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地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2)11-0054-09
一、对现有竞争力研究的简要述评
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在市场竞争中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是竞争主体多方面因素和实力的综合体现。竞争力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通常可分为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现代竞争力理论主要是从对企业竞争力的探讨和对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发展起来的。而后许多学者将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理论方法应用到产业或区域等层面,逐步发展起来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区域竞争力理论,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竞争力理论假说和研究方法。
现代竞争力理论早期有代表性的学说是熊彼特的“创新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第一个突破了近代关于竞争力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等古典学说。他认为,“创新”对企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当竞争对手无法或没有迅速察觉新的竞争趋势,最先发明创新的企业可能因此改写彼此的竞争态势,也就是说,不断创新的企业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熊彼特,1990)。波特吸收了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但他认为创新不仅指技术上的改善,而且指做事方法的改进,比如新的促销方法、新的组织方式。一个企业在竞争对手没有觉察的情况下,首先采用创新观念,很可能由此而改变双方的竞争优势。此后,波特又将他的竞争力理论从微观拓展到宏观,认为当从国家层面进行衡量时,国家竞争力的惟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他利用“钻石模型”提出了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四大要素,即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援产业的表现,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并且较系统地展示了各竞争力因素之间的关系(波特,1988、2002)。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政府也纷纷开展了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如美国总统委员会曾就此问题进行过大量的探讨,日本则提出了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三分法的综合国力论。
近年来,竞争力研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较有代表性的有:①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1998)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1998)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方法。总体说来,IMD强调竞争力是一国先天资源与后天生产活动配合下,所能创造国家财富的能力,较侧重静态的评比;而WEF则强调竞争力是一国提高经济成长率,并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准的能力,注重一国未来5—10年的经济成长潜力,较侧重动态的评比。②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ICO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方法。这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一种工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通过对一个特定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相对价格水平、分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来揭示该地区工业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差距。③企业竞争力多相测度方法。该方法从三个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企业竞争行为能力,主要测度企业竞争过程的输出和过去与现在的竞争业绩;企业竞争潜在能力,主要测度企业竞争过程的输入与竞争力的后续能力;企业战略与管理能力,主要测度企业把竞争潜力转变成竞争行为与市场优势的方式与能力(范晓屏,1997)。④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法。这种方法将竞争主体(主要是区域)的市场现实竞争力与其在市场中要素和产品等占有规模相结合,用二者的乘积来衡量竞争主体的竞争力(武义青等,2002)。
由于国家和国内区域性质的不同,IMD和WEF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方法显然不适合区域竞争力的评价。目前,在区域竞争力研究方面运用比较广泛的是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ICOP方法。此方法主要根据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按同一分类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计算出研究竞争力的一些主要参数(龚奇峰等,2001)。其缺陷是理论性不强,特别是各种参数的经济含义难以直观解释。武义青等(2002)提出的竞争力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市场占有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指标的乘积来衡量地区工业竞争力。但仅仅采用市场占有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竞争力的总体情况,比如区域内工业的盈利能力和工业结构对竞争力的影响就完全被忽略了。王秉安(2001)提出了区域工业结构竞争力模型的构造思路,从地区工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衡量区域工业竞争力。不过这一模型很不完善,仅仅是指出与竞争力相关的一些因素,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究竟哪些因素真正对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和影响机制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目前在区域竞争力评价方面,还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其指标选择的随意性很大,经济含义也不甚明确,因而其衡量结果也就难以很好地进行解释。一些评价要么照搬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要么计算方法过于繁琐,选择指标过多,存在自相关或者不太相关等问题;要么指标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区域竞争力的实际状况。因此,从区域的特点出发,构筑一个全新的地区竞争力基本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二、基本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
