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施工与发电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邵秋

光伏电站施工与发电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邵秋

(贵州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31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在电力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也越来越多。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其运行过程中,影响其运行效率的因素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其运行效率提升的策略研究。鉴于此,本文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效率提升的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就影响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就分布式光伏发电效率提升的方法策略运用进行了总结。希望在本文的研究帮助下,能够为提升分布式发电站效率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效率;防范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光伏发电安装量增长最快的国家。2018-01-02,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我国光伏发电量达1069亿kWh,同比增长72%,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同比增加0.7%;光伏年发电量首超1000亿kWh,达到了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国光伏累计投产容量达12579万kW,同比增长67%;占总电力装机的比重达7.5%,同比增加2.7%。

1影响分布式光伏电站效率提升的因素分析

1.1自然因素

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其运行过程中,借助的是太阳光源辐射,只有保障太阳光源辐射强度足够强,才能够保障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电力生产和输送能力得到建设。但是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中,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导致在光伏的接收中,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阴、晴、雪、雨,以及灰尘覆盖都会影响到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生产电力运行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电力建设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对设备运行中的自然因素进行排除,保障整体的电力建设和输送运行。

1.2设备因素

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其运行和生产中有众多的设备组成,如果在某一环节的设备运行中出现了设备的故障,就会导致整体的电力生产受到阻碍,同时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电力供应效果。设备的自身因素也是影响电站电力输送效率提升的重要性因素之一,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中,其设备的运行受到光伏电池板以及电力转换系统的影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其电站运行中的设备进行选择,保障设备的运行能够满足电力供应的设备应用需求。

2光伏发电存在的安全风险

2.1施工期间

(1)受到某些政策因素的影响,为赶限期电价,导致光伏电站建设质量难以保障,甚至会因抢工期而引发不安全事件。由于建设周期较短,各建设单位对光伏设备的需求相对集中,导致设备制造质量难以保障,也会引发质量和安全事件。(2)水上作业多在3m以上,存在发生高处坠落溺水伤害事件的可能。蓄洪区光伏电站施工高度约为5m,存在高处坠落风险和高处落物伤人风险。同时,还存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违规行为。(3)山地作业不利于施工机械施工,也不易发现施工人员违章行为,如用铲车当吊车、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作业等。此外,施工现场还存在作业人员被毒虫或动物伤害的风险。(4)因为工程费用较低,加之采取低价中标选择施工单位,导致非正规电力建设施工队伍混入,或电建单位中标后转让给合作单位,造成施工标准不高,安全监管难以进行。(5)隐蔽工程监督不到位,接地系统不完善。如施工单位违反“电气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母线相连接”的规定,为节省材料而将组与组串联接地,留下安全隐患。(6)光伏电站施工区域点多面广,区域难以隔离。业主和监理单位安全监督人员数量难以满足现场监督需求,同时监理单位低价中标也会导致选择的监理人员技术水平难以满足作业监督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发电期间

(1)光伏发电投产后白天发电夜晚不发,发电多少与光照强度紧密相连,因此设备动作较频繁,易导致设备寿命缩短或损坏。由于运行操作较少,自动程度较高,甚至可以采取集控中心管理而就地无人值班,易导致运行人员操作维护水平降低,误操作可能性增加。(2)屋顶光伏大多安装在带有采光板的彩钢板屋顶上,长期使用过程中屋顶强度降低,或一旦安全措施不当,易造成运行和维护人员日常巡视或检查修复时存在高空坠落风险。(3)水上光伏、蓄洪区光伏、农光或牧光发电现场日常巡视不方便,存在登高作业坠落风险。(4)光伏设备存在制造、施工或安装质量问题,如接地不可靠、电气接线不牢固、设备缺陷发现不及时等,易造成设备或元件火灾事故风险。(5)由于光伏电站发展较快,作业人员生产技术和安全知识未能很好掌握,加之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新进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易发生误入带电间隔引起触电风险。(6)自然灾害,如台风、飓风、地震、沙尘暴等,易导致光伏设备损坏,尤其是光伏板损坏。

3防范措施

3.1 防机械伤害

(1)使用施工机械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不断开展施工机械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施工机械各种保护和限制装置运行正常,绝不在无保护或无限制装置的情况下使用施工机械。(3)分清各类特种设备的使用对象,严禁挪作他用。(4)叉车用作吊车作业就是违章行为,必须加强现场“三违”管理和治理工作,让违章者无立足之地。

3.2防人身触电伤害

(1)在电气设备上作业时,应穿绝缘鞋、带低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不能在无防护情况下触碰潮湿的光伏组件。(2)尽量减少在雨、雪、大风天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体潮湿或与带电体直接接触。(3)作业时,应切断光伏组件的电源,可搬至无光环境或用不透光的材料盖住组件表面,并使用绝缘工具作业;不能在有负载的情况下断开电气连接,防止产生电弧,发生触电危险。(4)组件边框以及其他非用于导电的金属固定装置,一定要连接接地装置,防止电击或雷击时发生触电伤害。(5)电气设备在启动和停止时,其终端和线缆会产生电压,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注意断开电源顺序,先断开交流电压,再断开直流电压。高压开关柜停送电应由2人进行,1人操作、1人监护,待核对设备命名编号无误后,方可按顺序操作。(6)设备停电后装设接地线时,应先验明无电,并由2人进行,1人监护、1人操作,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且由近而远,拆除时顺序相反。

3.3防雷电损坏或伤害

(1)光伏电站为三级防雷建筑物,应尽量避免建设在雷电易发生地和易遭受雷击的位置。(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感应雷电对光伏设备的影响,将控制机房内的全部金属物,包括设备、机架、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等可靠接地,每件金属物品都要单独接到接地干线上,不允许串联后再接到接地干线上,等电位连接措施必须可靠。(3)要加强光伏设备防止雷电波侵入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如在出线杆上安装阀型避雷器;对于低压220/380V可以采用低压阀型避雷器,且要在每条回路的出线和零线上装设。架空引入室内的金属管道和电缆的金属外皮在入口处可靠接地,冲击电阻不宜大于30Ω。(4)光伏电站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较严格,因此要实测数据,建议采用复合接地体,接地体根数以满足实测接地电阻为准。光伏电站接地、接零的要求: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R≤4Ω,满足屏蔽接地和工作接地的要求;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要重复接地,R≤10Ω;防雷接地应该独立设置,要求R≤30Ω,且和主接地装置在地下的距离保持在3m以上。

结语

光伏电站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光伏电站建设和生产中存在许多安全生产隐患,亟待建立、完善安全和质量监管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以规范光伏电站的设计、施工、建设和生产等各个环节,从而有效降低和控制光伏电站潜在的安全和质量风险。

参考文献:

[1]鞠振河.光伏电站中可调支架系统经济技术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2(6):103-106.

[2]袁芬.光伏电站的施工与维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邵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光伏电站施工与发电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_邵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