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地热流 控制生态演变无形的手(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宇[1](2021)在《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地热又称地热能、地热田或地热资源,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发电、供暖、旅游、饮用、养殖、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清洁、能量大、可再生等优点,是一种出色的天然绿色能源。中国地热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多以温泉洗浴、供暖、热带养殖为主。以民乐县温泉开发利用为例,目前仅用于温泉洗浴,但是针对民乐县地区地热资源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在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勘查方面进行过多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可控源音频大地测深法,虽然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判断出基岩断裂带,但仅使用单一的物探方法来划定地热开采井位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所承担的风险较大。为了减少开发民乐县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开采井位的不确定性,决定采用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地下异常体的确定及地热资源的勘查工作。在确定了本次地热勘查的范围后,结合以往实测物性资料得出研究区内部地层电性差异明显,具备了进行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而电法勘探中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大地电磁测深法(MT)应用于地热勘查中效果最佳,故本次电法勘探中选择这两种方法。同时由于六坝正断层横穿研究区深部地层易造成地表异常氡值现象,且上述两种电法勘探方法对断层深部信息反应较弱,便形成了活性炭测氡法工作的基础。通过以上分析,本次决定采用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为主,大地电磁测深法(MT)、活性炭测氡法为辅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研究区内布设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测线4条,大地电磁测深测线1条,活性炭测氡法测线9条。并且结合实测数据设计了对应的CSAMT、MT模型及进行了氡值异常阈值下限的确定等工作,为数据的处理、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获得丰富的地断面信息并有效判断出了断层构造的准确位置,从而更好地确定深部地热钻孔位置。同时根据CSAMT及MT实测数据解译,第四系及新近系上层为本区热储的理想盖层条件,热储目的层则为新近系下层,故本研究区内钻井主要是取用新近系下层的地热水。依据CSAMT及活性炭测氡推测出在研究区内存在两条裂隙较发育的隐伏断层F1、F2,且发现由测氡法得出的F2断裂构造位置较CSAMT确定的位置偏右,并对F2断裂进行了校正。三种方法解释结果相互验证、补充,能够有效地克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更接近于实际地质情况。通过综合三种物探方法勘探民乐县地区地热资源,确定了地热水有利钻孔位置ZK1,后续实际钻探工作也验证了综合物探方法的准确性。此外,三种物探方法综合勘探为类似断裂型盆地区域勘探地热资源提供了一种思路,能准确地让我们初步了解到地热资源状况,建议加以推广。
包海波[2](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海晓龙[3](2020)在《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油画笔迹为研究对象,采用“笔迹”这一更为宽泛、更具包容性,同时也更具中国文化特质的概念来替换舶来的“笔触”概念,以求更为贴切、具体、全面地阐释中国油画艺术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文中使用的“中国油画”概念主要是地理位置与研究范畴的指称。当下,对中国油画自身问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现实性与紧迫性。源于历史传承、语言的表达习惯,以及概念本身在不同语境中的延展性等因素,本文并不执着于“笔触”与“笔迹”概念在使用上的严格区别,而旨在通过油画“笔迹”这一线索,更为确切地阐释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独特的艺术语言探索及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对于油画笔迹,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知:第一层,是其自然属性,即油画笔迹再现客观物象的工具属性,这是从笔迹的物质层面的理解;第二层,是符号学层面的理解,即笔迹符号所承载的普遍精神意味,如:粗犷、细腻、温柔、狂野、率性等情感表达,其在画面中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第三层,是关于油画笔迹的社会文化层面的阐释,旨在破译油画笔迹背后的深层文化密码,这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揭示哲学、民族、历史、社会等因素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就是从更加宏观的视域来探讨油画笔迹传达出怎样的文化信息与时代精神,以及是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该油画笔迹语言特质的生成。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笔”内含中国文化特质;“迹”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国油画在“笔迹”语言上的探索与实践,正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艺术创新。鉴于此,本论文并不局限在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技术层面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以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得以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论文通过对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艺术特征、历史嬗变、表达方式、书写性特征、精神指向、发展动因、现存问题、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而揭示:中国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本论文共分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论文的创新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一章,中国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及其艺术特征。