所谓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务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够形成和展现,并且在动态的竞争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竞争才有竞争力。当然,这里所指的竞争,主要是指区域对资源或市场的争夺,如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人才争夺、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区域营销等。一个区域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其产业竞争力方面,而这种产业竞争力是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此构成了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形成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而这种产业竞争力是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决定于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即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又决定于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魏后凯,2000)。这两种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由此构成了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基础。
显然,区域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诸多方面,既包括现实的生产力如市场占有率、资源配置效率等,也包括潜在的竞争能力如创新能力、结构转换能力等。就地区工业竞争力来说,它决定于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群体优势,并主要体现在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上。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构筑如下函数关系:
地区工业竞争力=F(M,G,D,T,I)。公式中M、G、D、T、I分别代表地区工业的市场影响力、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F(·)代表函数关系。
1.市场影响力
市场影响力是地区工业最现实的竞争力。市场影响力越强,就越有能力来影响市场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对市场的支配程度就越大,因此也就越有可能占领和扩大市场,从而又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影响力量。而且,市场影响力越强,就越发可能成为市场中的支配者。市场的支配者和接受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竞争的主导者,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给竞争对手的压力大,容易战胜对手;而后者只能是跟随者,甚至只能被动挨打。因而市场影响力是地区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决定性因素之一,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和反映着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大小。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地区工业占全国工业市场的份额(市场占有率)来衡量地区工业市场影响力。这里,我们采用市场份额的绝对数来反映某一地区工业相对于全国的市场占有情况,用相对市场份额(区位商)来反映某一地区工业相对于该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市场影响力,用二者的加权平均反映该地区工业的市场影响力状况。其中,地区工业绝对市场份额是地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地区工业相对市场份额是地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与全国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之比。
2.工业增长力
工业增长力反映了地区工业壮大和发展的能力,它是地区工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如果地区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常会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反之,如果地区工业竞争力较弱,则一般增长速度缓慢甚至会出现衰退迹象。当前,我国总体工业化水平还不高,要经过相当长的发展阶段才能进入工业比重相对下降的后工业化时代,特别是有些落后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还需要大发展、大增长。所以地区工业的增长,不仅是地区工业和经济规模数量上的扩张,同时还反映了地区工业质量上的提高。当然,无论是总量规模的扩张还是增长质量的提高,都将有助于地区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地区工业增长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工业竞争力的强弱。另外,工业行业增长力的大小,对衡量行业的竞争力更是非常关键。在分析中,我们采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来反映工业增长力。
3.资源配置力
资源配置力是指地区配置和使用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工业生产活动以求得最佳经济效率的能力。一般地讲,资源配置力越强,就越能有效地利用地区所能争取和控制的各种经济资源,使得地区工业的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很高。这样,该地区工业就越有可能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目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提高地区工业的资源配置力,将有利于提高地区工业的竞争力。这里,我们采用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加权平均来衡量地区工业资源配置力。其中,工业销售利润率是地区工业利润总额与总销售收入之比,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工业增加值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4.结构转换力
任何一个地区的工业都是由多个工业行业和部门有机构成的整体,它处于不断发展、调整和演进之中。地区工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地区的工业竞争力越强,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结构转换能力。这种结构转换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转换,二是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工业发展层次(包括技术层次)的不断提高。就第一个方面来说,市场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同行业的增长率比率的变化,如果地区工业中高增长行业的比重大,则说明该地区工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强。所谓高增长行业是指工业总产值增长比较快的行业。这里,我们选取了年增长率超过40%的六个行业,包括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就第二个方面来说,任何地区、任何工业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地区工业发展层次升级得越快,该地区工业的发展就越有活力,前景也就越看好。所以,地区工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也是对地区工业竞争力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在分析中,我们采用高增长行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加工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两个指标。前者主要衡量地区工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后者主要反映地区工业层次升级能力。我们用这两个指标的加权平均来反映地区工业的转换能力。
