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_农村人口论文

论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_农村人口论文

试论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思路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以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几部分中,分别提到教育在其中的战略地位、作用、任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互关系的认识已经成熟起来。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研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时,必须牢牢把握我们党从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出来的对国情的正确分析和科学论断。

一、我国教育结构的纵向分析

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的教育基本情况是对教育结构比例进行决策的基础。

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是对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的准确阐述。是进行教育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普九和扫盲

据1996年统计,我国有12.2亿人口,其中市镇总人口3.6亿, 乡村总人口8.6亿。人口多、教育基础薄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统计报告,截止1996年,我国尚有文盲人口1.45亿,其中15~46周岁青壮年文盲3755万,占同龄人的6.14%;由于少数地区教育基础极差,每年还会产生几百万新文盲。扫盲任务在相当长期内还是非常艰巨和繁重的。

——按照计划,到2000年我国将在85%的地区和85%的人口中,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按照1.712%的人口出生率,到2000年时, 每年将有1767.7万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并从初中毕业。而1996年我国仅有初中毕业生1279.04万初中毕业生,也就是说初中毕业生将激增488.66 万人。如果考虑到15%人口地区由于普九的逐步实施,导致初中毕业生的增加,实际毕业生人数将超过这一数字。据统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最高峰值,从那时起我国人口才开始下降。因此可以预见, 即使到那时我国人口出生率降到千分之十以下, 每年也将出生16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

——到本世纪末尚未实现普九的地区,恰恰是我国经济和教育最落后的地区,是普九的重点和难点。以1996年统计数据为依据,每年尚有312万少年儿童不能进入初中完成普九, 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在经济和教育最落后的地区。而这一任务则恐怕必须在下一世纪初的10年内完成。这将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即使对本世纪末已经宣布实施普九的地区,距离实施完全的义务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譬如,即使在一个很小的城市区级单位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差异还很大;我们离完全的免费教育还有不小差距。因此,也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巩固和完善时期,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配备完善等。依据义务教育法并参照世界各国惯例,我们还要为实现完全的义务教育(即使是九年)创造很多条件。

(二)高中阶段教育

中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仍以1996年为例。该年我国中等教育各类学校有关数据如下:

学校数(所)毕业生数(万人) 招生数(万人)

中等专业学校4099 101.87152.34

中技3206

73.79120.77

中师 893

28.08 31.57

技工学校4507

68.15 74.05

职业高中8515 120.79158.23

普通高中

13875 204.93282.23

可以看出,1996年我国各类中等学校共招生666.8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1.37%。

而当本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普九时,由于初中毕业生基数加大,将达到1767.7万人,即使维持51.37%的升学率, 则高中段学校招生数也将从666万增至908万以上(事实上,由于15%地区和人口普九的实施,实际数据会超过908万),况且到那时, 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希望子女接受更多教育的要求会更强烈,显而易见,维持51.37 %的升学率肯定是不行的。从目前国内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凡是实现普九的地区,都相继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00年以至2010年,从全国总体上把握,高中阶段教育应该和可能发展到多大比例,对此,国家必须及早进行研究和规划。

(三)高等教育

根据1996年教育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学校有关数据如下:

学校数(所)毕业生数(万人)招生数(万人)

普通高校

1032 83.86 96.58

成人高校

1138 77.15 94.52

注:(不含自学高考、部队院校,各级党校)

普通高校1996年招生数占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数的33.87%。 此外,1996年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已达567.68万人(不含部队院校、各级党校招收的“学历学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8.6亿。 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又由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存在;以及高等教育一直维持计划经济时期的招生方法,使得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一直不畅通(中专毕业生也如此)。这就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特殊情况,即高等学校面向12亿人口招生,但其毕业生却仅面向3 亿多人口的城市(只有极个别毕业生到乡镇)就业。据报载,北京市1998年北京生源毕业生20400余人, 其中工科占32.35%、农科占1.6%、林科占0.4%、医科占7.0%、师范类占10.4%、文科占11.2%、理科12.7%、财经类占19.1%、政法类占2.4%、 体育类占0.2%、艺术类占2.7%。虽然农林两科毕业生比例仅占2%, 但是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实际上并不是农业生产和农村不需要,而是这些学生有了城市户口,可以到城市就业,谁又愿意到农村呢?这种状况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因此笔者以为,我国计算每10万人口中大学生数的时候,应该将城市与农村分开,分别计算较为合理和有用,我国也不应简单用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去和外国进行比较。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二元经济长期存在的状况,教育必须从新的角度研究如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面向农业和农村的农业院校又如何呢?