通过对油画“笔触”与“笔迹”概念的比较,指出“笔触”概念在能指范畴上的局限及二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差异。这里“油画笔迹”与“油画笔触”概念的微差,既带来所指范围的拓展,又内含中国油画自身评价体系建构的自觉。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也伴随着工具材料的不断拓展及艺术观念的演变,而在外部形态变化与内在精神指向上日渐丰富与多元。可塑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神性也正是油画笔迹语言的总体艺术特征。第二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演变。本章将中国油画笔迹语言的发展分为:误读与初显、探索与融会、自信与彰显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对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艺术家选择何种艺术语言都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关联,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亦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孤立存在。本章以纵向历史发展为轴,通过历史话题、语言探索、艺术家个案分析,来研究中国油画笔迹的历史嬗变与精神实质,寻找并揭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进程中耐人深味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根基。第三章,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本章首先对油画笔迹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从写实油画、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再到抽象油画笔迹的彰显,论证了油画笔迹在不同风格作品中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对中西油画笔迹的横向比较研究,论证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书写性”已成为实现油画“民族风格”“中国风”“民族化”“本土化”“中国精神”的具体路径与操作方法之一。最后对油画笔迹语言与精神指向的契合进行了论证,并进一步指出:油画笔迹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达与碎片化的现象,更是在笔迹语言中呈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精神,并形成普遍性的群体艺术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提出:“笔迹心印”——油画笔迹既是画家心灵的印记,亦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印记。第四章,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深层考析。本章重点从哲学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油画笔迹语言发展动因做以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从文化基因——中国哲学思想及笔墨传统入手,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笔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深层影响。其次,分析跨界实践现象与“出位之思”理论对油画笔迹发展的助推作用。“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图综合另一种媒介的表达优势或美学效果。中国画笔墨与油画笔触绝不是二元对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质同类的融合更加有利于彼此的共存与发展。最后,论述“第三空间”理论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世界正朝着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提出“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第三空间”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空间呈现策略,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认知空间的可能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下,国内外大的文化语境为中国油画笔迹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五章,中国油画笔迹现存问题的思考。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笔迹语言的误区与应对策略,以及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在笔迹语言上“模仿他人”与“重复自己”是当前中国油画笔迹语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层面,重点论述了在装置、影像、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油画笔迹语言的运用更加强化了人的“在场”,彰显了人性的力量。同时,本文提倡在科技与技艺的博弈中应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互动共生的新格局。结语部分对中国油画“笔迹”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总括。进一步指出:中国油画笔迹是艺术家心性与情感的图像输出,是中国文化的印记,是油画的中国表达方式,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
