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几种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比较分析论文_谢灵科

兴安县界首中西医结合骨伤医院 广西桂林 541300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几种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观察A组患者给予直接缝扎处理,对观察B组患者给予套扎线套扎处理,对观察C组患者给予“威克夹”结扎处理,对观察D组患者给予钛夹结扎处理,对比并分析四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D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远期效果与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对患者的阑尾残端给予直接缝扎处理、套扎线套扎处理、“威克夹”结扎处理均为比较可靠的选择。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处理方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的手术创伤比较小,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少,逐渐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1-2]。本文选取2014年03月到2017年0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几种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 临床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本资料

选择2014年03月至2017年03月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本研究,根据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4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观察A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79岁,平均年龄为(34.26±1.37)岁;观察B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34.28±1.40)岁;观察C组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57岁,平均年龄为(34.25±1.42)岁;观察D组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57岁,平均年龄为(34.29±1.41)岁。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

1.2 研究方法

对四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之后实施常规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四组患者的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不同,对观察A组患者给予直接缝扎处理,使用腹腔镜持针器,选取可以通过7号丝线的一个小针,自主操作孔进行伸入,于患者的阑尾根部的浆肌层进行进针,交叉之后于腔内进行打结,距离缝线大约5-10mm的部位将阑尾剪断;对观察B组患者给予套扎线套扎处理,使用套扎器伸入到患者的腹腔套到患者阑尾的根部,应尽量靠近患者的回盲部,将套线进行收紧对患者的阑尾根部进行结扎,于结扎线上的5mm部位将阑尾剪断;对观察C组患者给予“威克夹”结扎处理,对患者的阑尾系膜分离到阑尾根部之后,于根部放置1个威克夹,于威克夹较远的上面放1个钛夹,在两者之间将阑尾剪断;对观察D组患者给予钛夹结扎处理,对患者的阑尾系膜分离到阑尾根部之后,于距离回盲部大约5mm的部位上面放3个钛夹,于靠近回盲部2个钛夹较远的钛夹之间,将阑尾剪断。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四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远期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给予研究,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的方式进行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率(%)的方式进行表示,应用X2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四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比较

与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患者相比较,观察D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更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X2值=4.3200、6.4052、6.4052,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详细指标情况见表1。

2.3 四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远期效果比较

与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患者相比较,观察D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远期效果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t值=10.3248、9.5192、10.7072和85.4822、84.6796、84.3105和14.4297、14.9971、14.1946,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详细指标情况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患者的损伤比较少,术中出血量比较少,患者的疼痛比较轻,术后并发症比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等,而且,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最大优点为发现并处理隐匿疝,主要是由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视野比较开阔,对于病灶的显示比较清楚,可以有效避免误诊和遗漏相关病变,因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被推广使用[3]。阑尾系膜以及根部的处理方式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手术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4]。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阑尾根部的处理方式比较多,术中可以按照不同患者的阑尾根部的状况合理选取残端的处理方法。

本研究表明,与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相比较,观察D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远期效果更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更高,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对患者的阑尾残端应用直接缝扎处理方法、套扎线套扎处理方法、“威克夹”结扎处理方法均为比较可靠的选择方式。

参考文献:

[1]林琳,徐飞鹏,黄哲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5(10):53-55.

[2]崔红霞.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否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的效果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5(6):108-109.

[3]张永康,王玉珍,杜明国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包埋与Hem-o-lok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6):512-515.

[4]杜建清,张元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残端两种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J].系统医学,2016,1(7):57-59.

作者简介:谢灵科,男,1978-,广西桂林,本科,主治医师。

论文作者:谢灵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几种阑尾残端处理的方式比较分析论文_谢灵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