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分析论文_崔建喜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不同的领域当中,其中电网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整个电网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电网调度智能监控系统也是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由此看来,必须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本文主要分析电网调度智能监控以及防误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监控;误差分析

电网作为国家产业链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电力的依赖性也逐步增强,电力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将分析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

1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发展

伴随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电力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供电问题,更多的是如何提升电能质量,保证其环保、清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于环境的危害。我国于2009年正式提出建设电网调度智能监控这一概念通过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来实时对电网系统进行调度监控,保证电力系统在调度过程中不出现任何不必要的失误。

相较于传统电网调度监控,电网调度智能监控能够进一步在线对供电方进行电压评估,通过自身的预警系统以及故障分析系统,及时对情况做出预判,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能够有效配合,安全运行;智能电网能够适应微电网同时兼容多种电力存储设备,在遇到紧急或者突发情况时,电力要能够像平时一样可以正常供应;在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受到强辐射干扰时,电网调度能够进行智能分电,让用户用电更加安全,质量保证,并在突发状况中进行平稳供电,这样一来,一旦遇到突发灾害,电力调度问题便有效得到解决。

2电网调度智能监控系统

2.1智能监控系统概述

智能监控系统是智能可视化监控技术最主要的应用模式,也就是说在变电站安全督查以及电网建设、配电安全运行等管理工作中,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就是智能监控技术发挥优势的重要方式。

首先智能监控系统是相应的技术人员结合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智能可视化监控技术组合构架成的一个智能控制系统,所以无线网络监控系统是智能监控系统的基础,技术人员通过在无线网络监控系统中引入智能化设备,实现了数据信息传输与管理过程中空间限制的解决,从而使可视化监控系统在操作的过程中更为便捷,相应的督查工作人员能够对变电站配电运行中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可视化的监控和管理。从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的构成角度上看,主要分为前端的设备、处理数据信息的服务端以及后期的监控终端三个方面,前端的设备中又包含了相应的继电器、摄像机等,在处理数据信息的服务端中包含了服务器、嵌入式系统以及智能化设备等,处理数据信息的服务端是连接监控终端与前端设备的重要桥梁,也是处理信息数据、采集信息数据、发送信息数据的重要纽带,后期的监控终端在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中的担任着发送控制命令、接收数据、解码显示的工作内容。

图1 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架构图示

2.2智能手持终端软件设计

在智能监控系统中智能手持终端能够兼容安卓系统和Windows Mobile系统,同时对于移动设备中的显示器、内存以及CPU等基础类的硬件支持共用,而且公用级别的手持终端与消费级别的手持终端相比较,电池性能更为耐用且稳定性和兼容扩展能力更好,此外手持终端还具备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和传输能力。目前只能变电站中所应用的手持终端主要以手机、平板为主,便于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实时监控。

图2 客户端程序设计流程图示

2.3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

结合智能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可知,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对现场实时运营状态的查看,掌握配电运行状态并根据变电运行状态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从而实现各个运行程序的全面控制。从整个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来看,智能手持终端为主要的控制设备,而可视化监控系统主要担任着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以及视频转码等任务。通过上述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的设计,相应的工作人员首先对该系统进行了整合随后投入到实际的电网调度工作中测试应用,所得出的结果较为理想,在无线局域网的基础上该系统应用过程中变电站现场图像收集到客户端图像显示为3秒,上下浮动大约为延迟0,5秒。根据测试结果得知在变电站监控、电网调度工作中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具备较好的时效性,而且从工作人员的角度上看该系统的应用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2.4智能监控系统应用的工作原理

智能监控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首先就是通过系统中嵌入式的数据服务器将监控摄像头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编码、压缩处理,然后再经过流媒体服务器将经过分析处理过后的数据信息传输给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的监控终端,最后监控终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视频编码从而实现图像显示,达到智能可视化的监控效果。在变电站调度监控工作中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借助智能监控系统对变电站现场的配电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而且通过客户端接收的配电运行状态能够发送相应的控制命令,而智能监控系统就会将相应的控制命令进行分析,对各个相应的驱动程序和监控模块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由此可见从变电站工作人员的角度上看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是提高变电站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3防误技术分析

3.1防误技术概述

电网配电运行以及电网调度工作中所应用的防误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辅助决策技术,该技术在数字化、GPS以及SOE等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对电网配电运行工作和电网调度工作实现了辅助侦听,保证整个电网的运行准确、安全、无误,从而使整个监控系统的精准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果一旦发生故障,那么系统将及时进行自我核对,以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总体来看可以将辅助决策作为防误技术的主要应用目的,而在防误技术中数字化技术、GPS技术以及SOE等技术则为技术支撑,那么防误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电网监控系统以及电网的配电运行进行实时侦听,防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种类主要为遥信变位、运行状态保护等,工作人员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为其提供一个稳定的局域网环境,保证自动化控制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扰,才能够保证信息定制的准确性。

3.2防误技术的应用

电网调度过程中潜在的运行故障较多,工作人员在利用防误技术对电网进行故障诊断期间,首先就是要确定故障出现的范围,其次就是结合故障出现的范围和电网的运行情况确定故障类型,如果说防误技术在电网智能监控系统中属于一个分支,那么工作人员在故障诊断工作中应侧重于信息的自动识别应用,保证故障画面回传的实时性,一般情况下二次设备的运行动作是智能监控系统的基础部分,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分析点,通过对故障范围以及故障元部件的分析开展故障诊断工作,当这一环节结束后监控系统将会结合所获取的信息数据生成一个故障检测报告,最后工作人员则可以结合故障检测报告中的内容与电网运行中所发出的警报信息进行对比,进而明确故障类型及时的制定相应的故障检修方案。

结束语

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下以往的人工故障检测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电网调度工作,一方面智能电网、自动化控制以及智能监控的应用已经获取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效率,促进了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而另一方面,电力是一个基础的行业领域,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等以及系统中的防误技术,主要的应用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电网运行质量的提升,从而保证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婉卿,王凯,黎子晋.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09):207.

[2]汪洋,张玉,李磊.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68.

[3]陈曦,叶军利.刍议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J].科技风,2017(15):166.

论文作者:崔建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分析论文_崔建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