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其较强的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尤其是在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提高建筑物防渗性能的优越性,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究了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因此人们对居住房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的耐用性和安全性较好,是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因此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房屋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施工中,受到天气气候、施工条件、施工人员素质等各种条件的影响,会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其施工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首先必须制定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并且在其中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及针对性的建议。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接。确定混凝土浇筑部位之后,一定要强调用什么标号的混凝土,振捣距离以及振捣的时间,以便得到有效的控制。当遇到雨天混凝土施工时,特别要注意必须用塑料薄膜把混凝土遮盖严实,以免影响混凝土施工的进度,同时也可以使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所以,根据季节与天气的特点而进行一系列的防护工作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的。此外,在混凝土施工前还要对保护层、模板、预埋件以及钢筋等的规格、尺寸、位置以及数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对设施的稳定性和模板的紧密性等进行检查和控制。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的预选与配比
在进行混凝土的选择时,首先就要保证其符合经济性原则,选择能够降低混凝土绝对升温有利的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以此来实现降低水泥水化热的目的,延缓混凝土水化过程,减少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温度收缩,使得其放热的速率有效的降低,进而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其次要注重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根据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科学的设计,按照混凝土搅拌物的性能标准进行配比试验,保证其适合工程施工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在通常情况下应当禁止经验配比的方法。另外,要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有效的改善,减少泌水,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一般砂石的实际含水量与配比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混凝土搅拌之前就要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科学的测定,同时应提高混凝土作为非均质材料的宏观均匀性,避免产生薄弱区域。最后,科学的使用掺合料,在选择掺合料时,要选择性能优越的外加剂,以此来实现对水泥集体与集料的界面结构状态的改善,增强界面的粘结强度,以此来增强建筑物结构整体的抗拉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从整体上促进建筑物结构的增强。
2、混凝土搅拌
为了保证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要有优质、均匀的混凝土做基础,因此,除了要科学的选择搅拌机的同时,还应当使用正确的搅拌方法,包括投料、搅拌的时间以及投料的顺序等等。一次性投料量,应当控制在搅拌机所运行的额定容量以下,这样能够保证充足的空间来保证搅拌的均匀性,同时,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配料标准来确定现场搅拌机的类型以及一次性投料的的数量。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要根据相应的计算来获得各组材料的投料量,并且找一定的顺序和重量进行分批次的投料,同时对搅拌的时间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在搅拌的过程中要对搅拌桶内的顺序进行控制,并且根据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为了保证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对于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混凝土的外观色泽和有无泌水现象进行目测,并且对其坍塌进行取样试验,确保合格之后再投入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将检查结果填人隐蔽工程记录表:一是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清除淤泥和杂物,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同时,在混凝土的浇筑时,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结构的配筋情况以及捣实方法等因相关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 3m时,应采用溜管或振动溜管以及串简等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应该反复的观察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混凝土振捣
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斜向振捣时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的角度约40~50°。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操作时应快插慢拔,平放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三、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技术
1、养护必要性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混凝土适宜的硬化条件有利于增加强度。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另外混凝土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所以混凝土浇筑后初期阶段的养护非常重要。
2、防护方案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后加以覆盖和浇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热季节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影响着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能,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着力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以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着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助推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11.
[2]戴瀛.浅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02):64.
[3]管宁,崔星远,崔朝华.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3,(25):627-659.
论文作者:郭永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化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结构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