1.全国普通农林高校63所;农民高等学校4所。 普通农林牧渔高校在校生10.6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的3.3%;1996年仅招生3.3 万人。而农民高校1996年在校生仅999人。

2.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有367所,林业中等专业学校有53所。

农科类在校生:

16万 仅占在校生数的3.8%

林科类在校生3.8万 仅占在校生数的0.9%

农业中专平均每校在校生仅有436人。其规模效益极差。

(四)教育结构纵向比较的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为567.7万人(不含部队院校、党校),高级中等教育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086.1万人(含职工中专、职工高中),高等教育与高级中等教育在校生之比为1∶3.7;九年义务教育(含职业初中)在校生18662.5万人; 高级中等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之比为1∶9;高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三者在校生之比为1∶3.7∶33。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字是由总人口与实施《义务教育法》的进展情况这两个因素决定的,是刚性数字,无法改变,而且这个数字随着普九的进一步实施会不断增大。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基数不断加大的状况,大约要维持到下世纪30至40年代。上述连比数字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底盘大中间细的特性;高级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316.8万人(不含普通高中769.3万人,含职工中专), 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之比为1∶23。从上述对教育结构纵向高、中、 低的两组比例可以看出,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比例显然偏小。让我们再看一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含成人高校)工科在校生为145.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含职工中专)工科学生在校生数为216万人,二者之比为1∶1.5。如果我们仍然认为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级技术人员,那么,这样一个比例显而易见是不恰当的。

从以上对教育结构的纵向分析,可以使我们清晰地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1.本世纪末实现“两基”目标,决不意味着普九和扫盲任务的完成。普九和扫盲仍是下一世纪相当长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2.随着普九的普遍实施,就教育发展的紧迫性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抓紧制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及其措施、办法。这是“人口多”这一基本国情和“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这一历史性重要任务所决定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所决定的,也是符合一般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

3.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极为紧迫,尤其要加快培养在第一线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

4.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中等专业教育)人才如何通向农村,始终是困扰教育部门、科技部门、农业部门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全新的角度考虑研究为广大农村培养各类技术人才。在今后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将更加紧迫。

5.我国高等教育(还应该包含普通中专)招生是面向包括农村和城市在内的12亿人口,但是,其毕业生就业却基本上只面对城市的3 亿多人口。因此,在规划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时候,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我国教育结构的横向比较分析

毫无疑问,教育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功能。所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则应该也必须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在与四所交大负责人座谈时就曾指出:“我们培养人才既要立足于现时又要着眼于长远,统筹考虑各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又要为广大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大量急需的各种中级、初级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党的十五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要求,要“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从原先的定性要求到十五大的定量要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从定性到定量是非常明确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这两者在培养数量上恐怕至少应该差一个数量级。

(一)中等教育内部结构比例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图示如下:

(前为在校生数,后为1996年招生数)

普通高中:769.25万;283.4万。

中专:422.79万;152.34万。

职业教育 职前:技校:188.59万;74.05万。

职高:395.79万;158.23万;

(农村职高仅有67.84万在校生;县镇职高在校生也少于城市职高在校生数)

职后:成人中专:309.71万;127.18万。

如果我国高等学校较长时间内维持年招生人数100万左右, 则现在普通高中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约为33%,这个升学比例还是比较恰当的。

我国有几千万产业工人,但是,每年技工学校仅培养70多万中级技术工人,比例显而易见是偏低的。有关领导近日指出我国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而发达国家一般占到20%~30%。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技术工人、技术骨干流失严重。加快加大技术工人队伍培养的速度和数量无疑是极为紧迫的任务。

在第一部分已经分析了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情况,农业和林业中专总共有在校生19.8万,占中专在校生总数的4.6%。 农林专业中等技术人员培养比例也是偏低的。

(二)高等教育内部结构比例

高等教育内部结构比例更为复杂,下面仅举例分析。

1.高等农业(含林、牧、渔)院校仅有10.6万在校生,仅占高校在校生数的3.3%。每年招收3.3万新生,仅占高校招生总数的3.4%。 也就是说每2.6万个农民1年仅能分到1名农业大专学生, 即使把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全部农学专业在校生都计算在内,每万个农民中也只有1.2名大学生,这和全国每万人中有48.2名在校大学生实在有太大的反差。