江勇[4](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认为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王成福[5](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林琳[6](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郭海玉[7](2019)在《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文中认为诗人韩东是“他们”诗群的灵魂人物,也被视为“第三代”诗歌的一位标志性诗人。与其他诗人相比,韩东精神世界的突出特征是始终把诗视为自己生命的语言形式,始终追求有关“生命存在”问题和“诗歌创造”问题的真理。“断裂者”是对韩东诗歌形象的符号化表达。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现出在虚无与信仰之间往复行走的精神特征。这种追寻之旅在他近四十年诗歌世界的不同领域比如诗歌行为、诗歌作品和诗学思想中都有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体现。由于韩东的诗歌世界具有专题研究价值且目前缺乏从精神演变角度对此展开的整体考察,因此有必要就此进行整体研究。论文坚持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论从史出的写作方法,旨在完整揭示韩东近四十年不懈地追求“生命存在”真理和“诗歌创造”真理的精神过程,并进而对韩东的诗歌及诗学价值做出初步论定。韩东成长的特殊年代和影响极大的诗歌行为构成了韩东诗歌及诗学思想产生的宏阔背景和时代语境。第一章在社会学、文化研究和文化生态视域中研究韩东的生命个性、诗歌行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第一节以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及其个性对他诗歌世界的深远影响。第二节在媒介视角中研究韩东和同代诗人在1980年代的结社办刊活动中以诗歌革命方式与传统“断裂”,最终奉献出先锋文本并形成了具有流派和代际特征的诗学思想的过程。第三节在文化生态视野中研究上世纪末韩东和同代诗人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挑战文学(诗歌)秩序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韩东的上述行为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即在解构既有文学(诗歌)观念时确立的回到日常生活、个体生命和文学(诗歌)本身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观之间大体是一种“断裂”关系。在特殊的文化生态中,韩东们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彰显自己的文学观和作品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后果是加速了文坛诗界的分裂多元和韩东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的转向。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体现为他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二章采取文本研究、传记式研究、影响研究或社会学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一节分析“人与自然”主题,一些诗多使用自然的虚拟化、荒诞化、隐喻化或象征化的手法来表现“人与自然对立”的主题,另一些诗多采取感官化的叙述方式、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手法表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韩东的自然观、审美观、感知视角和处理自然艺术方式的转变是“人与自然”主题演变的思想与审美依据。第二节分析韩东诗歌“人与人之爱”的主题,爱的情感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是韩东诗歌情感书写的中心。爱情书写多采取“我”向“你”诉说深情的结构和抒情、叙事、象征或说理的手法等来表达爱情丰盈生命、远离生命、毁灭生命和“爱”本身才是生命意义的主题。亲情书写中的父亲书写多使用“我”和“你”对话的口吻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父亲逝世一事的复杂感受或反思父子之间深层次的精神关联;母亲书写多采取肖像、动作、细节、场景描写等现代手段来表现自己对母亲深挚而又矛盾的爱的情感以及对爱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友情书写多使用写实与象征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友情逝去的超然、为友人的担忧和祝福、与朋友相亲相知相助的欢愉以及对友人早逝的痛惜和追怀。信仰从“爱情”转向“爱”本身是韩东诗歌情感主题演变的思想依据。第三节分析“人与社会”主题,“社会存在”境况的书写集中表现为现代化与个人美好生存相冲突的主题;“在世存在”体悟的书写多以象征手法、格言语体来揭示人的生死之谜;“生命意义”主题的书写记录了他的爱的信仰的精神寻觅之旅,该信仰的确立提升了他近些年的个人生存和诗歌的精神境界。与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验和他跨界诗人的身份相对应,承载或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歌艺术呈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追寻首先就表现为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第三章主要采取跨界比较和影响研究的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特征,旨在客观呈现在新诗的民族化和西化大潮中韩东凭借自身积淀的多种艺术素养独辟蹊径进行艺术革新实验的美学之旅。总体而言,韩东的诗歌艺术虽然受到译诗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其诗歌艺术的新质主要来自小说、绘画和影视艺术的综合影响。从小说中,韩东汲取了人物描绘手法、叙述性的话语方式和叙事艺术等多方面的营养。从绘画中,韩东援引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静物素描技法、以色传情或暗示意义手法等入诗,并受色彩知识和空间透视原理的影响偏爱使用单纯的词、原色词和方位词。从影视中,韩东借鉴了影视艺术的摄像机机位视角、蒙太奇结构方式和剧本的对话、独白手法等。上述艺术新质都构成了韩东诗歌叙述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诗歌“叙述”美学与《今天》诗歌的“意象”美学大体构成“断裂”关系。在反思以往的诗歌行为、创作历程和追求“诗歌创造”真理的过程中,韩东不断突破传统诗学和《今天》诗学思想的藩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论”诗学。第四章使用历史研究和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韩东近四十年所有的诗论言说,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包括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本质论两部分,生成途径有创作体悟、诗学对话和知识的跨界激发三种。