5.工业创新力
工业创新能力是市场竞争的关键。熊彼特(1990)最早系统地提出了创新说,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若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察觉新的竞争趋势,创新的最先发明者可能因此改写彼此的竞争态势。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新的产业环节、压低上游成本、政府法令规章的改变等都是创新的内容,都是造成竞争优势改变的因素。一般地说,地区工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会使得地区工业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工业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与开发(R&D)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而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这里,我们用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反映该地区的制度创新能力,用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简称R&D投入比重)来反映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二者的加权平均来反映该地区工业的总体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地区工业竞争力主要是由地区工业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五个方面因素决定的。这五个方面能力既是形成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同时,这五个方面的竞争能力又受到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区域环境、企业战略以及竞争对手策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在评价分析中,我们对各个具体指标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对分项评价指标进行了适当的加权处理。首先,对各地区的各项评价指标数据都以相应的全国各地区数据的平均值为标准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然后,在计算地区工业市场影响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系数时,均采用0.6、0.4加权办法计算上一级指标的数值。即绝对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率、高增长行业比重和非国有工业比重采用权重0.6,而相对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加工工业比重和R&D投入比重采用权重0.4。(注:考虑到不同因素对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力不同,我们对各项指标进行了适当的加权处理。在分析中,我们曾分别计算了0.5、0.5,0.6、0.4和0.7、0.3三种加权,发现0.5、0.5和0.7、0.3加权会造成个别地区的竞争力系数波动较大,甚至出现极端的情况,而对绝大多数地区影响不大,因而我们采用了0.6、0.4加权。当然,这种加权处理包含了我们的价值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计算地区工业竞争力系数时,我们采用了简单几何平均的方法。
就我国三大地带而言,地区工业竞争力表现出以下特点:东部地区工业竞争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以全国平均为1),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系数虽然低于中部地区,但二者的差距不是太大。东部地区的五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市场影响力系数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了东部地区工业发展在国内的相对领先地位。西部地区各项指标都比较低,但工业增长力系数和资源配置力系数均高于中部地区(见表1)。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多年获得了较快的增长,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地区工业增长;二是西部地区烟酒等行业所占产值比重较大,而这些行业大多属于高利税的特殊行业。
表12000年三大地带工业竞争力系数(以全国平均为1)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工业竞争力系数1.167
0.763
0.627
市场影响力系数1.548
0.662
0.385
工业增长力系数1.065
0.832
0.848
资源配置力系数1.038
0.775
0.807
结构转换力系数1.060
0.931
0.738
工业创新力系数1.109
0.701
0.492
注:本表按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计算。下表同。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工业统计年报》(1999,2000)、《中国统计年鉴2000》以及各地区统计年鉴计算。
从反映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见表2)来看,三大地带大体呈东高、中中、西低的梯度态势。在所分析的各项指标中,东西差距最大的是工业品绝对市场占有率,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比大体为6∶2∶1,反映了中西部地区在工业经济总量上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差距最小的是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三大地带之比大约是1.2∶1∶1,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投入的相对均衡化,其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大,但中小企业比重高,科技投入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高,科技投入要相对多一些。在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高增长行业产值比重等方面,西部地区要略高于中部地区,说明近年来西部地区工业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中部地区工业销售利润率较高,甚至高于东部地区,主要是受黑龙江石油工业高额盈利的影响。2000年,黑龙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总额580.86亿元,占同期中部地区工业实现利润的56.9%。如果剔除黑龙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部地区工业销售利润率要远低于东部地区。
表22000年三大地带工业竞争力主要指标
指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工业品绝对市场占有率(%) 71.40
19.30
9.30
工业品相对市场占有率(区位商) 1.110.660.63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a]
19.00
14.80
15.10
工业销售利润率(%)5.006.304.30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4.252.883.19
高增长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7.00
20.60
24.50
加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31.50
25.00
24.00
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4.80
32.60
27.70
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CDP比重(%)[b] 0.640.550.54
