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22
摘要:目前,在人防地下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易出现裂缝情况,且解决难度大,因而较大程度影响着人防工程整体防护质量与性能。对此,在对人防地下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需找出出现裂缝的具体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然后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人防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对策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新技术、新理念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防地下工程作为一种常见工程类别,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建设。在人防地下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其实为一种比较典型且常见的质量问题,引起裂缝的原因较多,比如设计与施工条件限制、没有合理运用施工工艺等,如果未能及时预防与消除此些不良因素,势必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本文以人防地下工程为对象,探讨其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1.人防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1.1设计与施工条件限制
在整个人防地下工程当中,人防地下工程是整个工程当中的重要防护单元,在其内部,设置有多种能够较好满足三防要求的人员通道、车辆通道、设备间及洗消室。针对人防地下工程而言,其不仅能较好的满足人防工事的各项功能要求,而且还可以有效抵抗外界的强大外力冲击。所以,人防地下工程混凝土有着比较大的浇筑量,且结构也比较复杂,且有着较多的设备预留洞口,在实际布局时,经常将其设计成L型或Y型。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有着比较复杂的结构,且结构断面比较突变,因而容易导致应力集中,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
1.2施工工艺未得到合理利用
为了切实保证整个工程的密闭性,人防地下工程仅允许在拱板顶部预留高度为80cm的通道,开展拱板、墙混凝土浇筑作业。因存在比较狭小的工作面,操作人员仅能以半蹲的方式开展施工作业,在实际施工中,易对混凝土实施非规范性的振捣,造成混凝土出现振捣不足或过度的情况,因而在混凝土的局部,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局部结构较薄,当此位置受到较大应力时,易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保温及养护措施未到位
针对人防地下工程而言,因其与周围岩体、土层等紧贴,因此,位于内侧的混凝土在散热上比较困难。因混凝土内外部有着不同的散热条件,且温度是内高外低,因而形成了比较大的温度梯度,受此影响与趋势,在混凝土的内部会出现比较大的压应力,而在表面则会形成较大的拉应力,如果位于表面的拉应力较抗拉强度,存在偏大的情况,那么会直接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与之对应程度的裂缝。
2.影响因素分析
(1)设计方案不合理、不完善。(2)随着泵送混凝土的不断应用,一定程度增加了混凝土的水化热与收缩性。(3)因人防地下工程的底板比较厚,且大量选用超静定结构,使得整个结构的约束力持续增大。(4)施工方法不当。(5)工程地区存在着比较大昼夜温差,受此影响,人防地下工程也会出现较大温差,易引起混凝土裂缝。
3.预防裂缝的具体对策
3.1合理开展混凝土结构设计
在对人防地下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展开设计时,除了工程必备的功能用房之外,比如车辆通道、三防洗消、采样室及过滤间等,其余功能用房均设置在工程外,以此来最大程度减小工程体量,并实现工程结构的整体简化,此外,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设计成I字直通型,规避由于结构出现断面突变所造成的应力过于集中。在工程推进中,如果需要实施爆破掘进,此时,其爆破需要选用光面爆破,另外,在爆破的外侧,需对爆破孔的间距进行合理控制,使之<50cm,最大程度保障掘进岩石的整体平整度,针对截面突变位置,需要将其处理成渐变化形式,尽可能降低周边岩石对混凝土所产生的约束力。如果是利用原有的毛洞来开展施工操作,除了要对密闭段混凝土(防护门到密闭门间)实施一次浇筑之外,对于其它部分,比如侧墙超挖部分以及拱顶施工通道的混凝土,可以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实施二次浇筑。如果无法实施混凝土浇筑的部位,可选用混凝土填塞,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片石砌筑填塞。
3.2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
在选择水泥时,需选用那些低水化热值的,除此之外,还需准确控制单位水泥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一级粉煤灰替换成30%的水泥,以此来合理化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峰值,补充细粉料,提高混凝土和易性与包浆率,最大程度降低泵送难度,实现混凝土密实度、耐久性的提高,预防开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那些级配良及粒径大的粗骨料,且对砂石含泥量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在选择泵送剂时,还可选择更为高效的萘系减水剂,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提高其拌合物的和易性,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预防因水分流失所造成的混凝土开裂。将UEA型膨胀剂掺入到混凝土中,以此来最大程度补偿混凝土收缩量。将缓凝剂加入到混凝土中,适当放缓浇筑速度,利于混凝土散热。
3.3规范施工工艺
针对模板系统而言,需切实保障支撑的牢固性,对此,可以对截面变化位置处的模板支撑进行适当增加,同时增加对拉螺栓的数量。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强化模板检查与加固,并保证模板始终处于不变形状态。针对模板间拼接位置,需要用封缝胶将其进行填塞,预防可能出现的漏浆情况。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对混凝土塌落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泵送混凝土时,不能随机加水,另外,还需要增加混凝土塌落度的抽查次数,且依据现场实况,与搅拌站保持密切沟通,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在对侧墙进行浇筑时,需严格控制拌和物的自由落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设简易溜槽,预防可能出现的离析情况。
4.结语
综上,针对人防地下工程而言,对其混凝土结构裂缝实施控制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需从材料优选、施工及设计等方面实施全面控制,以此来最大程度减少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吴宜凌, 李应强.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和预防措施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06(8):59-60.
[2]陈勇. 地下室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预防和处理措施[J]. 城市建筑, 2016(8):217-217.
[3]张爱石.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与加固处理[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6):152-153.
[4]张建华. 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与温度作用效应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11):243-243.
论文作者:汪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人防论文; 裂缝论文; 地下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应力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