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人口过剩_生态足迹论文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人口过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足迹论文,人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0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7)05-0189-06

生态过剩人口是相对于生态适度人口而言,是实际人口数量大于生态适度人口的状态。生态适度人口就是一定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下满足既定生活目标的合适人口数。生态适度人口不仅要考虑资源供给支持系统,还要考虑人本身的资源需求大小,在同等条件的资源供给系统下,人均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适度人口小于人均资源需求量小的地区。当实际人口数大于生态适度人口数时便出现了“生态人口过剩”。生态人口过剩使区域生态环境无承载过多人口的需求,因此,需要借助于区域外部资源,否则只有超额利用当地资源的自然资本存量来维持既定生活目标下的超额人口需求,而长期的超载利用自然资本存量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最终使之退化、直至崩溃。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将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生态代价用生态过剩人口来反映。

一、生态足迹理论下的生态过剩人口

生态足迹理论建立在人的资源消费基础之上,由两部分组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指标体系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耗和废弃物销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面积。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维持一定的消费标准水平所必须的生物生产面积,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资源需求,而生态承载力是人类经济活动所需的生态资源供给。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就能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当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称为生态冗余,则该地区人类生产消费活动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生态承载力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称为生态赤字,该地区人类生产消费活动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存在该区域从其他地区输入资源、在其他区域处置废弃物、耗竭区域的自然资本存量等几个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说明区域发展在空间或时间上是不可持续的。生态足迹指标的计算如下①:

生态足迹(生态资源需求)为:

根据公式,生态足迹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所需的生态资源量,而生态承载力意味着所能供给的所有生态资源量。下文广东和新疆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就是基于公式(1)和公式(2)计算而来。以人均生态足迹为既定的人均生态资源需求量、总生态承载力为总生态资源供给,那么既定的资源总供给量和既定的人均资源需求量必然决定既定的人口数量,即生态适度人口,如公式(3)。当出现生态冗余时,人类消费活动还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人口数量没有达到生态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限度,生态资源供给能够满足当地经济活动所需的总生态资源量;而当出现生态赤字时,人类消费活动超过了生态环境的限度,在当前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数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的限度,出现生态过剩人口,经济活动所需的总生态资源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人口适度与否体现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生态过剩人口(P[,1])是实际人口(P)超过了生态适度人口(P[,0])的结果,如下公式(4)所示:

生态过剩人口意味着既定生态承载力下的人口超载,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生态代价。对于封闭系统来说,只能依靠超额利用自然资源的资本存量来满足过剩人口的需求,直接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如果系统是开放的,过剩人口所需的资源还能部分地通过从外部输入的方式获得,则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以部分转嫁到外部。但无论是哪种方式,生态过剩人口的出现的确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无法承载当地经济活动需求。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无论从多样性还是规模上都是空前的,区域本身所能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越来越小,而实际人口数越来越多,生态过剩人口必然会更多,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当前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生态足迹体现了人类各种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生态过剩人口建立在生态足迹理论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下面从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两方面来分析我国生态人口过剩情况,进而将这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冲突凸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生态过剩人口分析

图1 1999年我国各省区生态过剩人口

1.截面分析

采用1999年我国各省区的生态足迹数值②,利用公式(3),计算出既定的消费标准(人均生态足迹)下的适度人口,并将当年的实际人口数代入公式(4),估算出生态过剩人口,结果如图 1,其中河南、山东、江苏、四川等几个人口大省的人口过剩情况严重,青海、宁夏、内蒙、海南等地生态人口过剩情况相对较轻,而江西、云南和西藏出现了人口盈余,即这些地区人口数量没有达到当地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由此可见,除少数几个省区外,其他省区的人口都超过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生态过剩人口在我国普遍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为了满足这些过剩人口需求,要么从外界进口资源,要么就超负荷消耗当地资源的自然资本存量。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普遍存在生态过剩人口,且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过剩人口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直接施加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存在开放、活跃的市场环境,所需的生态资源部分可以从中西部或国外输入,由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代价部分地转嫁到其他地区,暂时缓解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压力。而像西北这些地区的人口过剩数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旦退化就很难恢复,另一方面恶劣的生存环境背景下的绿洲人口密度很大,对敏感的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影响很大,因此,这些省区的过剩人口虽然不多,但对生态环境却存在很大的威胁,而这种威胁很少能够像东部发达地区那样部分地转嫁到外部。

由此可见,不管是人口众多还是人口稀少的省份,不管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落后的西部地区,均存在生态过剩人口,这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普遍存在,且伴随人口数量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增加,这种生态代价越来越大。

2.时间序列分析

下面从时间序列出发,分别以东部的广东省、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分析生态过剩人口,体现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变化。

(1)广东生态过剩人口

中国的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地区,同时吸引了许多中、西部人向东部迁移。且伴随经济的增长,人们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人类经济活动所需的人均资源量越来越大,而生态资源的供给变化非但没有好转,且有所下降。广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水平很快,人口基数较大。在此,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③,计算出广东省1990年代的生态过剩人口(如图2)。伴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不大,区域所承载的适度人口数减少,人口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口、经济压力和消费模式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已远超过该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广东省的生态过剩人口呈增加趋势,从1990年的4095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6581万人,增幅达61%,人地矛盾加剧。