第一节论述韩东的诗歌创作论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生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是韩东对自己及同代诗人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思想内容层面,韩东认为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阅读、情感抒发和日常生活;在艺术表现层面他倡导以口语化的标准语来写诗,提倡自由体诗歌的语言来源、模式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归真返璞的语言风格;在创作格局层面,他主张诗歌写法自由和系统“多元”,反对写法和批评的一元独霸。“多元”融合或并存而非“二元对抗”是韩东诗歌创作思维的突出特征。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诗就是“我”的独特存在和诗歌有限语言形式的结合。“我”的独特存在既指诗人生命个性中的经验特性和神性,也指诗人深入到整体世界(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中去产生的真实存在体验(经验和超验);有限的语言形式则指自由体诗歌有限的分行形式。韩东始终认为好诗就是“我”的“内心世界与语言的高度合一”。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与《今天》诗人的诗歌本质观构成“断裂”关系,经历了从以“生命经验”为本体到以“存在体验”为本体的发展历程。前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流派和代际共性;后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个性。韩东诗歌本质论思想的两个阶段各有自己的历史、现实和诗学语境以及汲取的不同思想艺术渊源,二者之间是递进超越而非否定替代关系。结语部分论述韩东诗歌及诗学的价值和启示。韩东诗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诗意和诗艺的先锋性或独特性方面。韩东诗歌的自然书写先后表现出“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精神”倾向,艺术上使用了整体象征手法、感官化的叙述方式和超越人本和物本视角的“超我”视角,因而许多诗在特定时段具有先锋性的意义。人伦情感书写的价值在于特别突出了爱的情感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艺术价值在于援引叙事文学中的细节、场景、动作、对话描写等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入诗。“人与社会”主题书写的价值在于揭示了现代人在世存在的生死之谜并为现代人的生命确立了“爱”的意义信仰,整体象征或寓言体是突出的艺术特色。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启示我们:除了诗歌谱系内的民族化和西化创作路向、诗歌谱系外的“跨界诗歌”创作路向之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不仅能保持诗歌形式的自立,而且能为当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美学前景。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是体认世界和人的“完整存在”并导向“绝对”之诗的诗学。创作论思想的价值在于昭示出创作的独立自由精神和多元的思维风格是当代诗歌和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质论思想中的代际共性部分的价值在于开启了当代诗歌回归自身和个人的新时代,个性部分的价值在于针砭了当代生存功利主义诗歌创作,革新了现代人的世界观、人学观、认识观和诗学观,指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诗歌创造的终极真理即是无我之“爱”,重新赋予了人的生命和诗歌以新的地位和尊严。本质论思想中的个性部分启示人们:人作为宗教性的存在物拥有肯定的绝对性,这意味着现代人有可能成为达致完满的新人并开创出一种与万物共生的新的存在方式,自觉肩负起看护地球家园的使命和责任。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资料方面,不仅新发掘了以往人们不太注意的资料比如韩东担任《芙蓉》统筹编辑时的刊文情况,而且在社会学、文化生态视野中对散见于网站、报刊、着作、论文和韩东的散文集、博客、微博等中有关他生平和诗歌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由于这部分内容以往都是不为学界所周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模式方面,论文汲取了以往诗人个案研究模式的“长处”——重点进行诗歌和诗学的本体研究,弥补了其“短处”——忽视诗人与时代、诗人与其他诗人在生活和艺术上的复杂关联。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韩东诗歌世界的整体研究还不够,使用影响研究和跨界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其诗歌艺术的“跨界”特色以及诗学思想的生成过程更为少见,因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为“他们”和“第三代”诗歌及诗学研究、当代诗歌史及诗学史研究奠定个案研究基础。
刘何雁[8](2019)在《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电影的发明是从纪录电影开始的,一部影视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包含纪录影像在内的影视艺术发展史。技术是带有双面性的,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作用必然是双重的。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技术使用,可以在逼真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准确认知,提高认知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审美意象,扩展审美空间,提升审美境界,使人破茧而出,飞向自由王国;如果应用得不好,则容易在逼真的外衣下制造假象,或流于自然主义的纪录,或技术主义的炫耀使用,则会抑制审美意象的形成,使人作茧自缚。影视技术具有逼真纪录、揭示和再现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这种优势在通向更高艺术境界的道路上不应该成为前进的障碍与桎梏。当下,人成为主体并日益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影视技术的首要功能在于纪录和揭示,然后才是基于此之上艺术想象力的放飞。本文基于对影视技术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考察,结合纪实美学,提出了“影像茧房”的概念。具体路径是:首先,在实践上,“影像茧房”概念的形成得益于VR纪录片创作中周围沉浸式的视觉感受;在理论上,结合技术哲学、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理论层层推进和展开,在“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梳理中,根据唐·伊德提到的“技术蚕茧”,结合桑斯坦的“信息茧房”理论,推导出“影像茧房”的概念。在“人-影像-世界”的关系中,“影像茧房”是居间的中介技术系统,“影像茧房”作为中介体现了两个向度: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是“自然向人的生成”,影视技术正是沿着人的延伸、具身、仿生、人性化、以人为尺度、全感官的参与、物质现实的复原等几个维度发展的。