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深静脉置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论文_杨荣宁

医院深静脉置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论文_杨荣宁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深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基础的前提上,自行研究开发用于深静脉置管门诊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将该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门诊部门和住院部中,对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对深静脉置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充分应用,对医院门诊部门和住院部进行信息化系统管理,并实现了将置管患者信息、置管信息、护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医院对置管患者的信息管理、护理会诊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了相关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使医院对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管理更具有规范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

【关键词】医院深静脉置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43-02

在彩超引导下多途径静脉置管的主要方法分为CVC和PICC。CVC就是指穿刺针经过皮肤表层直接刺入深静脉,使液体药物直接输送到上腔静脉。而PICC是指穿刺针通过刺穿皮肤表层静脉导管,经过外展血管尖端将液体药物输送至上腔静脉。现阶段,因彩超引导下的多途径静脉置管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置管时间较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苦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本院于2015年10月成立静脉置管门诊部门,该部门主要对门诊患者及出院带置管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维护[1]。CVC置管医师为主治以上医师并经培训合格,PICC由护理部经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护士担任。

1.系统需求

自深静脉置管门诊部门建立以来,静脉置管门诊部门已成为全院的置管管理中心,因为信息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医院门诊部门、护理会诊、患者置管信息、住院患者计价、患者病历等相关数据都需要采取信息化系统管理。为有效加强对静脉置管室门诊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应经过医务部的授权后,信息科医院现有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可行的静脉置管室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

2.技术平台

体系结构:Client/Server;编译工具:delphi7;数据库:SQL SERVER 2008;服务器端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3.系统功能

3.1 利用门诊工作站系统进行静疗专科门诊管理

通过医院医务部的授权,设置静疗护士登陆门诊工作站,并根据信息科工作人员的设计改进,使静疗护士拥有查看电子处方的权限。深静脉置管室门诊患者,可以通过门诊自动挂号机以及相关APP在网上预约挂号后,直接到静脉置管室门诊接收就诊,静疗护士通过门诊工作站,根据患者的挂号信息以及患者的诊疗需求,为患者开出相应的中心静脉置管记账单或是电子导管维护记账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患者交费后,静疗护士为患者进行彩超引导下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或置管维护,患者可凭借挂号单到门诊收费处,打印出关于诊疗项目的收费清单。静疗护士通过应用该信息系统查询患者诊疗计费项目,就能准确、及时的查询到静脉置管室门诊的整体工作量。

3.2 利用工作站系统对置管患者信息进行管理

医护人员根据治疗方案,在住院部护士站登录管理系统,对患者的病理信息进行了解,科学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评估患者的血管,着重注意患者置管的禁忌事项。置管结束后,护士应将中心静脉置管评估表录入系统患者评估信息中,并通知主治医生下达会诊申请,由医生通过住院部医生工作站下达会诊申请和静脉置管室治疗申请单,深静脉置管室门诊护士登陆工作管理站,可直接查看置管患者病历信息和护理信息,以及患者的置管会诊申请。当静脉置管室门诊静疗护士再次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及血管情况时,应安排彩超引导下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完毕后将会诊意见及置管情况录入信息系统中[2]。

4.效果

4.1 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建立深静脉置管门诊管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静疗护士对置管患者的信息管理,其中包括门诊挂号患者信息、住院患者置管信息、患者会诊信息、记账信息等,在确保信息查询系统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降低了在数据统计的出错率,使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实现了数据的共享。由此可见,深静脉置管门诊管理系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院人力资源的浪费,为医护人员节约了大量的工作时间。

4.2 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深静脉置管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使患者接受门诊时无需排队等候,通过自动挂号系统就能完成挂号交费,在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静脉置管门诊静疗护士可以采用电子计费,从而为门诊收费室降低人力成本,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工作站预约管理中,增加置管医师、护士对各项检查审核,以及事先与放射部门预约便于术后能及时检查确认导管位置。静脉置管门诊护士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查询患者病历信息和患者置管后的DR检查结果,从而缩短患者等待检查结果的时间。

4.3 为静疗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自深静脉置管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后,通过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并发症的登记,系统对数据分析,为静疗输液小组质量管理提供了相关数据,为静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3]。

5.结论

综上所述,充分应用静脉置管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规范对置管患者、直观维护、护理会诊等方面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治疗服务,使医院对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席丽娜,彭慧,冯佳杰.静脉置管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J].临床交流,2016(39):7780-7782.

[2]王珏.基于HIS的静脉置管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实践[J].医疗科技,2016(17):240,246.

[3]黄建业.PICC导管与CVC导管在测定中心静脉压中的对比研究[J].个案护理,2017(25):155-156.

论文作者:杨荣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医院深静脉置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论文_杨荣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