注:a按当年价格计算;b为1998年数据。
资料来源:同表1。
如果按各地区工业竞争力大小排序,竞争力系数超过1的省市有8个,分别是上海、广东、江苏、天津、浙江、山东、北京和福建,全部处于东部地区。竞争力系数在1到0.7之间的有10个省,分别是辽宁、黑龙江、湖北、河北、四川、陕西、河南、云南、吉林和安徽。其中东部2个省,中部5个省,西部3个省,基本上是东部的相对落后地区和中西部的相对发达地区。竞争力系数低于0.7的有13个省市区,除广西(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12个省市区之一,或者说经济意义上属于西部)和海南(其经济发展不以工业为主)外,全部处于中西部地区(见表3)。由此可以看出:除广西和海南外,东部各省市工业竞争力都比较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市场竞争力较弱,但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差不大,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并不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甚至西部一些省区近几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好于中部地区。
表32000年各地区工业竞争力系数及排序
资料来源:同表1。
在东部地区,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它们占据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的龙头位置。这5个省市的工业市场份额超过了其他地区的总和,大部分其他指标也都处于领先位置,反映出其强劲的工业竞争能力。北京的工业竞争力系数为1.172,列全国第7位。由于高增长行业和加工工业比重较大,北京工业结构转换能力系数居全国之首,说明其工业结构转换和升级能力较强。但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加工制造业并非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其工业发展重点是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品的市场份额也相对较小,所以其工业综合竞争力并没有名列前茅。天津、辽宁和河北(部分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目前工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其工业竞争力的排名比较靠前。但近年来除辽宁外,这些地区工业发展势头并不太好,工业增长率不高。广西和海南由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其工业竞争力系数在全国名列第20和第28位。广西工业竞争力的五项评价指标都处于全国中下游,明显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不过,近年来广西工业发展势头较快,工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步伐较快。海南经济有其独特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影响都比较小。
在中部地区,山西、江西和内蒙古三省区的工业发展都不是太好,市场竞争力较弱,分别居全国第26、第29和第30位,甚至还比不上西部一些省区。除了工业产值比重小的原因之外,工业所有制结构单一,企业亏损严重,工业结构升级缓慢也是重要原因。黑龙江工业竞争力系数较高,居全国第10位,这主要是受石油工业的影响。如果剔除石油工业,黑龙江工业竞争力系数在全国的位次将大大后移。相比较而言,河南和湖北工业竞争力较强,分别居全国第15和第11位。这两个省的工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比较大,所以地区工业竞争力依然比较强劲。吉林、安徽和湖南过去是农业大省,地区经济中农业比重较大,工业发展虽具有一定基础,但所占比重还较低,其工业竞争力目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至于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状况将在下面详细进行讨论。
四、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
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从无到有,获得了很大发展,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目前,西部地区已经在能源、原材料、食品、烟草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并涌现出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发展水平低,竞争力较弱,工业结构以资源性产业为主,优势产业相对分散,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另外,西部地区虽然工业中科技投入比重不小,但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
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状况也充分反映了以上这些特点。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系数只有0.627,大约是东部地区的一半,与中部地区相比也落后不少。具体来看,西部地区各分项指标都比较低,没有一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绝对市场占有率很低,其系数值只有0.29,仅为东部的1/6和中部的1/2。西部地区非国有工业比重也很低,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相比之下,西部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高增长行业比重和R&D投入比重等指标要略高一些。这说明,西部地区工业总体竞争力较差,特别是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低,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工业创新能力薄弱。但是,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有相当的实力,加上近年来的较快速增长,其工业发展还是具有相当的潜在竞争力的。下面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大西部12个省市区(即10+2)2000年工业竞争力状况进行简要的评价。
四川省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804,在全国名列第13位,是大西部12省市区中工业竞争力最靠前的省份。四川工业创新能力和工业结构转换能力较强,分别居第9位和第8位;工业市场影响力系数为0.698,在全国居第15位;而工业增长力和资源配置力相对差一些,分别居全国第26位和第21位。这说明,四川工业不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食品、饮料加工(酿酒)等在全国有相当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当然,四川工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业增长速度比较慢,工业销售利润率和产销率近年来一直比较低,如果持续下去可能问题会更加严重。此外,四川工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大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这说明四川在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提高竞争力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潜力。
