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与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森林资源近来年的森林火灾频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森林的高温耐受度以及整体湿度都出现了下降的问题,所以一旦有人为的烧荒、烧山等行为出现,就会增加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本文针对林业技术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望总结出的建议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 林业技术;森林防火;思考建议
我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经济投入正在逐渐增加,无论物资还是技术设备数量等,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森林防火工作的质量。但是想要这些技术设备以及物资在防火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可以发挥到最大,还应配合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行。
一、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每当到了森林的防火期,气温普遍回升,气候干旱少 雨,导致了森林里的枯枝败叶等可燃物增加,森林大火一触即 发。加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困难。另外,在农业生产中,大家的 防范意识不强烈,春天耕地生产和秋天收割玉米以后,习惯性地 将农作物在田间烧毁,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零星的火源 是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巨大安全隐患,一旦引发到森林里,加之气 候环境的作用,将一发不可收拾。再者,每当春节、元宵节、清 明节等节日我国有燃放烟花炮竹的习俗,这其中的火源也是森林 大火的重要来源。还有一些人为因素,例如家长看护不严,孩童 玩耍故意纵火等都给森林防火带来安全隐患。各级人民政府以及 森林工作者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森林大火,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环境保护、我国的人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造成非常巨大,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林业技术管理方法列举
(一)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让我国的的森林面积逐步扩大,不仅当地区域的基础气候可以得到有效调节,同时也可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指数。主要的原因是有森林的地方,其附属植被环境也相对完整。这个具备整体属性生态系统构成在空气湿度上可以贡献出很多价值,空气湿度大也就不容易发生火灾。相对于空旷的荒山、植被覆盖率低的荒野等地,就会因为四处开阔,通风效果好,加上整体环境干燥极易发生火灾,所以为了让火灾的发生概率得到一定方法性的制约,就应增加荒山、荒野的植被覆盖率,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活动,减少区域范围内的可燃物数量,增加空气湿度,从而起到防止火灾发生的作用。同时即使火灾已经发生这些植被覆盖也可以为火灾控制工作的开展争取更多的时间,防止火势蔓延速度过快,造成过多的森林资源损失。
(二)改造火灾植被结构,增加不易燃烧的植被面积
影响火灾发生指数的因素很多,不仅仅包括植被覆盖面积、温度条件、降水量等,区域植被种类同样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有些植被本身的蓄水量较低,体表的水分较少,一旦发生火灾就很容易让火灾蔓延的范围或加快的燃烧的速度。如果森林植被组成中的水分含量大,可燃度低的植被数量增加了话,就可以延缓森林火灾燃烧的速度,与蔓延的范围。这些可燃度低的植物在特点上基本都是吸水力强、蓄水量大、枝繁叶阔。这些植被除了适合种植在一些可燃度高易发生火灾的区域以外,还应被规划到那些灌木数量多,或是植被覆盖率低的山头与荒野,防火工作中这些区域都是火灾高发区,应得到重点防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火灾扑救技术进行重点掌握
在树木的防火工作中的预防工作虽然重要,但是很多森林大火的发生依然无法通过人为预防的方式全部得到监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的森林救火、扑火工作也异常重要,甚至应得到全面且系统的技术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增加在救火工作会中应用到的先进设备,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其火势以及燃烧面积都会比普通火灾大很多,人工扑救的方式应由传统的力量、数量型转变为技术操控型,应用计算机操控系统指挥无人机、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对火灾燃烧的范围以及程度进行控制。其次是增强火灾防控系统的建设力度,増强森林火险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森 林火灾应急扑救队伍体系、林火阻隔设施、通讯信息传输系统。最后是将林业局在防火中使用的设备以及传统老旧的方法进行更新,让更适合的防火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可以及时派起到作用。
(四)重视森林火灾源头控制技术的应用
无论是改造树种,还是加强扑救技术,都是针对火灾发生后的对策,然而为了最大 限度降低火灾发生概率,相关部门应在森林火灾源头控制上加强 相关技术研究。例如,在防火紧要期内落实村组防火责任,禁止 在林区附近吸烟,防止乱扔烟头引发火灾。倡导鲜花等文明祭扫 方式,严禁在野外上坟烧纸,同时应在公墓和私坟比较集中的地 域合理统一规划符合防火条件的烧祭地。对于易燃易爆物品,责 任人员应当严加控制,没有相关措施与部口批准严禁带入林区,防止造成林火。同时,要严加管控外来火源,特别是在边境地 区,严防境外火源烧入我国境内造成森林火灾。在有森林的国境 处应特别设立森林防火条带,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林区的定 期巡视。在冬季和春秋干旱期易出现雷击火,加上林区大量干燥 的枯落物,易造成森林火灾,因此,在遇到这种天气期间,必须 增加对林区巡视的力度,要做到早发现,早扑灭。在一些重点的 雷击火险区,还应配套建立灭火小组和设施。
(五)丰富灭火技术措施,加强灭火效率
传统的森林灭火技 术多为通过飞机泼洒灭火喷剂,这种方法效率较低,且一旦遇到 多风的情况,很难保证灭火剂的投落准确度,这时候就需要采取 其他灭火技术应对,如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火是指利用生物的 差异性改变火环境,以阻滞、隔断林火的蔓延,把林火带来的损 失降低,以更好地保护资源与财产。对于林火防控的各种措施,生物防火是一种将消费型防火变为生产效益型防火,将被动防火 变为主动防火的林业技术措施。生物防火措施往往作为预防林火 发生的治本战略措施,针对林火发生的各种情况,将生物防火林 带布设在林缘、林中,同工程防火隔离带与自然防火阻隔带构建 成防火网络,将森林科学地划分成块,形成林火闭合圈。生物防火带在发生林火险情时 往往能够使得隔离带有效期持续更长的时间。
三、结语
以上是本文给出的森林防火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操作措施,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得到较为精细的规划,以期获得更好的火灾治理效果。森林中的林业管理人员应根据管理林区实际情况组织工作。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增加不易燃烧树种的种植面积、对易发生森林火灾地区进行实时监控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林业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上的组合应用可以增强防控效果的发挥,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的更为顺利与稳定。
参考文献:
[1]尹碧静.林业技术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J].生物技术世界,2015(1):34-34.
[2]金长谦.林业技术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J].工业,2015(18):164-164.
[3]江阿古丽•波依坦.林业技术措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林业产业,2017(1).
论文作者:孙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火灾论文; 森林论文; 植被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森林防火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