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教育_生物多样性论文

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教育_生物多样性论文

自然博物馆中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物论文,生物多样性论文,馆中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然博物馆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提出的“做好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是自然博物馆最首要的、最根本的任务”。中国现有博物馆1500余座,加上民间新办的特色博物馆,全国博物馆已达2000余座。博物馆藏品已超过2000万件,年举办展览8000余个,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建1000座博物馆,基本使每个中等以上城市都拥有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如何利用好这潜在的巨大资源,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宣传工作,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自然博物馆一般会举办多种类型的生物多样性展览,包括植物、动物(脊椎、无脊椎动物、人类)以及专题昆虫展、古生物展、生物教学陈列展。例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水生生物陈列展览、动物的奥秘展览、动物——人类的朋友展览;天津自然博物馆的海洋生物展览、动物生态展览、世界昆虫展览、热带植物园展览、海洋贝类展览;浙江自然博物馆的海洋动物展览、古生物展览、植物展览、动物展览;大连自然博物馆的海洋生物展览、东北森林动物展览、湿地展览、物种多样性展览;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脊椎动物陈列馆;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植物园等。

这些展览一般采用主题单元的陈列方式,设计了反映动植物野外生活状况和习性的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设计时强调以科普为中心,以观众的兴趣为重点,运用色彩丰富的图版和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实物、景观、模型等各种展品,以及现代声光电技术,使展览不但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而且还具有可视性、娱乐性、可参与性,通过这些陈列展览,直观体现了生命世界的博大精深,同时结合生动的讲解,又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拯救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紧迫性、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融入参观者的意识中,进而启迪人类更深刻地认识这些大自然的精灵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启发和影响。

自然博物馆是进行生物多样性教育的立体教科书。它常常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在自然博物馆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活动也是依据一定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来进行的。本馆采用以下一些教育原则和方法。

1 生物多样性教育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博物馆生物多样性教育遵循的主要原则。它是指在对公众(包括大、中、小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知识教育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知识,而这些知识是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的,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播引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这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对生物多样性知识要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教育工作者对博物馆的展览要有充分的了解;最后教育工作者还应采取科学规范的语言来讲解传授生物多样性知识。在讲解时应针对不同的观众类群,根据他们不同的知识背景,采取不同的讲述解释,避免超出授众的认知能力范围。例如,由于以前灭四害(老鼠、苍蝇、蚊子、麻雀)的影响,公众常常会问博物馆中的动物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这时候应该科学地解释动物的益与害——从生态学观点看,作为物种,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存的价值,都应受到人类的尊重和保护。动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对的,自然界并没有绝对有害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都同样重要。

1.2 引导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在自然博物馆中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应充分尊重观众已有的知识结构,协助他们了解自我的学习需求,以使之建立起基于自信和自发性质的对生物的关爱。引导观众从观察标本了解生物的生活习性入手,进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关注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例如在讲解昆虫的多样性时,可以教会学生观察昆虫的口器(有些博物馆还有放大了的昆虫口器模型),了解咀嚼式口器(如蝈蝈、蝗虫)、刺吸式口器(如蚊虫、蝉)、虹吸式口器(如蝴蝶、蛾类)和锉吸式口器(蓟马)、嚼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和刮吸式等口器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口器的昆虫食性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关注哪些是捕食性昆虫,进一步探索天敌昆虫和人类的关系。

1.3 趣味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时,除了通过多样化的设计手段来提高公众兴趣外,在参观过程中和参观后,还可组织一些互动游戏,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促进观众与讲解人员、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激发观众思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知识,引导观众关注并积极投身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活动中来。例如讲解鸟类多样性就可以将课堂设计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博物馆丰富的鸟类标本,可以解决学生无法感性了解鸟类的教育难点,让学生从展厅中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多”入手,观察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本地区当前鸟类资源的现状,从而理解鸟类的多样性,学习保护鸟类的方法,培养自觉保护鸟类的情感和观察能力。有些博物馆还设计了鸟类电子触摸屏,可以播放鸟鸣声,学生可以动手试一试,增加了教育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可以邀请博物馆的专家选择合适的线路,带领学生外出观鸟。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鸟类多样性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2 生物多样性教育方法

