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康复功能评定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娅 毕静

PBL教学法在康复功能评定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娅 毕静

赵娅 毕静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康复评定技术是对患者功能状况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也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但康复功能评定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PBL教学法的优势,探讨康复功能评定技术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康复功能评定;PBL教学法;应用技巧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304-01

引言

PBL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康复功能评定技术教学中利用PBL教学法,围绕问题与病例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康复功能评定技术教学过程中发挥PBL教学法的优势,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PBL教学法的优势分析

PBL 教学法的影响下,学生居于主导地位,不需要听老师绵绵不断的讲课,而是可以自己主动去寻找资料,自己占据了获取知识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展开激烈的辩论,而老师只是在旁起到一个辅助的“百科全书”作用,学生不再受到严格的拘束,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就会更加的轻松和自由。

在 PBL 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需要依靠学生自身去寻找,而老师又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学习途径。通过在这些学习途径上的探索,学生将会获得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也更加深入和宽广,这对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建立有非常大的帮助。而通过课堂辩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将会更加的深刻,对于这些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今后的运用和掌握中也会更为得心应手。在课前准备和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对比,会产生疑问,而这些疑问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值得研究的有探索价值的问题。再者,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会吸收到其他小组的思考和研究方向,这对于丰富自己的思考路径具有重要作用,思维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其他小组对自己小组的质疑,能够使自己的理论更加完善。

2、PBL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病变致使局部病灶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属于典型的脑损害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肢体活动障碍,以及脑血管病变偏瘫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针对这些功能障碍及并发症找出早期康复评定的方法和措施。

2.1 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预习,即教师备课工作。教师需要在正式授课前编写课堂所需的脑血管病例,病例编写时要依托教材、文献及临床资料等完成,接着在课前将病例发给学生,并提出关于康复评定方面的问题,涵盖各方面专业知识与教学大纲,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此外,要求学生课前讨论问题并对教材进行预习,查询有关资料,做好课堂上的准备工作。

2.2搜集相关资料

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时间搜集病变相关资料,如利用网络查询、翻查教材或专业期刊、前往图书馆等,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资料翻阅查找的过程中,可以对评定内容有一个正确认识,并对其评定方法进行挖掘,寻求多方面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利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如进行肌力评定课程内容讲解时,关于肘关节伸展肌力5级、4级、3级肌力的评定方法,按照教学大纲,采用的方式为被检者俯卧位,被检侧肩关节外展90°, 前臂伸出诊疗床边下垂进行肌力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鼓励同学在抗重力的前提下尝试其它评定方法,有同学提出可采用坐位,上臂搭在体侧较高椅背上,使上臂接近水平位,前臂自然下垂;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上臂,另一手置于前臂远端施加阻力,令被检者肘关节伸展,亦可完成相关肌力评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3集中讲授知识

正式开始授课前,可以集中讲授一些概念、现象,比如脑血管疾病发病原理、临床特征、康复评定程序等,让学生基本了解这些概念,查找资料时目的更加明确,节省漫无目的查询资料的时间,也可以搜集更多关系所学知识的内容,提高资料搜集的质量与效率。如在对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评定时,让患者采取不同的姿势、睁闭眼、不同的方向转身、有无佩戴眼镜、跨越障碍物等不同的情景中去分析平衡功能障碍的问题,引发学生发现的好奇心,诱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患者在不同姿势、健侧、患侧不同方向的转身、不同环境等条件下平衡功能的变化原因,以及对患者康复评定的结果影响,指引学生探索发现不同康复评定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真实的典型病例让学生获得评定操作经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小组讨论环节

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将其划分成若干小组,接下来教师仅起到引导与解疑答惑的作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偏离时,教师及时引导,并向学生提醒讨论过程中忽略的细节,提示学生按照正确顺序与方式讨论相关主题,不要忽略细节问题。当小组讨论遇到疑难点相持不下时,教师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2.5学生结果发言

每一个小组要推选出一个代表,论述自己小组讨论得出的主要观点,叙述时包括病因、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等,同时重点讨论病情变化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小组代表完成发言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纠正代表发言时课程存在的错误。接着,其他小组针对该小组的结论进行讨论,允许课堂上展开辩论,活跃课堂氛围。

2.6教师归纳总结

每一个小组完成发言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学生发言中的不足,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课程内容,最后讲述课程重点。

2.7 注意事项分析

PBL教学法应用时,要求班级内部存在良好的自学氛围、学校图书馆有着丰富藏书、文献检索系统方便快捷、师资力量雄厚等,只有这些客观条件支持,才能发挥该教学法的优势;PBL 教学法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和交流讨论的时间,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对问题的了解不透彻,将影响课堂气氛及教学效果;PBL 教学法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本次课程的授课内容,还应具备灵活运用知识应对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可以让康复评定技术这门相对枯燥的学科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氛围下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改善传统教学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提高教学技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田辉,王树东,张淑慧,马铁明.PBL教学法在《康复评定学》教学中实践与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0):78-79.

[2]杨雪,陈述,于庆,王可升,董静.PBL教学法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119-120.

[3]张小丽,严兴科,颉旺军,赵中亭.PBL教学法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05):96-99.

作者简介:赵娅(1988.11-07)女,云南省宣威人,曲靖市经开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神经生物学专业 研究生

论文作者:赵娅 毕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PBL教学法在康复功能评定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娅 毕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