其次,本文从“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规律性”,“‘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具体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认为“影像茧房”是“完整电影”与时俱进的技术性呈现。它既是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渠道,还是传播终端;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拟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影像茧房”的内核和基础就是纪录片影像,它以具身的方式进行高效准确的社会认知,纪录片得以成为人类生存之镜,纪实“影像茧房”也成为人们舒适栖息的小生境。最后,本文从视听意象的审美境界入手,解析了纪录片存在的矛盾与伦理困境,批判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纪实影像能够深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影像茧房”作为人与世界双向互动的中介,消融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美丽景象。
董晓霞[9](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认为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张彩虹[10](2019)在《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文中提出母性一词,在汉语中是母亲爱护子女的本能的意思。而大正时期作为瑞典语moderskap(1)的译词出现的“母性”一词在日语中则有三种涵义,一是女人生育孩子的功能,亦即生育性,二是作为母亲的人,三是女性具有的作为母亲的本能和性质。词语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受到制度和文化的影响,正是在男权制度和文化中,“母性”一词发展出了这三种密不可分的涵义。女人具有生育繁殖的功能,她天生就是做母亲的人,她具有作为母亲的本能和性质。“母性”这一词语的意义衍变过程背后,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中形成的、由制度和文化维持的、内化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认知----女人的价值就在于生育性,她的天性就是生儿育女并对其倾注本能的爱进行培养。被建构成为女人天性和价值的本是生育功能的母性,把女人牢牢地束缚在贤妻良母的位置上,这一制度化母性成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到了近现代社会,女性解放运动兴起,要把女人从男权制度和文化中解放出来,使其获得独自自主。但是直到战后,日本尽管在美国托管下建立起自由民主制度,女人仍然被性别化分工安排做贤妻良母,依然没有摆脱制度化母性的桎梏。不但是在日本,欧美情形亦是如此。因此,在波伏娃的《第二性》引领下的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兴起,女性开始反抗这一把自己的身体束缚在权力之下的制度和文化。日本女性也加入到这股浪潮之中,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大庭美奈子、河野多惠子、三枝和子、高桥和子等女作家创作的反母性文学。反母性文学从各个角度对传统的制度化母性以及生理功能的母性进行了抨击,对其深恶痛绝。但是否定了女性之为女性的这一肉体功能,也造成了女性对于自己身体的疏离,这引起了女性主义以及女作家的反思。七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对女性特质和母性的重新肯定就是这一反思的结果,在日本文坛上也出现了津岛佑子,在“反母性”文学之后登场,肯定和歌颂母性。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研究当代日本女作家的母性文学,着眼于母性和女性主体性自我建构之间的关系,考察近现代女性是如何打破男权社会建构的“母性”,从而建立起主体性的自我的。在文本上选择了圆地文子的《女坂》、河野多惠子的《搜罗幼儿》、高桥和子的《相似形》、津岛佑子的《宠儿》。研究方法采用文本细读与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本论文的文本细读主要依托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的方法。而社会、文化语境方面则采用文化批评理论,将母性文学作品中的某些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阐述。本文由绪论、正文部分四章、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首先对“母性”一词在中、日、英词典上的定义以及“母性”在日本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西方女性主义的母性理论进行了考察,继而对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的国内外先行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文本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正文第一章题目为“戴着能面的女人——制度化母性枷锁下的白川伦”。本章考察圆地文子《女坂》中的明治时期女性白川伦是如何在制度化母性压迫下做贤妻良母被扼杀欲望主体性的,她又是如何短暂地获得了一丝自我觉醒又陷入佛教的禁锢之中的。第二章题目为“挣扎于时代的女人——制度化母性的反抗者晶子”。本章考察河野多惠子《搜罗幼儿》中的晶子是如何为了摆脱制度化母性的桎梏而废黜自己生育的母性、用性来对抗他者化的人生、追求主体性的自我的。第三章题为“复制“血”的女人——母性的憎恶者松山明子”。本章考察了高桥和子《相似形》中的松山明子为何憎恶生育功能的母性以及背后的原因。第四章题为“创造新世界的女人——母性的赞美者高子”。本章对于津岛佑子在《宠儿》中是如何对母性进行肯定以及这肯定和赞美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考察。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归纳总结。纵观这四个当代日本女作家的母性文学----在制度化母性压迫下丧失欲望主体性的近现代之前的女性白川伦、试图废黜母性功能利用“性”反抗制度化母性获取自主人生的晶子、在制度之内因为丧失了主体性的自我而对母性憎恶不已的松山明子、确认女性生存意义在于生育繁衍的母性的高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母性从制度中“解蔽”的历史脉络,而女性也在母性“解蔽”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主体性的自我。