要使生物多样性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还需借助于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引导公众掌握生物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与普通范畴的教育工作有共性,但也有其本身的特征和规律,本馆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2.1 讲解传授法与普通教育一样,博物馆采用的最为普遍的教育方法就是讲解传授法,即在讲解员或研究人员的主导下向观众讲授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促进观众能力的发展。讲解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传递给观众。内容丰富、具有说服力的讲解能对观众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它是我们进行生物多样性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在讲解过程中,遵循上面提到的几大原则,尽量做到清楚、准确、通俗易懂,语言要生动,富有趣味性。只有通过清晰的表达,才能透彻地分析问题,语言合乎逻辑的做出推断,在此基础上,也才能鼓励观众进行充分的联想。例如,讲解中华鲟的洄游习性,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用简单、形象的语言告诉他们“鱼儿搬家了”;对小学生则可以告诉他们“中华鲟是一种洄游鱼类,每年9~11月间,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海洋中成长。”中学生除了向他们介绍中华鲟的洄游习性,还可以对照展版告诉他们产卵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海洋性鱼类的洄游、溯河性鱼类的洄游、降海性鱼类的洄游、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与中华鲟的关系等一系列概念,引导他们探究知识。

2.2 探究与发现学习法 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在参观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展厅中寻求问题答案等方式,让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进行学习。一般我们采取根据展厅中实物标本启发观众提出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建立起一定的生物保护价值观。这种方法对于激发观众兴趣至关重要,让他们由被动的参观变为主动的参与——实质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宣传就是要唤醒公众的参与热情。

例如,我们开展的比较成功的活动“在展厅中寻找珍稀保护动物”,首先可以安排学生学习动物保护相关知识,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看谁在展厅中找到的珍稀保护动物多,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竞赛结束后还反复带来家长参观,向父母介绍自己找到的保护动物,很有成就感。

2.3 户外活动组织法这主要是针对一大批自然博物馆的爱好者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追随者。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主要开展了大型参观活动、标本制作活动、冬、夏令营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讲座、专题户外活动、专题新闻报道等类型的活动:

(1)大型参观活动 主要是配合节庆和环保科技主题而开展。例如:爱鸟周、全国科技活动周等。这种活动一般可以提供多人次参加,通常以免费参观、科学演示、户外比赛、游戏的方式进行。

(2)标本制作活动 配合展览主题或展厅标本,组织观众自己动手,让他们除了参观,还可以有更深入的学习机会。活动的特色在于“从做中学”,让观众在不太难的标本制作(如制作叶脉标本)过程中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内涵。

(3)冬、夏令营活动 这是专为学生提供的生物多样性学习机会。组织冬、夏令营时,除了在博物馆中开展传统的学习,还可组织学生到户外开展活动。如到花园认识昆虫的“寻找小精灵”活动。

(4)生物多样性保护讲座 这是为一般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设计的科普活动。博物馆通过公众调查,汇集一系列的主题,邀请专家或学者开办讲座,这种讲座涵盖面广,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展厅的标本和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例如为孩子们举办“世界珍稀蝴蝶讲座”等。

(5)专题户外活动 这是为那些生物爱好者专门设计的。例如:提供专家陪同的户外观鸟、野外动植物的识别等活动;通过网络组织专题爱好者进行专项的野外观察活动,并将活动成果通过网络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

(6)专题新闻报道和新闻媒体合作,根据博物馆的标本和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活动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网络平台上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充分拓展生物多样性宣传面,使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生物多样性、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如在电视台推出“走进自然博物馆”系列节目。

(7)专业网站宣传法 当今社会网络的宣传速度和范围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生物多样性教育应充分考虑网络的力量,任何一个活动,任何一次专题讲座,在网络上都有它的受众,特别是在组织户外活动时,通过网络可以组织到尽量多的爱好者和参与者。同时,通过网络可以建立以专家为版主的多个生物多样性爱好群体,壮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群众基础。因此,及时关注自然博物馆的专业网站非常重要。

一些常见的自然博物馆的专业网站如下所示:①www.bmnh.org.cn北京自然博物馆;②www.cmnh.org.cn重庆自然博物馆;③www.dlnm.org大连自然博物馆;④www.sxnm.net陕西自然博物馆;⑤www.tjnhm.org天津自然博物馆;⑥www.zmnh.com浙江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活动不同于学校的教学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很难作出量化的评价,教育的成果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事业,其目的是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广泛传播于社会各阶层,引导公众的可持续发展观。

标签:;  ;  ;  ;  ;  ;  ;  

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教育_生物多样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