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
商洛市中心医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 目的 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的检查方法与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结肠镜检查资料,并观察检查的结果.结果 导致患者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大肠癌、息肉、溃疡性结肠,其发病率分别为38.18%、19.70%、14.39%;非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到达盲肠例数为425例,占78.27%;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到达盲肠例数为100例,占85.47%;大出血患者行急诊结肠镜到达盲肠例数为25例,占,62.50%.对比行非急诊结肠镜和急诊结肠镜两组患者的盲肠到达率,差异显著(p<0.05);非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的病灶发现率为96.69%,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的病灶发现率为94.02%,大出血患者行急诊结肠镜的病灶发现率为7.5%.对比行非急诊结肠镜和急诊结肠镜的两组患者的病灶发现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子结肠检查是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最有效的方法.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急诊结肠检查,可有效减低风险,更容易到达患者盲肠,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结肠镜; 检查方法【中图分类号】R57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76-01
电子结肠检查是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最有效的方法,能够直接的观察患者体内的病灶,而且还能引导医生进行止血治疗[1].我院对电子结肠镜进行研究,并且取的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结果的资料,其中男395例,女305;年龄15~85 岁,平均(50.5±0.5)岁1.2 方法 就诊患者均出现解鲜血便、暗红色便、脓血便、果酱样大便及黑便等情况,再询问患者的病史和对患者行辅助检查与身体检查后,排除患者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此时,应考虑患者是否患有肛管疾病,对患者行肛镜检查.在检查结果出来后,排除患者患有肛管疾病的可能性.再对患者行肠镜检查,在行检查的过程中,控制患者的出血量.其中出血量小(出现量少于500ml)的患者有543例;出现量大(出血量超过500ml)的患者有117例;有40例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通过内科的保守治疗出血量未得到控制者,行紧急肠镜检查.在行非急诊结肠精检查前,患者应按照规定进行肠道准备.而在行急诊结肠精检查前,对大部分患者进行灌肠,灌肠2~3次,而少数患者按照规定进行肠道准.若患者出现紧急情况,直接行结肠镜检查,不进行灌肠和导泻工作.在检查时,患者因肠道准备不佳,出现积血和粪水,则在结肠镜引导下反复往活检钳道内注水进行清洗,并吸引患者肠道内的积血.
1.3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x±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x2和t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结肠镜检查大量出血和小量出血的病因 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导致患者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大肠癌、息肉、溃疡性结肠、回肠炎及回肠溃疡.详见下表1
表1 结肠镜检查大量出血和小量出血的病因[n/%]
2.2 结肠检查的效果 非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到达盲肠例数为425 例,占78.27%;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到达盲肠例数为100 例,占85.47%;大出血患者行急诊结肠镜到达盲肠例数为25例,占,62.50%.对比行非急诊结肠镜和急诊结肠镜的两组患者的盲肠到达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2 2.3 病灶检出率 非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的病灶发现率为96.69%,大出血患者行非急诊结肠镜的病灶发现率为94.02%,大出血患者行急诊结肠镜的病灶发现率为7.5%.对比行非急诊结肠镜和急诊结肠镜的两组患者的病灶发现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3
表2 结肠检查的效果[n/%]
注:#表示与行急诊结肠镜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示与行急诊结肠镜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由于出血病因不同,其止血方法也不相同[2].因此,需要准确的检查出患者病因,对于内镜检查要求较高.有研究表明,对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既能准确有效的检查出患者的患病部位和患病病因,还能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到达止血的目的[3].如果在检查中,无法有效的控制出血量,也可在电子结肠镜的引导下行切除手术进行止血.在我国的报道中,导致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和息肉等,与本研究结果相同.而在国外的报道中,导致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是血管畸形和憩室病.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环境、地理、遗传、种族等因素有关.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出血病因较多.在行结肠镜检查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灶,避免误诊,医生应加强对少见的病因认识(例如:近年来,因缺血性肠炎而导致出血的病发率逐渐升高.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内镜医生对缺血性肠炎在内镜中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和动脉粥氧硬化发病率增高有关.),并熟记下消化道出血在内镜中的典型表现(检时出血少、直肠少累及、阶段性及病灶多在左半结肠).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结肠镜检查时,无论出血量多少均可行非紧急结肠镜检查.但仍然有小部分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行紧急结肠镜检查.但紧急结肠镜检查的检查率普遍偏低.有研究表明,紧急结肠镜检查的检查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的肠道准备不佳、肠腔狭窄和肠道内存在的积血和粪便.由此可见,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的成功关键.在常行急性结肠镜检查时,由于多数患者准备不佳,可能影响内镜观察的效率,不容易达到患者盲肠,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失败率高.而在国外的报道中,国外医生也未能有效的缩短紧急结肠镜检查的时间.在行结肠镜检查时,医生应尽量对患者采用非急诊结肠检查,因为患者的出血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者肠道准备充分.在这些理想的条件下,行非急诊结肠检查,能有效减低风险,更容易到达患者盲肠,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电子结肠检查是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最有效的方法,而行非急诊结肠检查的检处率优于行急诊结肠检查检处率.在非紧急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急诊结肠检查.
参考文献[1] 李承恩,欧希龙,贺永军等.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检查方法探讨及结果分析[J].现代医学,2011,39(5):520-523.[2] 马娟,邓卫平,曾志刚等.93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12):1358-1361.[3] 赵明.结肠镜及X 线检查下消化道出血分析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85-85
论文作者:李建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结肠镜论文; 结肠论文; 消化道论文; 病灶论文; 盲肠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