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_郭爱元,王凤仪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目的: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究;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针对(CNKI)、万方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医学期刊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方剂,分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通过中医辅助治疗系统分析,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频次达到2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24味,并对这些药物按照基于关联规则和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的方式进行了排序。结论: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药物和经验进行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2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240-02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临床上主要是指由于患者胃内的物质通过反流又进入到了食管中导致食管粘膜发生炎性的反应。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胸骨有明显的灼热感和疼痛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管消化性溃疡等并发症状。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治疗。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治疗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与经验总结,也会起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我院在2015年4月份至2016年4月份期间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探究,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及检索方式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UC的相关文献。时间范围:2000年1月—2015年12月;检索词:“反流性食管炎”并含“中医”或者“反流性食管炎”并含“中药”;检索方式:主题词检索。

1.2纳入标准 ①选择纳入正式公开发表的期刊或论文,且其内容具有中医药临床辨证治疗UC的相关文献;②文章中具有中医药临床辨证治疗的文献,且临床病例数≥30例;③对于综述性文献,参考其参考文献,选择2000—2015年的原始文献纳入统计,如综述中的论述无原始文献,则不纳入统计。

1.3排除标准 ①个案报道;②中西医结合治疗者;③2篇相同的文章以1篇计;④虽有具体分型但临床病例少于30例的文献1.3软件分析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治疗分析,主要采用的原则有关联原则和聚类算法、以及频次统计算法等,对老中医的处方进行存储与分析。

1.4中药名称的规范 中药名称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上的名称,对期刊文献中出现的名称进行统一规范,未涵盖的药物不予录入。如生白术、炒白术等统称白术;焦荆芥、荆芥穗等统称荆芥;炙黄芪、生黄芪等统称黄芪;元参记作玄参;元胡记作延胡索等。

1.5对处方进行录入与核对 通过筛选后将处方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并有专人负责对系统数据进行审核,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通过该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分析单元的“方剂分析”功能,对用药规律进行深挖[2]。

1.6数据分析 ?对数据源进行提取 在系统“西医疾病”单元项中输入“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将系统中储存的反流性食管炎方剂全部进行提取;?采用频次统计进行分析 数据提取完毕后,通过频次统计分析的方式将治疗方剂中的治疗药物按照使用频次进行排序,并将排序结果导出;?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 将系统的“支持度个数”(系统默认的药物同时出现的次数)设定为23(这一数值为支持度的20%),系统的置信度设置为0.8,并根据药物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排序,使用“规则分析”对药物使用规则进行分析[3];?进行新方分析 使用系统的核心算法,具体包括互信息法、熵聚类分析法等。在进行分析前,需要先制定适当的相关度和惩罚度,然后通过“提取按钮”进行提取,发现新组方以后(大多是通过没有监督熵层次的聚类算法提得的),可以借助网络化对其进行展示。

2.结果

2.1用药频次 通过对统计此次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的首方剂中的药物频次发现,所有药物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达到2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24味,如表1所示,根据表1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前五位分别是炙甘草、茯苓、炒白术、陈皮和太子参。

3.讨论

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系统根据关联算法对于处方药治疗过程中的药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处方药中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分别是太子参、炒白术、陈皮、半夏以及浙贝母、鸡内金、生黄芪等。在临床上长常使用的药物组合有:?炙甘草和炒白术;?茯苓和炙甘草;?陈皮和炙甘草;④太子参和炙甘草;⑤砂仁和炒白术;⑥茯苓和炒白术;⑦茯苓和陈皮;⑧炒白术和太子参;⑨茯苓、炙甘草和炒白术等。通过系统的聚类算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常用药对主要有:炙甘草——玫瑰花和炙甘草——土白勺、大枣——炙甘草、鸡内金——法半夏、厚朴——法半夏、芡实——焦神曲以及生地黄——玉竹、炒谷芽——生地黄、川楝子——柴胡。

中医理论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病因是患者饮食不注意或者被七情所伤,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过多的引用酒浆、辛辣、热烫类的食物导致脾胃受到损伤,情志不畅,肝气淤积,进而引起胃气上逆,酸水上溢,最终损伤食管粘膜,导致炎症发生。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处方药进行治疗分析,运用关联算法分析发现方剂中主要包含六君子汤、乌贝散以及鸡内金等药物,可以健脾益气[5],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和胃排空,减少了患者的食管反流现象,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治疗系统能够对以往的中医处方药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并通过关联性原则以及聚类研究原则对处方药进行处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实践能力,以便于进一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罗石任,王昭,陈素华,李瑞奇.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毛天东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J]. 中医药导报,2016,(05):39-41+45.

[2]王昭,杜志谦,罗石任,陈素华,李瑞奇.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郭艳锦治疗寒痹的用药规律[J]. 中医药导报,2016,(05):42-45.

[3]于彦. 范春琦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用药规律的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6,(02):262-265.

[4]冯岩,胡建平,周洪,吴丹,李志更.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脂肪肝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1):5-8.

[5]孙敬昌,王燕平.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水肿方剂用药规律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0):11-16.

通讯作者:王凤仪

作者: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邮箱:wfy@gszy.edu.cn

论文作者:郭爱元,王凤仪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  ;  ;  ;  ;  ;  ;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_郭爱元,王凤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