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城市管理现代化”研讨会综述_城市管理专业论文

“21世纪城市管理现代化”研讨会综述_城市管理专业论文

“迈向21世纪的城市管理现代化”研讨会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讨会论文,城市管理论文,观点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市社科院、市建委等8 个部门承办的“迈向21世纪的城市管理现代化”研讨会于1999年元月11日至13日在南京举行。建设部的有关领导,北京、南京的著名专家学者和一些兄弟城市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同志,就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城市现代化管理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探讨。清华大学谢文蕙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金经元教授、南京大学崔功豪教授、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和黄伟康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姚士谋研究员等以及南京市社科院的学者在会上作了学术发言,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专家们认为,现代城市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城市自然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四个方面,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部到内部,从物质到精神,从动态到静态,多层次、分系统、纵横交错的巨大网络;城市管理现代化是一种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相区别,与城市现代化相适应,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统一,以实现市政决策科学化、管理法制化、效益最优化的一种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城市管理现代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

1.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是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一个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应体现政令与政事分开、条块结合、责权利相统一、建管养相分离、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衔接、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补充的原则。

2.科学的城市管理方法。城市现代化管理,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城市管理方法。专家认为,改变单一的行政管理方法,加强城市的法治管理、经济管理、目标管理、长效管理等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一流的城市管理技术水平。城市管理技术水平是衡量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管理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一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与管理一体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4.广泛的公众参与。提高城市公民素质,吸引公众积极参与,是搞好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方法和基础。公众参与率越高,城市管理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只有当人民城市人民管蔚然成风时,城市管理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有学者以美国西雅图市为例,说明公众参与对保护该市的历史文化和零售地区的老式建筑,保护城市周围的自然旅游资源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完善我国城市管理公众参与的途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5.高水准的生态环境管理。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城市的环境管理非常重视,认为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金经元教授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反映了美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管理经验,说明环境保护对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与城市经济、规划和建设相结合。有学者认为城市管理服务于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必须和城市经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吻合,促进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专家们一致认为,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为保证城市各项建设高效、有序运转而采取的必要的调控行为,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是领导艺术、决策艺术和管理艺术的综合反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面临的新课题越来越多,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据此,与会学者提出了城市“规划是依据,建设是基础,管理是龙头,素质是关键”的排序,并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其重要性:

1.城市管理现代化是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建设现代化城市已成为城市政府的共同要求。城市现代化的基础是经济实力,但经济实力强并不表明就是现代化,高楼大厦加立交桥也不是现代化的标志。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是驱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车轮,没有科学的管理作支撑,建好一个现代化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城市管理现代化既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2.城市管理现代化是提高城市综合效益的动力之源。城市管理搞得好,可以出效率,出效益,出生产力,相反,忽略管理,或管理落后,就会浪费财富和资源。“城市综合管理的优劣,实际上决定着城市效益的高低。”

3.城市管理是确保城市规划、建设顺利实施的“龙头”。城市规划由蓝图变为现实,是通过规划管理来实现的。没有严格的“批后管理”,就很难防止“规划变更”情况的发生,规划也很难起到“龙头”作用;城市建设工程要正常运行、确保质量,杜绝“建设性破坏”,乃至确保项目建后效益的发挥,也是以严格的管理为制约条件的。

4.城市管理是保护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力手段。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只有加强城市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排放量和污水处理的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只有强化市容管理,才能改善城市形象。不少专家说,无论是城市外在形象还是内在形象的改善,都离不开城市管理的优化。城市管理是“形象工程”。

5.城市管理是使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不受破坏的保证。我国许多城市是古城,有着众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继承和发展一直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如何保存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避免野蛮摧毁城市珍贵的历史文物,愚昧糟塌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粗暴损害城市和谐形象的发生,这是城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6.城市管理是密切党群关系,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加强城市管理可以改善市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从而为城市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条件。

三、城市现代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与会同志认为,当前城市管理已列为城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城市管理的形势日趋见好,但也不能忽视城市管理上存在的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1)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 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观念还未真正扭转过来,城市管理尚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和框框。(2 )体制不顺。政多出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情况严重;条块分割,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推诿,削弱了管理权威,使城市整体功能难以得到发挥;事权、财权过于集中在“条条”,区、街往往责大权小,难以起到协调作用。(3)法制不全。城市管理立法滞后, 尤其是城市立法工作难以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以罚代管”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因城市行业主管部门搞单一执法,出现“执法内耗”的情况。(4)机制不活。城市管理中的控制、激励、 保障和监督机制均有待完善。公用事业缺乏自我发展的机制,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的被动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5)手段单一。 主要依赖行政措施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而忽略对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咨询、目标管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6)偏于人治。 管理效果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人为的随机性大,因而使管理缺乏科学性、权威性。

