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对于建筑装饰来说,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视觉效果。本文将从色彩心理效应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作用入手,结合当前色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适时提出相应设计方案,以此使建筑装饰更加具备感染力,从整体上提升设计质量与效果,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色彩心理;建筑装饰;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公众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相关设计人员就必须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确保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而在这一过程中,色彩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对于整个建筑效果都具有重要影响。因而设计人员需加强对于色彩心理的研究,做到全面考虑,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
一、色彩心理效应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设计的过程也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因而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设计的实用性,同时还要使其具备艺术性,而通过科学运用色彩搭配,则可有效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相应设计人员加强对色彩的认知与把握,努力提升整个建筑装饰设计的效果与质量。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色彩本身具有较强的信息性,通过对色彩的欣赏,能够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利用视觉判断,刺激人们的感官,进一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以此为依据,设计人员在进行色彩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一点,使用色彩引发人们的共鸣,丰富其心理活动,以红色、白色及橙色为例。
红色能够为人带来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代表着吉祥、喜庆等,诸多品牌设计中都会应用到红色。例如可口可乐将红色作为主要色调,同时将标志设计成红白相间的颜色,充分体现了可口可乐品牌的内涵,获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又如在春节时间,中国人会贴春联、穿红色衣服等,以此来表达喜庆之意。而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到红色,能够使得整个建筑更加显眼醒目,同时带给人们活力,有效的提升了设计质量,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1]。
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通常以黑白颜色搭配为主,色彩使用上较为单一,不仅体现了独特的中国风,同时还包含了禅宗美学的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人们所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白色,可以帮助平复人们情绪,有效缓解压力与焦虑。但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将建筑主色调定为白色,并不是指利用白色颜料对建筑进行整体粉刷,而是强调其中存在的精神内涵,即将一定的思想精神渗透到建筑中去,从而发挥白色的感染力,不断净化人们心灵。
相对而言,橙色拥有较强的活力,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橙色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建筑本身与人们的距离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亲近感,从而提升生活舒适度。但在此过程中,一旦橙色色彩使用过度,在大面积的橙色环境中,人们极有可能出现焦虑与烦躁情绪,因而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在设计过程中注意避免这一点,通过对颜色的研究,实现橙色与其他颜色的合理搭配,提升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色彩应用较为适宜。例如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设计人员可将橙色与蓝色搭配,保证视觉心理都能处于平衡状态的同时,有效防止大面积橙色的出现,对人们造成较大冲击[2]。
二、色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一)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是否合理,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色调搭配。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美术家认为色调问题即为色彩温暖的问题,注重强调色彩的温暖与冷漠,换句话说,注重色彩与温暖的科学结合,具有关键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还应格外注意色彩进退感,通常来讲,暖色调能够使人感觉距离更近,而冷色调则刚好相反,使人觉得实际距离更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针对相同体积的建筑物,使用不同的色调可以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同等距离之内,使用暖色调则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大,使用冷色调则会使空间显得更小。另外,设计人员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还应注意合理运用色彩中的亮度元素,例如亮度较高则使人呈现出更加兴奋的状态,而亮度较低时,则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使人能够更加冷静,以此为依据,在进行卧室色彩设计的过程中,不宜使用色彩较为饱和、对比较为明显的色彩搭配,容易引起用户注意,从而导致无法正常入睡。
除此之外,在进行建筑色彩设计时,也可适当应用装饰色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注意所点缀的颜色应适量,避免产生杂乱无章的现象。总的来说,装饰色彩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能够从整体上提升装饰效果,并给予建筑空间活力。通过将装饰颜色与建筑整体颜色做对比,形成强烈的色彩视觉比较,给人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二)色彩构图
颜色之间是存在联系的,例如公众熟知的三种基础颜色:红色、蓝色与绿色。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融合,逐渐呈现出其他颜色,因而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明确各颜色间的关系,提高自身颜色辨别能力。同时在设计时必须对所选材料的颜色及性能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并根据此进行科学的颜色设计。例如部分颜色能够与纹理进行配色,制造出独特的美感,在建筑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已经陆续出现了更加多样的建筑材料,设计人员可根据其具体质地、物理性能等,适时提升自身设计水平,努力掌握其他设计方法。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在坚持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将颜色划分成为主要颜色与次要颜色,同时结合颜色区域的大小情况,进行科学设计,通过使各颜色间相互作用,从而创造一个完整的颜色空间[3]。
(三)色彩的具体应用
建筑内分为不同的区域空间,其发挥的作用与功能也是各异的,因而需要设计人员选用不同的颜色来营造不同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色彩与空间的感觉有一个整体把握,充分考虑设计是否合理、美观,结合使用空间的主要目的,实行不同的颜色设计。例如在卧室中通常要使用温暖色彩,主要利用暖色调,而针对办公室、书房等空间,则可利用冷色调,营造严肃、安静的氛围。且设计人员也可通过使用统一整齐的颜色,以此来体现空间的完整性。
总而言之,在进行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不同的颜色色调,实现最佳搭配,坚持相应的搭配原则,有效联系冷色调与暖色调,在保证建筑设计颜色和谐的同时,从整体上提升建筑空间的观赏性。在设计阶段内,部分设计人员仅仅注重对建筑材料的选取上,而严重忽略了色彩的重要性,导致建筑难以引起注意。在此情况下,设计人员必须加深对色彩心理效应的学习与掌握,牢记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含义,从而吸引人们注意力,不断增加其喜爱程度。同时在设计阶段内,设计人员还应注意结合建筑功能、特点等,从实际出发,开展有效的色彩设计,保证色彩与建筑整体相协调,且在过程中,注重将文化属性适当融入到色彩设计中去,重视色彩表现的同时,彰显设计个性,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最终促进建筑行业更好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色彩作为展示建筑形象的重要要素之一,能够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丰富用户生活。因此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实际建筑情况,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在设计前,应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掌握受众群体情况,从而实现色彩的有效表达,并注意将地域特征纳入考虑中,保证色彩的使用与当地各方面要素都能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李德辉.探讨建筑装饰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04):87 -88
[2]黄思平.色彩心理效应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作用[J].居舍,2018(17):22
[3]杨阳,刘方靓.色彩心理效应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作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03):179-180
论文作者:刘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色彩论文; 颜色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色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