2.在高等院校分科学生中农学与工学之比为1∶11.4; 农学与历史学之比为2.2∶1;农学与文学之比为1∶3.6。而工学与理学之比为3.85∶1。仅从以上几例就可以看出,理科、文科偏高,农科、工科偏低。这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不足。

(三)我国教育结构横向比较的结论

横向教育结构比较主要是科类之间的比较,而且主要在各级各类专业教育之间进行比较。而横向教育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相关度最高。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在经济结构进行大调整的形势下,教育结构必须与之进行相应的调整。

1.技术工人培养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直接面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初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与农村实现现代化、产业化的需求均不成比例。教育工作在培养数以亿计的、农村和基层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中初级人才方面还远未达到要求。

2.我国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内部均存在学科比例不当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农学专业人才短缺;其次,应用型与技能型工科人才培养数量也显不足;另外,市场经济服务支撑体系和第三产业急需的中初级人才培养也非常不足。急需大力发展各级职业教育。

三、关于调整教育结构对策的几点看法

江泽民同志1997年与四所交大负责人座谈时强调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李岚清同志也多次指出“由于中央部委和省以及省内各业务厅局、教育部门在同一地区重复办学,各搞一套,结果‘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偏窄,教育资源不能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造成很大浪费……这与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问题,有某种相似之处”。全面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

(一)调整教育结构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宏观教育结构的设计、规划与调整工作科学性极强,既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又与综合管理部门联系紧密,还要综合考虑各级各类教育。为此,应首先建立科学决策的程序和规划并加以制度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应防止个人、经验型决策。

2.整体性原则。教育结构是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或单位内教育、社区教育)在内的一个整体,既有全国性整体,又有区域性整体。无论在哪一级进行规划,都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规划的原则。全国性规划或调整应充分兼顾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全局的前提下对不同区域应区别对待;区域性规划和调整应首先服从全国(或全省或全市)大局,对本区域也应坚持整体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由于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前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教育结构调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动态调整,坚持中长期的整体、全局调整和经常性局部、微调整相结合的动态性原则。

4.效益性原则。教育事业是社会公共事业,我国是穷国,又办了最大规模的教育,教育投入难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规划和调整教育结构时,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无论是学校布局,还是专业结构,都必须注意打破条块界限和各类教育界限,提高和发挥规模效益,提高质量效益,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益。

(二)调整教育结构的相应措施

1.建立国家、省、市、区(县)人才预测机构及人才预测信息管理系统。调整教育结构的依据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培训与社会各方面需求的接口是劳动力市场。由于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人才培养的规划与计划是完全必要的。因此,教育培养应该做到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为此,要建立人才预测机构,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以引导各类学校及时调整专业和招生计划,引导学生报考学校和专业。

2.加快劳动力市场及其规范的建立。应尽快对各地各部门分别建立的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加以规范。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是政府部门,其职责是制定规范、规则,建立标准,应逐步与劳动力市场分离。劳动力市场应独立运作,并依据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运行,应保证人才依法流动。

3.加快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准入证,也是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应尽快制定并加以实施。只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以后,才有可能逐步淡化学历证书的作用,使就业与学历证书脱钩,避免目前学历证书成为普通适用的应聘通行证的弊端。同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各级各类专门学校调整系、科、专业及其课程教材内容。

(三)调整教育结构必须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为解决条块分割的痼疾,必须下决心改革教育(主要是非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目前条块并存、条条为主的体制,改为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体制。根据系统科学关于复杂系统应建立分级递阶决策体系的理论,应考虑建立“国家、省、地级市三级宏观教育决策体系”,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实行分级决策、分级管理。即每一级政府都具有在各自范围内的决策权力,同时又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在中央大政方针指导下,各级政府就可以及时灵活地调整本地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由国家、省、市三级办学,国家、省两级管理。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含职前、职后职业教育),可由省、市(区)、县(县级市)三级办学(极少数学校可由部委或行业协会举办)三级管理。行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本行业对不同层次人才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制定教育计划、大纲,编写课程教材以及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组织职业资格考核等。管理体制改革应使学校充满活力,应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在控制招生总名额的前提下,应允许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自主招生,使学校之间形成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局面;应适当放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权,允许高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自主设置专业。

