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镇泉
深圳市联合创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新技术新材料和建筑设计相互结合,只有合理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建筑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在建筑设计采用新技术方面,一定要将生态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环保技术和建筑设计相互结合。在建筑设计采用新材料方面,一定在保温、通风以及隔热等设计上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更好的改善施工质量。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技术;新材料;建筑设计;运用
1 什么是建筑设计
所谓建筑设计,就是基于材料、技术、用途、经济成本和效益等各个方面,为建筑施工规划和打造模型,在房屋建筑本身已经具有居住功能的同时,通过建筑设计,创造出其他用户所需要的综合性家具或者空间。比方说合理的规划生存使用空间,通过折叠、选择等多种方式来使一个空间具有多种用途。基于此,建筑设计所用的材料要不同于以往建筑需要的材料。根据不同设计风格和感觉,建筑设计所运用到的技术知识来自其他学术方面,例如空间思维、黄金比例、勾股定理等等,这些专业知识结合新型技术能更好的体现建筑设计的作用。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保障居住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保舒适、安全、使用。
2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和谐性原则
和谐性也是建筑设计应用新技术与新材料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这就要求企业应确保建筑工程能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确保人们的生产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和谐性原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高度一致的。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2经济性原则
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围绕着获取经济效益,再加上建筑工程施工周期往往较长,且施工成本投入较高。因此,经济性原则就是建筑设计工作首要遵循的原则,而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应确保建筑项目的经济性。这就需要企业应将节能理念贯彻于建筑设计工作中,以便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也是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主要原则之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地理差异,因而,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实现现场的地质条件与地理特点等,以便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确保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在设计准备阶段,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地质条件、人文环境与社会经济水平等,并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从而确保建筑设计的绿色环保,确保建筑设计的可行性。
3 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环保技术
我国人口数量比较多,就使得能源的人均率比较低,而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环保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建筑消耗能源量得到有效降低,可以让资源浪费现象得到减少。现阶段,墙体保温技术、新能源技术、墙体隔热技术都是节能环保技术的涉及表现,其内涵相对丰富,如保温技术就已经涵盖了建筑中的多个方面,例如:窗体保温和外墙保温技术等。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用这些保温技术可以让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得以维持,可以让设备的能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建筑朝着绿色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让社会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降低。同时,通过对传统的废弃资源、垃圾资源进行转化也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过去对垃圾进行处理时采用的办法主要是焚烧与填埋,采用这种方法会产生水污染和空气污染,而新型固体废物复合材料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废弃垃圾进行很好的利用,对传统建筑材料工业消耗比较高的状况进行改善,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2数字化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数字化技术也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其主要包括处理技术、储存技术、知识经济技术与信息社会层面的技术等。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都取得了较好的反馈,特别是在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大幅提升了建筑设计水平。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楼宇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设计的主流方向,而这就离不开对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以便通过对数字化技术与建筑设计理念的有机融合,来提升建筑设计工作质量,确保满足人们对于智能化生活的追求,实现对城市建筑面积的有效控制。
3.3生态技术
建筑设计的宗旨包括环保、安全、节约等优势,为了改善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各样的破坏,建筑设计通过其自身具有的优势,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生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其一就是创新了传统应用技术,使得传统老旧建筑技术转化晋升成为全新的高级技术,既实现了科技进步,也作为代表为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做了宣传。生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运用就是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相比较其他施工材料,新型材料的优势是它们不具备也无法具备的,新型材料能在代替它们发挥原有功能的同时,提供实用性和舒适性。
4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4.1隔热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具体应用
当前使用的隔热材料有很多,例如当前流行的透明绝热的塑料材料,这种材料也被叫做 TIM,这种透明绝热的塑料材料和外墙复合可以成为透明隔热墙,这种透明隔热墙也被叫做 TIW。TIW 的主要成分是由 TIM 层、吸热面层以及结构墙体等形成。那么在进行设计隔热墙的时候也需要重视环保理念,因此可以把 TIM 层设计成圆形透明的蜂窝状,从而减少材料的使用。在蜂窝的两侧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设计透明的粘片,促使蜂窝的透明孔保持在密闭性的状态下,那么当吸热面层在进行阳光辐射的同时还可以获得 TIM 层的反射能。总体来说,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仅能够实现环保,还能提升居住人民的生活质量。
4.2通风材料的应用
工作人员还应重视对通风材料的应用,以便确保建筑工程的通风需求,为建筑工程内部空气质量的保持奠定良好基础。而全新型窗框及其开合装置是当前使用较多的新型通风材料,由于其应用成本较低且设计生产所需技术也并不复杂,因此,能在建筑工程通风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针对外界空气进行引导,确保空气由建筑工程底部进入,再由顶部来到建筑内部。而通过这一流程即可实现对空气流动速度的有效控制,避免因空气流动而让人们产生不舒服的感受。此外,这种新型窗框中还设置有噪声版,有助于空气过滤作用的实现,同时也能够避免冷凝水进入空气中,便于人们对能耗的合理控制。
4.3粉煤灰的应用
当前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搅拌混凝土与砂浆,而在搅拌过程中添加适当的粉煤灰,不仅能有效节约对水泥的使用数量,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混凝土质量,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问题。因此,施工人员还应重视对粉煤灰的应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科研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前的建筑设计也广泛的采用着新技术和新材料,并且建筑设计的理念也逐渐向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前进,因为在当前社会我们赖以生存空间中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社会各界也渐渐的重视生态和人民的和谐相处。那么在建筑设计中广泛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袁红燕.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应用[J].居舍,2018(02):38.
[2]王静.探究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J].居舍,2018(01):11.
[3]万琳.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研究[J].四川水泥,2017(12):82+51.
[4]孟既定.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12):83.
论文作者:褚镇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新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新技术论文; 原则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