专家们认为,面临世纪之交,我们既要注意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未来,注意研究新世纪在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与会专家在参观市容、听取介绍后认为,南京市近几年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在城市现代化管理方面也摸索了一些经验,如加大了依法治市、依法管理的力度,强化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目标管理不断深化,社区管理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整体形象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议在新三年的城市建设中,更加突出城市现代化管理,使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四、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专家认为,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规划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方便人的活动和生活;(2 )要以城市管理者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搞好城市管理;(3)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市民素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金经元教授、南京大学崔功豪教授强调,城市现代化首先要求各级管理者摒弃“见物不见人”,不尊重人的需求的错误观念,真正认识到居民是城市的主人,管理不是“卡”人,而是为人“服务”。只有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位置摆正,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热爱城市、建设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创造现代化的、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城市现代化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达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管理既要满足现在居民物质文化不断提高的需求,又要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是千年大计,任何短期行为都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大敌。在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必须把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统筹考虑,特别是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水,控制污染,把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相互协调,使城市在良性的轨道上持续发展。那种为了眼前利益,竭泽而渔,不顾后果的破坏性建设和举措,必须加以抵制;同样,盲目追求未来理想的天堂,不关心城市居民眼前的疾苦的做法,也是应当否定的。

3.科学管理的原则。专家认为,“科技兴市”不仅指城市的发展,也应包括“科技管市”的内容。清华大学城市研究专家谢文惠形象地将此称为“科技的轮子”在驱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对于城市科学管理的本质和重大作用,也应提到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城市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的严重倾向,真正做到“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使城市的发展依靠“两个轮子——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驱动,能够快速、平衡地持续前进。

五、建立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应向如下方向发展:(1)综合化。城市的各有关块块和条条如能集行政、经济、 法律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舍小利而除大弊,将会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东南大学建筑系黄伟康教授在研讨会上反复强调,市容不仅包括道路建设,还应包括绿化、建筑及街景,控制城市视觉污染,提升城市形象,必须要规划、建设、市容、公交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2 )市场化。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部门应做到机构精简、职责明确、功能清晰、加快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打破建管养一体化的模式,实行建、管、养分离,促使某些建、养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和专业化。(3)规范化。规范化的管理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 还需要确保法律的严肃与公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与会代表对城市管理中越界、侵权的现象深表担忧,不少专家指出,如不惩治腐败,遏制规划、建设中的特批行为,城市管理工作很难规范化。(4)社会化。首先指管理内容社会化,即将生产、 生活管理移交给社会,这是“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管理权力下放也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之一。管理社会化还指管理主体的大众化。这次研讨会对公众参与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不少专家谈到公众参与是完善城市管理的根本措施,遏制政府侵权行为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公众。

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城市管理中的种种弊病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为了确保城市管理合理、高效、有序地发展,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当前在体制、机制、观念上取得突破,这是优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此,与会专家和部门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体验,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1)转变观念。金经元教授结合自己的访美之行, 对我国城市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指出,受生态环境及能源条件制约,中国城市发展不应走西方城市现代化的老路,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政府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所承担的巨大责任和义务,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批租土地对城市的生态发展是极其危险的。

大家认为,转变观念重在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转变管理者、领导者的观念,摆正管理者的位置。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在改革现行城市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机制,实现高效管理上下功夫。

(2)完善管理的方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 我国城市管理科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一些基本的理论、方法和观念,需要进一步探讨。清华大学谢文蕙教授指出,面对庞大的城市系统,科学的管理必须分层次进行:以市委市政府为首的最高决策层;由城市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建设系统的职能部门构成的第二层次;在区县政府领导下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是第三层次。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重在基层、抓好协调。

管理手段和方法应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在城市管理中,过分依赖行政管理造成了权力的过于集中,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积极性,不利于进行横向沟通和联系。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民主决策和群众监督的机制,通过专家咨询、群众评议等途径,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应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咨询和目标管理、社区管理等手段来管理城市。

(3)探索科学的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首先要理顺三个关系:(1)理顺市区的关系。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 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明确区和街道的职责和功能,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2)理顺条与块的关系。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强化城区,立足社区。(3)理顺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的关系。 强调综合执法、协调行动,防止“执法内耗”。

其次从深化城管部门内部改革入手,减轻政府负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如改事为企,提高生存能力;减员增效,提高竞争能力;改革拨款制度,建立经济核算制度。

再次,从打破建管养一体化模式入手,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实行维护管理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

(4)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保障机制,管理要有法律的保障; 控制机制,即要有一套规范的程序;激励机制,要采取各种奖励办法;监督机制,没有监督机制,就不能使整个管理很好的进行。目前监督工作较薄弱,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一个突出问题。市民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很大,但目前做的还不够。城市规划需要监督,建设需要监督,运行也需要监督。整个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做好监督工作。

标签:;  ;  ;  ;  ;  ;  

“21世纪城市管理现代化”研讨会综述_城市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