二、大地热流 控制生态演变无形的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地热流 控制生态演变无形的手(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热勘查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民乐县地热资源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物探方法在研究区地热条件下的选取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水文条件 |
2.1.4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构造 |
2.2.1 研究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及特征 |
2.2.2 研究区断裂构造 |
2.2.3 研究区地层情况 |
2.3 地热地质条件 |
2.4 综合物探方法的选取及测线布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
3.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简介 |
3.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3.1.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基本公式 |
3.1.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工作方法 |
3.1.4 野外测量 |
3.2 CSAMT数据采集 |
3.2.1 工作装置 |
3.2.2 工作技术 |
3.2.3 质量评述 |
3.3 CSAMT数值模拟及资料解释 |
3.3.1 CSAMT理论断裂模型正演分析 |
3.3.2 CSAMT数据处理及反演 |
3.3.3 CSAMT地质推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
4.1 大地电磁测深法简介 |
4.2 MT野外数据采集 |
4.2.1 工作装置 |
4.2.2 工作技术 |
4.2.3 质量检查评述 |
4.3 MT数值模拟及资料解释 |
4.3.1 MT断裂构造地热模型 |
4.3.2 MT数据处理及反演 |
4.3.3 MT地质推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炭测氡基本原理及应用 |
5.1 活性炭测氡法简介 |
5.1.1 天然放射性 |
5.1.2 氡的特性 |
5.1.3 活性炭测氡法工作原理 |
5.2 活性炭测氡法野外工作 |
5.2.1 仪器及其性能检验 |
5.2.2 异常阈值下限的确定 |
5.2.3 野外测量 |
5.2.4 质量保证措施 |
5.3 活性炭测氡法资料解释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剖面解释 |
5.3.3 平面解释 |
5.3.4 地质推断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物探资料解释的开发建议 |
6.1 地热钻孔的确定 |
6.1.1 钻井位置及成井深度的选择 |
6.1.2 出水温度预测 |
6.2 钻探验证及资源评价 |
6.2.1 钻探工作 |
6.2.2 测井工作及抽水试验 |
6.2.3 地热资源潜力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价值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问题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油画笔迹的概念阐释、文化解析及其材料属性 |
一、“笔触”与“笔迹”的概念释义 |
二、油画笔迹的文化解析 |
三、油画笔迹的材料属性 |
(一)媒介的革变:从丹培拉到丙烯综合材料的运用 |
(二)刚柔之美:油画笔的性能与延展 |
第二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发展演变 |
一、误读与初显 |
(一)误读与解读——西画东渐之初关于油画笔迹的讨论 |
(二)隐匿与初显——明清时期中国油画笔迹之形态 |
二、探索与融会 |
(一)决澜迹象——民国时期油画笔迹的初创 |
(二)问迹体道——新中国成立后油画笔迹语言的探索与融会 |
三、自信与彰显 |
(一)文化自信与话语体系建构的启迪与推动 |
(二)文艺方针与文化策略的引领 |
第三章 中国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艺术特征及精神呈现 |
一、写实、写意、表现、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一)隐匿与间离——写实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抒写与表现——写意油画、表现性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三)迹象的直呈——抽象油画笔迹的表达方式 |
二、书写性:中国油画笔迹的艺术特征 |
(一)范式与同构——中国书画用笔对油画笔迹的影响 |
(二)个案分析——书写性在作品中的表达 |
(三)涂绘与书写——中西方油画笔迹表达方式的比较 |
三、笔迹心印:中国油画笔迹语言与其精神呈现 |
(一)个案分析——笔迹与精神的契合 |
(二)群体共识——笔迹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
第四章 中国油画笔迹发展动因深层考析 |
一、中国哲学及艺术观念的影响 |
(一)道以迹显,迹因道进 |
(二)中国书画的笔墨传统 |
二、跨界实践与出位之思 |
(一)油画与水墨的跨界实践 |
(二)跨媒介实践的出位之思 |
三、“第三空间”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一)“第三空间”的生成 |
(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
第五章 中国油画笔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与超越:笔迹语言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
(一)模仿:随人作“迹”终后人 |
(二)超越: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
二、博弈与共生——科技时代中国油画笔迹发展的新格局 |
(一)科技与技艺的博弈 |
(二)互动共生的新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政策研究 |
2.1.1 产业政策内涵 |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2.1 主要研究视角 |
2.2.2 主要研究方法 |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4 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系统理论 |
3.1.1 系统内涵 |
3.1.2 系统基本特征 |
3.1.3 系统基本规律 |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3.3 公共政策理论 |
3.3.1 外部性理论 |
3.3.2 公共产品理论 |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
3.4.3 理论框架 |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1 总体结构 |
5.1.1 模型结构 |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
