源的潜力,使区域经济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然而,西部经济的发展仍然束缚于对传统资源的开发框架中,对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认识与实践都处在贫乏落后状态,重新审视我们以往的资源观念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大资源的观念,由过去单纯靠有形资本投入转变为既靠有形资本又以无形资本投入为主的开发手段。只有如此,才能使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图书馆支持对开发西部社会资源有重要意义
1.开发西部人力资源需要图书馆的教育支持
社会资源的主体是人,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的核心。自1966年舒尔茨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一直是落后地区(国家)高度关注的事情。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被看作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源是指一国拥有的可用于生产活动的潜在劳动生产力,表现为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质量的高低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后者的价值更大。因此,人力资源作为西部地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开发的关键。但从西部现实的人口素质状况来看,其人力资源的素质很低。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西部地区不识字人口占从业人口比重为39.5%,高出东部地区1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平均每100人拥有科技人员18名, 西部地区仅为2名;西部地区90 年代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东部地区80年代的水平。因此西部的落后是教育的落后。
诚然,从东部地区引进人才对西部开发至关重要,但这毕竟是外因,要从根本上提高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还需靠教育的投资。然而对教育的投入是不能立竿见影的,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慢变量,不能急功近利,应当持之以恒。这就需要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种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图书馆是保存文化和传播知识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基本职能之一是教育职能。学校教育注重的是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可选择的终身自我教育的机会,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辅助。因此,开发西部人力资源需要图书馆的教育支持。
2.开发西部信息资源需要图书馆的信息支持
近50年来,在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强力推动下,人类社会开始跨入信息社会,信息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嵌入了经济结构的核心。据预测,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由本世纪的5—20%上升到90%。 信息资源与物质和能源资源不同,“物质和能源是消耗性的,而信息是越用越多的,是自增的积累。”随着自增殖的信息资源的增长,传统生产和生活中实物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地大大降低,如节省和替代能源与原料、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交通运输和库存消耗、减少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人力、时间、空间及资金等等。总之,信息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核心要素,成为国家、地区间竞争的焦点。
然而,由于西部的落后所导致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状况,不仅将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还会进一步扩大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31个,东部占比重34%,而西部仅占27%。因此,西部的落后也是信息环境的落后。当然,西部信息环境的改善,需要各类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的共同努力,但作为信息服务业最传统的部门之一,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开发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情报信息职能,图书馆行将作为电子网络中心的重要信息源和主动搜集、加工、传递网络信息的信息交流中心,其开发信息资源的情报信息职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西部信息资源需要图书馆的信息支持,这也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发挥西部后发优势需要图书馆的支持
“后发优势”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和“比较生产费用”理论以及德国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后起国家或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先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其技术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要比最先开发的国家低得多,从而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这是最初狭义的“后发优势”理论。事实上,落后国家或地区在实现追赶战略的过程中,除了技术使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之外,还有许多相对优势。我们把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对后进性”而潜在的全部有利条件,统称为广义上的“后发优势”。对落后地区来说,“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并不是自发性的,而是不断从后者自觉转化为前者。但这种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机制。“后发优势”只是为欠发达地区急起直追、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和可能,要使它成为现实,不仅取决于众多条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它与各种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
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实质上是人才和人口素质的差距、信息环境的差距。因此,西部的“后发劣势”就是教育、信息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及由此带来的思想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等问题。也正是如此,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也在于此。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和传统的信息服务部门之一,理应改善其自身的运转机制和模式,配合与辅助其他教育机构和其他信息产业及服务部门,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解决西部人口素质和信息化水平低下等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将西部的后发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从根本上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三、图书馆支持西部开发战略的几点设想
1.把西部图书馆战略和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中。
图书馆支持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必须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为避免少走弯路和重复性建设,西部图书馆可实行跨越式发展的结构模式,直接实现多功能、网络化、多载体、智能化的目标。只有做好图书馆发展规划中的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有机结合,做到图书馆规划与各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具体方针、政策、措施的有机结合,才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证西部开发做为一个系统工程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否则,脱离西部开发战略而单纯考虑的图书馆规划将是不完善的规划。
2.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理,使西部图书馆空间结构优化。
由于我国资金短缺,面对广大的西部,决不能平均使用财力,要有重点突破,即将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集中使用到重点地区图书馆,使之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步积蓄力量,以期带动一般地区图书馆发展。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理,各地域要素包括点(经济中心)、线(交通线)、网(以交通线联结的经济网络)和面(广大较落后的经济腹地),在空间上排布有序、相互促进,实现空间结构的有序化。具体到西部图书馆空间分布,应采取点——线——面逐步推进的方针。在若干中心城市和地区,重点投入资金,建设一批大中型图书馆,形成图书馆增长级,起到信息聚集和信息辐射的作用;在条件较好的省份,可以中心城市为起点,沿铁路沿线、江河沿线和某些国境口岸沿线建设一批中小型图书馆,形成图书馆带;通过图书馆带的对外扩张,逐步形成图书馆网络,直至扩展到整个西部。在点和线上布局的图书馆应以有共建共享网络核心之称的“拥有”型图书馆为主,而布局在面上的图书馆则应是有“拥有”型图书馆“触角”之称的“存取”型图书馆。这样,在点、线、面上通过“拥有”型图书馆和“存取”型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使西部图书馆在地域上结构合理,密切协作,配合支持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3.利用图书馆网络化优势,发挥信息咨询功能,为西部开发各项战略的实施,提供应有的信息支持。
在西部地区,计算机尚未完全普及,上网并不普遍。因此,图书馆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资源与网络设备优势,主动为西部建设提供多项特殊的优质服务(同时也能赢得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广泛支持与投资)。比如:
·为企业改革和决策行为服务。通过加强数据库与网络建设,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咨询业务,帮助企业攻克科技难关和开发新产品、发展特色经济,为西部企业提供新的商机,早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为西部地区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决策。通过加强外部信息网络连通(比如通过邮政或联办“存取”型图书馆)把许多闲置的农业信息资源及时送到城郊乡镇,使西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
·为教育和社科研究事业服务。与有关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为网络化信息市场服务。就网络构建、信息资源分布、多媒体信息特点、特定主题的信息检索等问题提供网络利用教育和培训。
总之,西部图书馆通过加强网络信息检索功能、智力开发功能和决策参谋功能等来实现其信息咨询功能,为西部开发各项战略的实施提供信息支持。
4.加大对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投入和扶贫,发挥其终身教育职能,支持科教兴西战略。
在资金、人员、政策上尽可能地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工作以最大支持。加快实施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网络体系建设,以利于及时、有效、方便地做好少数民族的信息服务工作。如:可以利用东部地区各大图书馆和信息服务部门的技术、人才、设备优势,采取对口支援、免费培训、学习进修等各种措施,加快培养一支有技术、有能力的少数民族图书馆服务队伍。人才缺乏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通过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开放西部教育市场,形成有利于图书馆事业、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制,既可以培养出人才,也可以起到在第二代、第三代少数民族人口中树立知识观念和信息意识、控制文盲增长的作用。如通过汽车图书馆上门服务或通过邮局代查代印等多种方式,把知识和信息送到边远地区,突破围墙意识,把图书馆的信息触角不断伸向每个角落。
5.加强对西部图书馆环境的研究,促进图书馆学的发展。
西部开发中的图书馆环境问题很多,需要研究的与图书馆问题有关的课题也很多,这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来讲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抓住这次机遇不仅对西部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而且还会推动图书馆学研究更进一步。
收稿日期:20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