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为了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进行相应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的评估,提高风险管理,实施有效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护理结束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后,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6.3%;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优良率为84.3%。观察组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护理风险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nursing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Methods:80 cases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6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each of 40 cases,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sed to evaluate nursing risks,improve risk management,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various security risks existed in nursing care. After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risk assessment,the excellent rate of nursing effect was 96.3%;the control group after routine care,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4.3%.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medicine;critically ill patients;nursing risk management
护理风险是指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害患者人身安全、影响临床治疗的不良事件。近来,有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具有多发性和突变性,其在全球已经成为一种多发性的常见病,其中由于心血管疾病所引发的多种并发症状,给很多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时护理对象中的高风险人群。本院心血管内科近年来在“优质服务”建设活动中,积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80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5.4±3.2)岁,体重范围为63kg-79kg,平均体重为(76.2±5.3)kg,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将心血管疾病作为患者的第一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调研工作并签字。研究对象排除标准:排除在我院住院时间小于3周的患者,排除精神病史患者,排除意识不清晰的重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的评估,提高风险管理,实施有效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血管内科护理,包括入院宣教、患者基本技能检查指导、满足患者基本需求、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的评估,提高风险管理,实施有效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具体内容包括,护理风险评估,护理技能培训,仪器日常监测,其他管理措施以及效果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实验设计类型为随机抽样的对照试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方法选择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后,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6.3%;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优良率为84.3%。观察组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患者与其家属对医院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心血管内科疾病病情较严重,在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多种风险事件,不仅给患者的治疗以及安全带来不良的影响,还会引起医患纠纷。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实施管理措施后,借助加强风险管理、实施预防措施、查找护理隐患等方式,大大降低了护理危险状况的发生,提高了对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性。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从安全防护管理、用药安全管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仪器设备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加强风险事件的防控。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后,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6.3%;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优良率为84.3%。观察组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是指在由于很多不确定性因子的存在,在护理的过程当中直接性或者间接性的导致被护理的患者出现伤残或者是死亡的一种可能性,这种风险严重的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风险虽然难以预测,但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可以控制并显著减少的。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护士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业务不精,对病情变化预见性不够;护患沟通不到位;法律意识不强,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特有高风险性及环境因素;护理管理机制不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之所以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且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规章制度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增强护士抢救配合能力;加强护患沟通,建立护患双方互信关系;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加强危重症患者病情的风险评估及病区安全环境管理;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建立护理风险小组,及时处理纠纷。
综上所述,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可能会产生伤害的大部分潜在风险,通过护理风险评估来进行评估识别,然后及时的制定正确护理防护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斯朗玉珍,次仁卓玛,何爱花,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和措施[J].西藏科技,2015(3):52-53.
[2]刘红梅,刘文霞,吴琼.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价值研究[J].全科护理,2014(36):3429-3430.
[3]谢艺珍.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78-179.
论文作者:崔迎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血管论文; 内科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重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