图2 广东省1990、1995、2000年生态过剩人口

广东省当前面临资源贫乏、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地矛盾加剧。首先,广东省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是人多地少的一个省份,人均耕地约为全国的1/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存在一些农田灌溉缺水、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城市因给水设施不足而缺水等问题,且不少江河已遭严重污染,达不到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矿产资源虽较为丰富,但由于开采不合理和开采过度,造成资源巨大浪费,生态环境遭破坏,并形成诱发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海洋资源是全国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但开发利用水平低、规模小,缺乏统一规划,虽未利用却已造成近岸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伴随人口增加以及海洋资源需求量的增长,污染加剧;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江河湖泊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广东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十分严峻④。而生态过剩人口的出现以及增长正是这种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代价的体现。

广东省人口过剩问题反映了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生态人口过剩的现实,突出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冲突。那么如何来养活过多的人口?是要超额利用自然资本存量还是借助于外部的资源输入来承载这些过剩人口?相对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对外联系频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剩人口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以通过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资源、通过国际贸易进口国外各种物资等方式将这种自身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损耗转嫁到外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东部的生态环境压力,但就本质而言,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不相协调的。

(2)新疆生态过剩人口

西部大部分地区存在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的现实,分析在恶劣生态环境中经济快速发展状态下的生态人口过剩问题,又有别于东部的特殊意义,下面以新疆为例。

新疆人口相对稀少,但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极为有限,伴随生产生活消费量的增加和人口总数的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逐年增大。以1990~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消费需求标准⑤,估算出符合当地生态承载力、维持一定生产消耗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并结合实际人口数量得出生态过剩人口。随着人均消费资源量的上升、总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在计算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得出),生态适度人口曲线基本呈下降趋势(如图3),有限的生态环境下所能承载的人口数越来越少,尤其是近些年,适度人口大幅下降,而实际人口是不断增长的。由此,伴随适度人口数的逐年下降和现实人口数的逐年上升,生态过剩人口也就呈不断上升趋势,即图3中两条曲线之间的面积越来越大,生态过剩人口从1990年的684.1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 1320.7万人。人口超载越来越严重,对恶劣生态环境而言,定会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引发人与自然失衡发展,新疆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阶段。

图3 适度人口与现实人口

新疆生态过剩人口不断增加,加大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而经济实力又不足以通过外界输入资源的方式来满足过多人口的需求,只能超额利用自然资源的资本存量。过度垦荒、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利用能源矿产以及水资源等不合理人类活动加剧,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为治理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长此以往,最终必定导致生态环境的整体退化。

而这种问题不单单在新疆存在,在西部其他地区也时有发生,西部地区也存在生态过剩人口问题。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西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尤其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极易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而恶化,且一旦退化就不可逆。西部地区面积虽然辽阔,但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有限,绿洲人口密度很大。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巨大,而经济发展现状又不足以将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转嫁到外部,与此同时,西部还承担着来自东部地区的“资源掠夺”。而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东部以及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因此,相比而言,来自于西部的生态过剩人口的威胁更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致命。

三、结论及对策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全国生态过剩人口,通过分析得出除江西、云南和西藏外,其他所有的省区都存在生态过剩人口,其中一些人口大省的生态人口过剩现象严重。东部的生态人口过剩所需的资源部分可以通过外界输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剩人口对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而西部更多的是超额利用当地资源的自然资本存量来满足过剩人口,但由于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对外资源依存度不是很高,因此生态过剩人口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压力是致命的、不容忽视的。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来自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加剧的生态环境威胁越来越大,生态过剩人口的出现以及增加体现了人类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生态代价。

针对以上对生态过剩人口及其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缓解当前出现的生态人口过剩问题提供参考意见。第一,继续控制人口增长。从目前情况来看,实际人口过多是产生生态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因此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上来减少生态过剩人口。第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减少人均生态资源的消耗量,增加区域适度人口数量。第三,加大地区开放。特别是在一些封闭落后的地区,通过进一步的开放,将地区经济发展融入全国和世界的经济系统之中,暂时缓解地区生态危机,从长远来看还可能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且通过开放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增加区域承载人口数。第四,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特别是对西部资源型地区而言,要改变资源原材料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加工工业,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节约资源,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提高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适度人口。

注释:

①Hardi P.,Barg S.,Hodge T.et al.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R],Occasional paper number 17,1997,1~2,49~51.

②徐中民、陈东景等:《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南京:《土壤学报》,2002年第3期。

③高长波、张世喜等:《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分析》,广州:《生态环境》,2005年第1期。

④黄德鸿、黄功绵、赵玲玲:《广东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广州:《学术研究》,1996年第8期。

⑤新疆统计年鉴1991年~2004年,新疆统计出版社。

标签:;  ;  ;  ;  ;  ;  ;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人口过剩_生态足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