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使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技能,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目标。最早把文学教育的任务提高到审美层面的德国思想家、文学家席勒说:“人只有经过审美教育变为审美的人,最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人。”我国古代诗词能够充分体现出汉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也应成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做好课前准备,查阅资料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诗词的写作往往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受到一些特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创作年代久远,创作环境与学生现已认知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古诗词当中还包含一些晦涩的典故,这些因素使得人生阅历不深、知识结构不够丰富的小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古诗词赏析课堂,帮助小学生理解诗词内容,领悟诗词情感,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课前准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分析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能深切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课前查找资料,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提前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以及诗词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情景再现,做好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诗词赏析课的关键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做好课堂导入的工作,对古诗词鉴赏课具有重要意义。在做好课前准备之后,还需要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和兴趣的课堂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古诗词学习中。情景再现是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方法,声光色的刺激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诗文相关的视频资料,或是诗文朗诵的录音,都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视觉或听觉的注意力。
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时,要紧紧依据诗词内容和思想感情,还要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写道:“上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学习和赏析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诵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
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做出标记。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组成小组,小组成员互相朗读,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理解古诗词字词的方法,例如查阅字典、看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诗句、与同学讨论等,从而使学生通过朗读、质疑和讨论达到对诗文内容有初步了解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朗读、多提问、多交流、多讨论,积极发言,注意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诵读是学习诗词的关键,更是感悟诗词感情的基础。诗词本身具有自己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能够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习惯,带领学生进入古诗词原有的韵律世界。学生深入到古诗词的韵律境界中,能够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产生移情和共鸣,产生联想和想象,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诗文中的形象。
四、延伸拓展,总结课堂
在前面课前准备、课堂导入、诗词诵读之后,还要对这堂课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将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用图标或课件的形式梳理出来,让学生能够对一首诗词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不单是熟知一首诗的情感内容,还要对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有所感悟。教师还要注意某些诗词内容的历史局限性。由于作者可能会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落后的价值观,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正确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因此在课堂最后,教师还应及时联系诗文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图,用现代与时俱进的观点,帮助小学生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帮助其全面地认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正确掌握,从小培养其质疑精神。另外,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掌握程度和参与度进行评价。对于能够熟练朗读并且富有情感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理解不到位的学生要予以鼓励,帮助其解决诗词学习上的困难。总之,就是要多鼓励、多肯定、少批评。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授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古诗词修养,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用新时代下的新观念正确解读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转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现古诗词的精神美和韵律美,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最终让学生能够热爱古诗词,热爱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作者:毕忠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古诗词论文; 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内容论文; 韵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