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与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党的领导与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党的领导与政治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明建设论文,领导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点。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整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意识、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行为实践三个基本方面。

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特征的第一次明确概括,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的实质,阐明了党的领导同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致性。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党要实施正确有效的领导,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意志,团结奋斗。这就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政治领导,需要肩负着领导责任的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阶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有效地进行政治参与,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发展人民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而民主需要集中、科学的指导,即对人民群众中的各个阶层、各种群体的利益和愿望进行综合,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此,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实现依法治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脱离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不可能建设好。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本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是政治民主的主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六大把这方面的内容写人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既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顺利实施的根本手段。法治与人治相对立。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法治是依据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进行社会管理和治理的活动,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利。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升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作为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九届人大在修改《宪法》时,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的基本方略写进了新《宪法》。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封建人治历史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无论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还是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体的民主政体,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任何违反法治原则的权力意志和所谓民主,都会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的权利与自由造成损害,进而危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因此,依法治国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程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基本特征。把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使我们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基本途径。

二、坚持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党在执政条件下经常面临并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任务。为完成这个伟大任务,需要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出发,探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路子。因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们党不仅不可能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而且也不可能再沿用改革开放初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难以适应新的情况,使党的领导脱离实际,严重影响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为了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处于主导地位,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则处于从属地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来进行,如果离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就会脱离正确的轨道,甚至导致否定党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前提的,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党的领导更加正确,更加有力,更有成效。党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核心领导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必须正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在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中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的需要。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都存在一些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地方,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有能力带领人民群众前进;如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小集团谋私利;如何既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又善于借鉴一切有利于执政兴国的当代人类文明包括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如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如何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始终保持党的活力,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对我们党都是严峻的考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历史重任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作积极的探索和长期艰苦的努力。

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基本途径

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的基本经验,当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所谓总揽全局,就是党委要坚持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集中精力抓好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握政治方向、决定重大事项、推荐重要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效地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所谓协调各方,就是党委要从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统筹安排好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群众团体等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并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规范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保证各方能够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党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决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党必须善于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在我们国家,党的领导同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不是互相对立和互相排斥的,而是完全一致的。作为执政党,要通过把自己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来实现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的约束力,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实际上是党的政策的定型化和条文化,它使党的主张变成了国家意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整个国家的贯彻执行有了法律上的保证。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本身就是在实践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党员和党的干部只有带头遵守,才能使宪法和法律得到认真的实施,才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使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税利武器。任何党员和党的干部都不能把自己置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和监督之外,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依法治国,不仅是各级党委要抓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是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一个根本要求。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关键在党要依法执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善于从党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任务出发,把执政方式纳人法制的轨道,正确处理党执政与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党不是政权本身,不能取代政权机关的职能,党组织与国家政权机关之间是政治领导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的方针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既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又善于运用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第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则能够促进执政能力的提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提高党掌握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组织亿万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这贯穿于党的全部领导实践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科学内涵、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明确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些要求是根据党所处的时代特点、党所面临的任务和党的队伍的现实状况提出来的,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借鉴一些外国执政党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

第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进行。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人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这些对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执政的共产党,只有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的民主生活,才能在社会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转化为推进政治民主化的强大动力。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热情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将有效地促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

标签:;  ;  ;  ;  ;  ;  ;  ;  ;  ;  ;  ;  ;  

党的领导与政治文明建设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