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浩

心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浩

(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产后抑郁为产褥期出现的精神障碍,发病原因当前尚无明确,临床主要表现抑郁综合征,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及家庭生活。初产妇缺乏经验,容易伴发抑郁焦虑情绪,产后抑郁发生率较经产妇高。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疗法等为产后抑郁常见干预方式,本研究就心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研究进展进行报道。

【关键词】心理干预;初产妇;产后抑郁;预防;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350-02

产褥期由于激素波动幅度大、紧张疲劳、缺乏支持等因素,产妇情绪波动较大。对于初产妇而言,缺乏相关的分娩经验,加之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影响,更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研究报道显示,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5%~30%,部分可在产后3~6个月自行恢复,但有部分严重者抑郁时间更久,可达1~2年,且再次妊娠复发率高达20%~30%[1]。因此,做好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对减少产后抑郁和二次妊娠时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积极影响。

1.孕期心理护理

1.1 健康宣教

初产妇在孕期产检时,面对身体的变化缺乏相关经验,容易伴发紧张、害怕等情绪。在产检期间,护士加强对孕妇的健康宣教,让初产妇了解妊娠期间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更好的适应孕期生活[2]。可通过创办孕妇学校、多媒体讲座或一对一健康宣教模式,为初产妇系统化讲解妊娠期相关知识,教导产妇学会适当地情绪宣泄、自我调节等,从而消除产前焦虑和紧张心理,有助于预防及识别产后抑郁。

1.2 抑郁风险评估

在妊娠期,如果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绝望、难过、悲伤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如早产儿、生长发育受限等。动态掌握孕妇心理状况尤为重要,目前可通过采用不良情绪评估表对初产妇心理进行动态监测。当前临床常用的评估量表包括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贝克抑郁问卷(BDI)、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初产妇孕检时,可使用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症状筛查,对于抑郁焦虑症状显著的初产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并定期进行随访。

1.3 社会家庭支持

研究显示,流动人口中,产后抑郁症的比例显著高于常驻人口,且和婚姻状态、年龄无关[3]。对于此类缺乏家庭支持的产妇,应该加强相应的社会支持。护士与初产妇耐心交流,了解其社会背景情况,并充分协助发挥社会和家庭支持。积极调动家庭成员帮助初产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生活方式,确保营养补给平衡,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初产妇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提高初产妇的配合积极性,打消其疑虑和顾虑,建立分娩信心。

2.产时心理护理

2.1 环境护理

初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且激素水平不稳定,良好的待产环境和分娩环境可以让初产妇保持心情放松,增加产妇的安全感[4]。护士确保待产室和产房环境安静,将温度设置为24℃作用,将湿度保持在50%~60%,打开窗户,确保空气新鲜。做好地面消毒和清洁工作,为初产妇提供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在初产妇等待或分娩的过程中,可以为产妇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是产妇喜欢的娱乐电视节目,转移产妇注意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分娩的过程中,护士和医生可以通过眼神、拍肩、鼓励等方式给予初产妇心理安慰,让产妇保持放松。在等待分娩时,产妇存在紧张、害怕等心理压力,可以让产妇及家人陪护,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增加其分娩的信心。

2.2 乐导护理

研究显示,阴道助产和第一产程时间长是导致初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6]。在产程中出现的疼痛和不适感均会让初产妇感受到恐惧和紧张,出现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等反应,导致第一产程时间延长,也会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乐导助产作为产科新的的辅助分娩手段,可缓解产妇的抑郁情绪。如初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为其播放儿歌或者喜欢的歌曲,转移初产妇注意力,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有助于改善呼吸循环和调节内分泌,让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胎儿顺利分娩[7]。

3.产后心理护理

3.1 产后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

初产妇在经历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后精力和体力消耗巨大,需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过度疲劳会增加产妇不良情绪。因此,护士将初产妇送回病房后,确保孕妇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为其营造健康舒适的休息话就,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和探视。待初产妇精力恢复后,护士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告知初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母乳喂养更有利于缓解初产妇不良情绪,获得成就感。耐心为初产妇讲解产后康复相关知识,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让初产妇早日实现母亲角色的转换[8]。为初产妇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教给初产妇早期锻炼的方法,并加强生活指导,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对初产妇丈夫或家长的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为初产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初产妇丈夫和家属讲解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并加强对初产妇的关心,尤其是当初产妇有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慰,及时疏导初产妇不良情绪,让其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9]。

3.2 定期随访

初产妇在育儿方面确乏经验,存在诸多疑问,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电话随访等模式,了解初产妇现状,并提供育儿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初产妇缓解育儿压力。鼓励初产妇进行适当的产后锻炼,促进身体康复。出现不良情绪时,可通过打坐、深呼吸、冥想、散步、音乐等转移注意力,或者向家人朋友、随访人员倾诉,寻找家庭社会支持。

4.总结

产后抑郁是遗传因素、产科因素、内分泌因素、躯体疾病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严重影响产妇生活和新生儿健康成长,做好初产妇心理护理,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有积极影响。心理干预为一种全面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从孕妇孕期、产时和产后3个阶段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娜,陈润,杨艳,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7):2323-2324.

[2]徐燕.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236-237.

[3]屈晓敏.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健康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24):39-41.

[4]全晓燕,唐宁娟.综合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康复影响[J].医药前沿,2014(14):170-171.

[5]孙茜.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30(7):61-63.

[6]吴千苗,刘小棉.心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5-46.

[7]孙茜.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30(7):61-63.

[8]沈盼盼.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17,25(5):115-116.

[9]蔡飞亚,况利,王我,等.基于社会心理因素的产后抑郁症模型的建立和评价[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4):476-481.

论文作者:李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