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语交际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说”论文_莫思燕

在口语交际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说”论文_莫思燕

莫思燕 岑溪市第三小学 543200

【摘要】口语交际,既是语文能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学生愿意说、会说、乐于说,我们的教师要以自己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动之以情,让学生愿说。我们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以多种途径,训练其表达能力,让学生会说话。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努力挖掘学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乐于说。

【关键词】语文能力 学生 方法 源泉 兴趣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0-065-01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外衣。音乐家凭借旋律去思考,美术家凭借色彩和线条来思考,而文学家则要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借此进行思考。口语交际,既是语文能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学生的思维训练自然离不开语言训练。因此,如何使学生愿说会说乐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渴望做好和乐于去做的事情,下面,我就如何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动之以情,让学生愿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课堂的教学改革,彻底告别一言堂或注入式的教学,把教学民主、教学互动引入课堂。要达到这一效果,自然离不开学生的配合。许多老师都有同感,有许多孩子并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学生不愿说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怕出错而导致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责怪。作为教师,刚开始时,可能只有少数的学生愿意举手回答问题,这时,我们要抓住这个良好的契机,循循善诱,让愿意发表意见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得好的要及时表扬他们,说得不够好的,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的说下去。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时候会哑口无言,或者是说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这时,我们要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常见有经验的教师,总在学生不能说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的表情,一个礼貌的动作,一个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可以想象,送上一句“没关系,坐下再想想”,“期待下一次精彩的发言”,“说错了,不要紧,老师佩服你的勇气。”此时,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自然会转换为鞭策。老师给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无拘无束敞开心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格。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激情,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防御、恐慌、紧张、对立等消极因素,激发学生说的愿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会说

俗话说:“给人以鱼,只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可供一生受用。”说话的训练,不仅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还有“授人以渔”,让学生会说。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辅之以多种途径,训练其表达能力,让学生会说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在课堂上,我们应不厌其烦地鼓励学生把话说全、说顺、说准、说好。这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特别注重加强低年级的口语基础训练,为提高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对于说话的要求,新大纲都要明确的标准,如一年级的口语交际的目的要求是:“学会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学习与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流,态度要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有了这些标准,在每一次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当中,老师都可以提出说话的要求,然后围绕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了达到这个训练目标,我们可以采取评价的方法,并采用多种评价的手段。在评价中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

(二)开展多种活动,加强训练。除了运用课文中的训练点进行训练,扩展文本中的空白进行训练说话,也可以通过举行各种比赛训练,比如: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课前的三分钟演讲,古诗大比拼,古诗大奖赛,小小辩论会等,形式不一而足,均可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训练,对个别胆小、发展慢,有语言障碍的学生,我们要为他们消除思想障碍,多表扬,多支持,鼓励他们以坚强的毅力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三)生活是源泉。学生说话的内容,自然离不开生活这一大语言环境。在家与父母交谈,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谈更是直接的锻炼口语能力的机会。我们应抓住每一个时机,时时事事让学生有话可说。当班级中出现一些不讲究卫生的行为时,可以让学生以“讲卫生”为话题谈感想,说行动,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抓住各种生活中的小音符,不失时机进行口语交际,提高说话的能力。

三、晓之于趣,让学生乐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说话的训练切不可在索然无味的说教中进行,而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进入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顺其自然的表达言辞,一吐为快。许多老师都明白一个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于说,其效果自然是妙不可言的。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努力挖掘学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乐于说,在课前三分钟的练说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喜欢的一种家用电器,喜欢的名言警句,古诗词、小动物、家庭趣事、马路新闻、新发现等等,学生们就好象一下子找到了说话的窗口,都会主动的表现自己。在一次谈“家乡变化”的口语交际中,我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说家乡的变化,而是课前布置学生与家长或其他长辈进行攀谈,让长辈讲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以及当时家乡的情况,还可以说说今年来我们家乡所发生的变化……当回到课堂上时,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同学们各道其说,各谈其闻,都踊跃发言,同学们说的乐于说,听得乐于听,评的乐于评,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的老师善于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精彩的训练内容,让学生愿意说、会说、乐于说,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课程标准》

[3]《小学语文》

论文作者:莫思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在口语交际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说”论文_莫思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