5.2 子系统的构建 |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
5.3.2 模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
6.1.2 政策工具分析 |
6.1.3 政策强度分析 |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
6.3.1 美国地热政策 |
6.3.2 冰岛地热政策 |
6.3.3 日本地热政策 |
6.3.4 经验与启示 |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
6.4.1 政策工具设计 |
6.4.2 政策强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
(5)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
5.5 “地热能+”模式 |
5.6 区块链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6)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
三、创新点与价值 |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
二、传统旧戏批判 |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
一、文革后的喷发 |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7)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韩东诗歌创作研究 |
二、韩东诗学思想研究 |
三、韩东诗歌行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不足与空间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韩东和他的诗歌时代 |
第一节 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 |
一、社会境域与韩东 |
二、自然境域与韩东 |
三、文化境域与韩东 |
四、韩东的生命个性与其诗歌世界 |
第二节 媒介视角中韩东的诗歌革命之旅 |
一、韩东和《今天》:从“结缘”到“反叛” |
二、韩东和《他们》:从“尝试”到“立派” |
第三节 文化生态视野中韩东“断裂性”的文学行为 |
一、“断裂”行为中韩东的文学行为考察 |
二、“诗学论争”中韩东诗歌论说的“二元对立”思维 |
三、“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对文坛诗界和韩东的影响 |
第二章 关系视角中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 |
第一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 |
一、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对立 |
二、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共生 |
第二节 “人与人之爱” |
一、信仰的幻灭与重生:从“爱情至上”到“爱的信仰” |
二、亲情的痛思与追怀:从“父亲情结”到“怀念亡母” |
三、友情的超然与珍视:从“聚散随缘”到“合志同方” |
第三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社会” |
一、社会存在:现代化与美好生存的冲突 |
二、在世存在:生存体悟与死亡寻思 |
三、生命意义:爱的信仰与现世生存 |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中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 |
第一节 韩东诗歌与小说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人物描绘与小说 |
二、韩东诗歌的叙述方式与小说 |
三、韩东诗歌的叙事艺术与小说 |
第二节 韩东诗歌与绘画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创作方法与绘画 |
二、韩东诗歌的造型语言与绘画 |
第三节 韩东诗歌与影视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视角、结构与影视 |
二、韩东诗歌的文体样态与剧本 |
第四章 诗学视野中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探寻 |
第一节 诗歌创作论:“多元思维”主导下的自由创造 |
一、灵感来源多样论 |
二、语言形式多样论 |
三、诗歌系统多元论 |
第二节 诗歌本质论:“我”的独特存在的语言形式 |
一、“生命经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
二、“存在体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
结语 |
第一节 韩东诗歌的价值和启示 |
第二节 韩东诗学的价值和启示 |
附录: 韩东生平和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技术的概念 |
二、影视技术的概念 |
三、“影像茧房”的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文献综述 |
二、直接相关文献综述 |
三、间接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影像茧房”的理论来源及纪实美学的支撑 |
第一节 技术哲学视阈下的技术与影视技术 |
一、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及启示 |
二、卡普的“器官投影说”及启示 |
三、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及启示 |
第二节 技术、身体与知觉 |
一、诗性智慧与具身认知思维 |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及启示 |
三、格式塔心理学及启示 |
第三节 纪实美学理论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一、“完整电影”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二、“物质现实的复原”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三、技术复制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第四节 技术美学与技术艺术学视角下的透视 |
一、技术美学对技术的透视 |
二、技术艺术学对影视技术的透视 |
三、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和相异性 |
第二章 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其规律性 |
第一节 从纪录片史看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 |
一、影视技术对早期纪实美学的直接推动 |
二、影视技术对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直接推动 |
