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论文_丁康

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论文_丁康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邵县供电分公司 湖南省邵阳市 422900

摘 要: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保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至关重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网稳定的运行。输电线路长期处于野外的环境下运行,极易受到雷击的危害。因此需要做好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有效的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电;防雷设计;避雷线;避雷器;重合闸

在夏季来临时,雷电活动也会越来越频繁,这也给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由于雷击导致的线路跳闸事故增多,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时通常会导致跳闸事故发生,同时雷电流还会沿着线路侵入到变电所,对变电设备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危及电网运行的安全。因此需要针对雷电可能会对输电线路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从而做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提高输电线路防雷的水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运行。 

1 雷电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危害

当前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是雷击,在雷击作用下,高压输电线路会瞬间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和热电效应,特别是处于空旷地区的高压输电线路在雷击发生时,会在严重的电压危害产生。而且在当前电力调度系统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电子设备都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对于雷电电磁脉冲会有强烈的反应,一旦雷击事故发生,输电线路会则在瞬间形成过电压磁波,并经由线路进入到变电站内,从而导致部分敏感电子器件被损坏,同时监控系统和供电系统部分装置还会发生误动作,从而导致跳闸事故发生,影响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

在雷击事故发生时,输电线路会在较大的过电压产生,从而对线路带来致命性的伤害。即使对于110kV以上的输电线路,雷击也是线路故障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绕击还是反击形式的直击雷发生时,还会影响线路运行的安全。通常情况下,绕击直击雷多发生在山区地区,而反击直击雷则多发生在平原及丘陵地区的线路上,这就需要在输电线路进行设计时,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来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雷技术措施,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效果。对于绕击直击雷发生率较高的山区线路,通常会选择防雷走廊,通过减小避雷线保护角的方式来提高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能。但对于反击直击雷高发区域,通常会采取降低电阻珠措施来起到有效的防雷作用。 

2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探讨

以某山区为例,由于当地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再加上山区地势起伏的影响,此处雷电活动比较频繁。但是,由于在线路设计中,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点,此处雷击事故发生率非常高,线路故障率常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夏季,经常出现停电事故,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所以,线路设计中的防雷非常关键[2]。一般来讲,线路防雷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下述几种,在具体的设计中,应遵照结合实际、经济性、合理性等原则,进行综合考虑。

2.1 增加绝缘子

按照相关规定,线路绝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若线路所处地区的海拔不超过一千米,那么,110kV线路中的绝缘子数量应在7片至8片左右(最好是8片)。二、若档距比较大且杆塔高度超过了四十米,那么,绝缘子数量应按照每增加十米加装1片的标准来确定[3]。

2.2 优化接地装置

以110kV线路为例,其运维中应以改良、优化接地装置为工作重点。在将接地装置进行改良之后,线路出现跳闸的次数会有所减少,故障概率也会因此降低。依据相关实例来讲,优化接地装置之后,输电线路中跳闸率的降幅最大可达30%;如果接地装置以往设置的比较不合理,在经过改良之后,跳闸率降幅甚至可以达到50%。

具体实施中,接地装置改良的要点是降低电阻,一般方法包括填充低阻物、安装导电模块等,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电阻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降阻可采用布设接地极的方法,以解决接地不良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线路的布设要求也不一样,实施中应注意区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为水泥杆塔线路,接地极布设应从其3米到5米之间的位置开始;若为铁塔线路,接地极布设应从其5米至8米之间的位置开始。使用的接地极最好选择长度为1.5米长的,间隔距离最好在4米至6米。除了布设接地极之外,接地装置改良还可以通过增加耦合系数实现。此种方法的实现途径通常是增加架空地线或耦合地线。

2.3 加装避雷设施

若杆塔较高,不仅会缩小其本身以及线路与雷云之间的间距,还有可能会造成雷云与线路平行或者接近杆塔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杆塔本身会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雷电绕击过电压几率会因此增大。对于这个问题,现实中可通过加装侧向避雷针的方式来解决。对于110kV线路来讲,侧向避雷针通常被安装在杆塔横阻两边的位置,长度一般约为3米,安装时应注意在其中间1.2米处进行固定。若横向设备需加装避雷针,那么其长度最好在1.8米左右。而电气连接则需将其螺孔与杆塔横担进行连接来实现,其可以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结合安装效果来讲,侧向避雷针能够起到提升防绕击水平等作用,对于保障线路安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也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性:引雷率较高。对于这个局限性,目前相对有效的克服措施是增加绝缘子数量。

另外,氧化锌避雷器也是一种在线路防雷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设备。其适用于雷电活跃、电阻率较一般情况偏高以及一般降阻方法无法实现的情况,可有效降低跳闸率以及绕击率,对保障线路安全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

2.4 调整保护角

目前,线路防雷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调整保护角也是一项比较有效的策略。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防雷效果,但是,其缺点也比较多,其中包括:投运线路往往很难进行保护角调整;部分线路无法实施;此种做法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成本较高。所以,在具体线路中,应结合资金实际和技术能力,综合分析以确定合理的保护角,保证线路效益。

3 输电线路运维技术分析

3.1 线路检修

运维是保证线路安全的基本手段。变线为点是一种经实践证明效率较高的检修模式,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实施。线路检修应注意下述三点:一、为了保证线路检修秩序,确保检修任务能够按时完成,在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保障交通便利。二、应尽量选择技术先进、售后服务质量高、性能佳的设备。三、使用的线路老化率最好不要超过3‰且绝缘爬距必须符合规定。检测周期应根据线路老化率决定,若其近四年均不超过2‰,检测周期应为4年/次;若其近四年均在2.5‰,检测周期应为2年/ 次。检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比较容易受外力影响的杆塔等,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对于暴露在外的线路,要注意保养其绝缘材料。

3.2 防雷监测

统计资料表明,雷击跳闸是输电线路最容易出现的故障之一,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某些山区,由于气候、地形、环境相对比较特殊,雷击事故的发生率非常高,已然成了线路的最大安全威胁。所以,线路运维中,防雷监测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目前的情况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雷电对线路的危害性,也在管理工作中对防雷监测技术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雷击事故具有突发性,因此,应注意合理布设防雷装置,并做好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4 结语

线路故障是导致大规模停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降低线路故障率是保证线路效益的关键。出于此项考虑,在线路设计过程中,必须将防雷考虑在内,采取有效的避雷措施,尽可能的避免雷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省平.输电线路运行故障原因及查找[J].科技与创新,2015(20):144.

[2]谢家力.肇庆地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5,22(10):31.

论文作者:丁康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论文_丁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