(四)调整教育结构必须做好的工作

1.分解教育结构规划权与调整权,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国家应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规划与调整教育结构的责权。明确中央与省、市、区(县、市)各级政府规划与调整教育结构的权限;国家负责确定全国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教育结构的总比例(包括纵向、横向);同时负责规划和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比例。而把区域性教育结构规划的具体决策权交给地方,同时明确权利与责任一致,各级政府在具有教育结构规划与调整权的同时,必须承担调整教育结构后产生的后果。例如由于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导致毕业生就业难而产生社会问题,则应由决策级政府和主要决策人承担责任。

2.建立调整教育结构的决策咨询系统。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建立主要由专家组成的咨询性研究机构,也可放开由具有社会中介性质的教育咨询机构提供教育决策咨询服务。委托或授权这些机构进行研究,由他们提供咨询性方案后,交政府有关部门决策。

3.创造条件,尽快使毕业与就业分离。包分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教育机构没有也不应该承担包毕业生就业的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应打消顾虑,创造条件,尽快使各级各类专业学校和培养机构的学生、培训生,毕(结)业与就业分离,做到就业找市场。这样才能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三者之间形成如下关系:教育部门通过打破包分配体制,激励学校、系科之间进行办学水平的竞争,考核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优胜劣汰;学校、系科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竞争力;同时通过打破包分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就业能力。

4.要建立审批地方高等学校的客观标准。鉴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各地教育发展必然有先有后,允许发达地区先一步、快一步发展教育势在必然。近十几年以来,许多地方要求发展高等教育,办高等学校。但是,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必须依据客观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级市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规模、数量,都应依据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指标确定,不应简单凭地方领导的主观意志,也不应凭上级领导的钦定或教育部的主观判断。这些标准应有如下几项:1)当地国内生产总值;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以及产值、劳动力结构比例;3)人均国民收入;4)当地城市居民、农村农民人均收入;5)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文化、卫生、 体育设施的万人拥有量);6)当地人均受教育年限,青壮年文盲率,普九率,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总体、城市、农村)。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应共同制定标准,具备资格者才能申请,经专家考察、评估并提出评估报告,由有关部门审批。省以下各级申办中等职业学校也应建立相应申请、评估、审批程序和办法。

(五)调整教育结构的主要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从宏观上应把握以下几条:

1.坚定不移实施普九。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是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前20年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城市要在提高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平上下功夫;国家和省级政府要设立用于普九的经常性财政转移支付款,用于对贫困地区普九的补贴;对短时间内义务教育学校无法分离出去的行业和大型企业,也应考虑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予以补贴。

2.要为教育通向农村制定倾斜政策。要扭转过去“重城市、轻农村”,“重学历教学、轻非学历教育”的倾向,正视二元经济、社会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要像国家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地位那样,把农村教育和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各类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给予各种扶持政策,使科教兴农落在实处。把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对准已经和准备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农村劳动力身上,把培养农民的工作主要转向已经当了农民的人身上。即应当由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农民中专、农民文化技术培养学校等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直接培养农民。学制可以灵活,可实行学分制和单科结业制,入学者必须是初中毕业生,并是从事两年以上农牧渔业相关生产的农牧渔民;学习、实习、生产可以交替进行;可实行单科结业和全科毕业两种制度;毕(结)业后经考核可由当地有关部门颁发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高等农业专科学校、部分本科农业院校则可以接收已经在农村乡镇或村从事农业或农村工作,并具有当地政府颁发的中级职业资格的人,进行高一级的教育培训,毕业后经考核发给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应对上述学生给予产业性补贴。总之,面向农村和农业的教育培训一定要适合我国广大农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一定要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过去和当前“学农不务农”“学农不干农”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3.调整教育政策,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业生产第一线迫切需要的大量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同样十分缺乏。除国家要调整产业政策以外,教育也要调整相关政策。建议对制造业(尤其是苦、累、险工种)、林业、矿业等专业、工种实行政策倾斜,不收或免收学费并且发放津贴。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只重文凭、不重水平的倾向必须纠正。

4.教育结构应多样化。针对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客观情况,教育结构应允许多样化,允许各地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比例有所不同。对“孔雀东南飞、家雀也东南飞”的中西部地区,教育重心应更低一些,教育形式应更灵活一些。应以中初级教育培训为主,着眼点应放在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上;那里所需要专门人才的培养则应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还应该加强那里中级人才的在职进修、在职学历教育工作,以使中西部地区专门人才能够留得住,用得上。对东南部发达地区,则应根据十五大“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允许他们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高级中等专业教育,适当扩大高等教育。

标签:;  ;  ;  ;  ;  

论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