三、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纪实风格多样化的推动 |
第二节 从影视媒介史看影视技术的促进作用 |
一、摄影技术与精确写真 |
二、电影技术与照相的外延 |
三、电视技术及数字化趋势 |
第三节 从影视技术的规律性看“影像茧房”的必然性 |
一、跨时空的具身认知 |
二、全感官的具身认知 |
三、重量和质量的具身认知 |
第三章 “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 |
第一节 “影像茧房”的分层结构 |
一、外部结构:人—影像—世界 |
二、内部分层:意义链的延伸 |
三、影像茧房的中心:受众 |
第二节 纪录片影像与社会认知 |
一、生存之镜:纪录片的社会认知 |
二、微相学:形神兼备的直观 |
三、VR全景纪录片与虚拟认知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真的解构与反证 |
一、数字技术对真实的挑战与解构 |
二、解构的反证:拼贴与蒙太奇 |
三、真实的过程、后台及注脚 |
第四章 前沿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 |
第一节 前期拍摄技术的应用 |
一、镜头:电影眼睛 |
二、视角:时空的改变 |
三、运动:辅助设备的使用 |
第二节 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 |
一、非线编技术与非线性思维 |
二、动画CG对情景再现的推动 |
三、媒资系统对文献纪录片的推动 |
第三节 影视传播技术的应用 |
一、媒介融合下的多渠道传播 |
二、媒介融合下的多屏幕收看 |
三、媒介融合下的网络化生存与传播 |
第五章 作茧自缚与化茧为蝶 |
第一节 镜子到艺术:诗意的提升 |
一、视听意象:官止神行 |
二、审美思辨与朴素之美 |
三、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第二节 纪录片的矛盾与伦理困境 |
一、真实与伦理的矛盾 |
二、真实与审美的矛盾 |
三、真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
第三节 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
一、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 |
二、技术代码与编码 |
三、危险与拯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
一、滇越道上 |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
二、滇缅路纪行 |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
(三)风景之“似” |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
(一)“古风”犹存 |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
(三)“野蛮的可爱” |
二、边城风貌 |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
二、抗战中的觉醒 |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
第一节 “扬威异域” |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
(三)士兵出征感怀 |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
二、牺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
一、“向新世纪跃进” |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
二、路的凝聚力 |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
(一)“机械的能” |
(二)战士的血 |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
(二)从“野人”到“边胞” |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
(一)战火的“标识” |
(二)征服野人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母性 |
一、词典上的定义 |
二、“母性”在日本 |
三、西方女性主义关于母性的理论 |
第二节 日本当代女作家母性文学的研究现状 |
一、日本关于当代女作家母性文学的研究现况 |
二、国内对于日本当代女作家母性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依据、研究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戴着能面的女人—制度化母性枷锁下的白川伦 |
第一节 圆地文子和《女坂》 |
一、圆地文子 |
二、《女坂》 |
第二节 贤妻良母的典范—伦 |
一、凝固的时间与空间 |
二、江户时代和明治时期的贤妻良母 |
三、作为贤妻良母的白川伦 |
第三节 欲望与觉醒 |
一、对男女之事敏感的伦 |
三、觉醒的伦 |
小结 |
第二章 挣扎于时代的女人—制度化母性的反抗者晶子 |
第一节 河野多惠子和《搜罗幼儿》 |
一、河野多惠子 |
二、《搜罗幼儿》 |
第二节 厌恶女童与钟爱男童 |
一、波伏娃的他者理论 |
二、厌恶女童 |
三、钟爱男童 |
第三节 彷徨的晶子 |
一、与佐佐木的虐恋 |
二、彷徨在虐恋世界中的晶子 |
小结 |
第三章 复制“血”的女人—母性的憎恶者松山明子 |
第一节 高桥和子和《相似形》 |
一、高桥和子 |
二、《相似形》 |
第二节 憎恶“相似”所为者何 |
一、为什么憎恨和“我”相似的“女儿”初子” |
二、为何初子和“我”如此相似 |
第三节 复制女人命运的元凶之二 |
一、谁复制了“我”的命运 |
二、反母性文学的背后 |
小结 |
第四章 创造新世界的女人—母性的赞美者高子 |
第一节 津岛佑子和《宠儿》 |
一、津岛佑子 |
二、《宠儿》 |
第二节 “贤妻良母失格”的高子 |
一、贤妻良母“失格” |
二、投掷石子的“少女” |
第三节 创造新世界的母性 |
一、高子的性欲世界 |
二、童话般的“白痴”世界 |
三、孕育“宠儿”的母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大地热流 控制生态演变无形的手(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物探法在甘肃省民乐县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D]. 张浩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3]笔痕心迹 ——中国油画“笔迹”研究[D]. 海晓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7]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D]. 郭海玉. 山东大学, 2019(09)
- [8]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D]. 刘何雁.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10]日本当代女作家的母性文学[D]. 张彩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