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之“史论结合”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论论文,启示论文,高考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与学习的基本特点,也是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高考试题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史论结合的特征。在调研中我发现,由于缺乏对高考试题史论结合特点的深入研究,中学历史教师在结合高考试题进行教学时缺乏指向性、针对性,既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养成。 一、高考试题的史论结合 “史”指史实,即历史上的事实,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突出特征是客观性。“论”指结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人们对客观史实的主观认识,既然是主观认识,也就有主观性、多元化的特点。“结合”指发生密切联系,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具体来说,史论结合就是史实与观点、结论的统一。 历史学科高考“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核目标上有“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等要求,这就决定了高考试题必然具有史论结合的特点。 1.选择题的史论结合 试题命制中的“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通常会呈现学生不熟悉的史实或者结论。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般会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析历史问题,背景(或原因、目的等)即事前的“为什么”,内容(或经过、特点等)即事中的“是什么”,影响(或结果、作用等)即事后“怎么样”。从上述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有助于养成史论结合的思维能力,这一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对高考试题的解析中。 (1)从“为什么”入手 ●题干是史实,答案是结论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题干提供的宋恕的主张和康有为的“奏议”是史实,选项是分析两位思想家提出这种主张的原因,其中“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最符合史实,也是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也就是说,宋恕和康有为都认为,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改革的进行。此题题干的主张是史实,选项的观点是结论,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的史论结合。 ●题干是结论,答案是史实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题干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是研究者分析19世纪晚期德国历史后得出的结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即“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的史实,这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可以得到印证。 (2)从“是什么”入手 ●题干是史实,答案是结论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这是高考试题中非常典型的题型——“现象”与“本质”。本题的“现象”是“三民”“三爱”“三权”;设问带有“反映”字样;选项一般是“本质”,即“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的表述通常会是正确答案。“透过现象看本质”也是一种史论结合。另外,设问中带有“表明”“说明”字样的选择题,通常也属于“题干是史实,答案是结论”这一类型题。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在学习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时,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清晰地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如何证明这个结论呢?题干先列举“明初废丞相”和“设内阁”的史实,再用“内阁首辅权倾一时”(皇帝亲信的臣子能够操纵朝政,恰恰说明权力是向皇帝集中的)的史实,有力地论证了结论。 ●题干是结论,答案是史实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与“现行制度”对应的史实是“松散的邦联体制”。审题时一定要认真,试题考查“是什么”,而不是“怎么样”。如果设问改成“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的结果是”,答案就不一样了。 (3)从“怎么样”入手 ●题干是史实,答案是结论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题干创设的情境——粮食的统购统销——无疑是史实,产生的结果是“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这一史实与其产生的后果的关系也是一种史论结合的关系。 ●题干是结论,答案是史实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斯大林的观点是“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与其密切联系的史实是“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其他答案都不符合史实。 2.非选择题的史论结合 综观近几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非选择题的史论结合特征明显,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类型。归纳法作为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指的是从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一般”结论的方法,史论结合的归纳法就是从史实中归纳结论的方法;演绎法也是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与归纳推理相反,是由“一般”的前提推导出个别判断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演绎法就是用史实论证观点的方法。当然,两种方法不能截然分开,没有归纳法就没有演绎法,同样,没有演绎法也没有归纳法,所以,研究历史问题往往需要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但有所侧重。 (1)史论结合的归纳法,即概括出所给史实的观点并论证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41.(材料略) 比较两份教材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本题提供的材料是两份“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设问部分提醒考生“观点正确”,也就是说考生在分析原因时,答案中一定要有正确的“观点”,这样材料和答案就构成了一种史论结合。 (2)史论结合的演绎法,即用所学史实论证材料中观点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Ⅱ)41.(材料略)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这是一道给出观点即“结论”,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即“史实”进行论证的典型试题。两段材料给了两个观点,即“西方崛起是欧洲本土长期发展演进的结果”和“西方崛起是与其他文明交融的结果”。需要选择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评论时要有史实说明,不能空泛而谈;为了论证充分,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列举史实进行论证。当然,史实和观点必须密切联系,史实能合理、充分论证观点。 从新课标全国卷看,第41题是典型的考查“史论结合”能力的非选择题,无论提供的材料是史实还是观点,解题思路都是史论结合,其要求大致有三:其一,观点明确,明确地提出正确的“历史观点”或者自己的观点;其二,史实准确,并能多角度论证;其三,结合精确,史实和结论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二、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高考试题史论结合的特点,启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史论结合的基本原则。然而,许多历史课堂中还存在以下现象:史论脱节或者结合生硬;堆砌史实不谈结论;没有史实空谈结论等。笔者认为,我们应重点依托课程标准、教科书、试题探讨教学中如何做到史论结合。 1.依据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意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目标”之“过程与方法”有明确规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可见,史论结合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编写就采用史论结合的模式。例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见,每一条内容标准基本由两部分构成——史实和结论,这就要求我们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要讲的主要史实和重要结论。 调研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关于史实的教学设计比较清晰、准确,概括的结论也比较全面,但史与论的结合程度不够紧密。在听课中我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史实是史实,结论是结论,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逻辑联系。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明确史实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谈个人看法、见解,最终形成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明确结论的情况下,让学生查找史实论证该结论,甚至对结论提出质疑和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2.依托教科书,把握具体史实和相应结论 教科书是中学历史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如何钻研教科书、用好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以岳麓版必修Ⅱ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为例,说明如何把握教科书中的史论结合。 这节课涉及的史实主要有“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需要明确的结论是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样化”和“不平衡性”。在学习第一个子目“四大经济区的形成”时,我们可采用演绎法,即先看教科书结论“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汉代四大经济区分布图”及文字材料,论证“多样性”和“不平衡”这一结论。学习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个子目后,我们可采用归纳法,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中国古代经济空间布局的特征,再次明确“多样性”和“不平衡”这一结论。当然,如果学生能结合材料,分析、思考得出其他特征,教学的有效性就更明显了。 3.结合试题,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和方法 在解答选择题的训练中,排除法有时候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方法。我个人总结的“史论结合排除法”具有简捷、高效的特点,不失为一种好的解题方法。所谓“史论结合排除法”,就是判断史实和结论是否吻合,二者不吻合的情况通常有两种,要么不符合史实,要么不符合结论(或者说不符合题意)。如上述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7题,该题A、C、D项都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史实是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清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内阁和六部各行其职,直到清末,不存在取代问题;内阁首辅大臣历史上曾经权倾一时,但绝不至于“失控”。 在非选择题训练中,先要明确论点,然后运用合理的论据进行有效论证。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材料提供的是史实还是观点,日常训练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明确观点”的能力,观点可以是材料中提供的,也可以是与材料相反的,还可以是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法,加强“史论结合”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也是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才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取得更大的成绩。高考试题“历史理论结合”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_新课标论文
高考试题“历史理论结合”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_新课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