重庆市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645,在全国名列第21位。重庆工业R&D投入比重大,创新能力较强,充分反映出重庆科研基础较好,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但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工业资源配置力较差,特别是工业销售利润率很低,老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此外,重庆高增长行业的比重很低,说明该地区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工业结构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陕西省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799,在全国名列第14位,居大西部12省市区第2位。陕西工业结构转换能力系数为1.279,在全国居第5位,反映出其工业结构转换能力较强。原因在于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加上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全省工业中高增长行业和加工工业产值比重都较高。然而,陕西非国有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市场化进程比较缓慢,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制约了地区工业的发展。今后应在巩固现有国有工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和外商投资经济,以扩大工业发展的空间。
广西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655,在全国名列第20位。广西工业竞争力的5项评价指标都处于全国中下游,明显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不过,近年来广西工业发展势头还比较好,工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步伐较快,说明其工业结构转换能力要相对好一些,在全国居第17位,比其他指标的位置要靠前一些。
云南省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780,在全国名列第16位。在所评价的5项指标中,最突出的是资源配置能力,居全国第5位,原因是云南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都非常高。这显然是由于云南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的烟草工业所致。据统计,云南烟草工业实现的利润占全省工业利润总额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在90%以上。如果剔除烟草工业,云南工业综合竞争力还很弱,表2中除工业资源配置能力以外的其他指标均较低,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贵州省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624,在全国名列第23位。由于高增长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较大,贵州工业结构转换能力系数较高,达0.963,居全国第12位。然而,贵州工业竞争力其他指标都较低,说明其工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贵州工业总量规模很小,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资源配置效率差,工业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甘肃、青海和宁夏工业竞争力系数分别为0.637、0.572和0.657,分别在全国名列第22、第27和第19位。这3省区工业竞争力状况非常相似,其工业总量规模都很小,如工业销售总额仅分别占全国的0.9%、0.2%和0.3%,这使得其工业的市场影响力很小。而且,3省区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很低,说明其资源配置效果也并不理想。不过,3省区工业增长率和R&D投入比重并不低,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有工业基数小、国有工业比重大的原因,也有后发优势的因素。
内蒙古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475,在全国名列第30位。内蒙古工业原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但近几年发展状况不是太好,一些工业行业(如煤炭采选业)利润率和销售额都有相对下降的趋势。尽管某些行业(如乳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发展很快,但其占地区工业的比重不大,还不足以带动全区工业的快速发展。
新疆自治区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597,在全国名列第25位。新疆最重要的工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其产值增长率、销售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都较高。虽然近年来纺织、食品、家具等行业有较大发展,但总体来讲其他工业发展还很不充分,非国有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加工工业比重较低。因此,新疆要实现工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加快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精深加工,实现产业多元化。
西藏是一个特殊的地区,其工业竞争力系数为0.415,居全国最后一位。目前,西藏具有优势的产业主要是采矿业、中藏药、手工艺品以及特色食品等。由于交通不便,运距长,加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藏基本上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加工制造业的条件。因此,在进行工业竞争力评价时,西藏与其他地区是不可比的。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地区工业竞争力是地区工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它是由市场影响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等五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是这些因素有机构成的整体。采用2000年各省市区的数据进行初步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竞争力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很大。东部大部分省市工业竞争力水平较高,发展状况良好;而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低,绝大部分省区竞争力较弱,只有个别省区处于中游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较慢,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目前,中西部地区工业总量规模小,工业化水平较低,国有企业比重偏高,所有制结构单一,技术档次较低,所以工业竞争力不强。但由于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加上某些产业已经形成明显的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今后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
显然,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今后都需要不断提升工业竞争力。东部地区必须继续发挥其已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特别是要努力提高工业盈利能力,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同时,要提高地区科技投入比重,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中部地区应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产业优势,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度加工,提高发展层次和技术含量,并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地区工业化的进程。西部地区应当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各项优惠政策,并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促进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