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理干预与产后母乳喂养率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中美

李中美(香格里拉县金江镇卫生院 云南 674403)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2013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所收治的孕妇7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其中对甲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孕期心理干预措施,且对其母乳喂养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两组孕妇在通过护理干预之后,甲组中有27 例实施母乳喂养,喂养率为71.1%,乙组中有35 例实施母乳喂养,喂养率为92.1%,组间母乳喂养率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孕期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孕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产后母乳喂养率;孕期;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76-01

现代医学认为:母乳喂养对产妇与新生儿都是极为有利的,例如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可加强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降低产妇乳房疾病的发生,加快产妇产后子宫的恢复[1-3]。然而,近些年来母乳喂养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有部分孕产妇是由于心理问题所导致的[4-5]。所以,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干预,是极为关键且有必要的。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38 例孕妇进行孕期心理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我院2013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所收治的孕妇7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孕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各有38 例。甲组年龄介于20~3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3.5)岁;体重介于49~75kg 之间,平均体重为(62.3±4.2)kg。乙组年龄介于20~3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3.45)岁;体重介于50~77kg 之间,平均体重为(63.33±3.45)kg。45 例为初产妇,33 例为经产妇。两组孕妇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甲组孕妇予以孕期常规护理措施,例如对孕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等等;而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孕期心理干预,具体为:首先,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开办孕妇学校、点化教育以及分发宣传手册等,向孕妇及其家属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讲解有关于孕产期的乳房保健知识以及准确的哺乳方式等[6];询问孕妇及其家属对母乳喂养的看法,对其所存在的错误观点与认知,应予以纠正,例如有孕产妇害怕、担心产后用药会经由乳汁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应向孕产妇说明:产后所使用的一些药物,是通过临床检验的,其在乳汁中的含量并不多,并不会影响新生儿,进而消除孕产妇的担忧,从而对新生儿予以母乳喂养[7]。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当P < 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组孕妇在通过护理干预之后,甲组中有27 例实施母乳喂养(71.1%),乙组中有35 例实施母乳喂养(92.1%),组间母乳喂养率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2 组患者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注:* 与甲组相比,P < 0.05。

3. 讨论在临床上,母乳喂养指的就是一种用母亲的乳汁对婴儿进行喂养的方式[8]。有众多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不论是对婴儿,亦或者是对母亲本身,都是有一定好处的[9]。然而,一些孕产妇由于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害怕母乳喂养所带来的疼痛以及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不足等,继而在婴儿喂养上并未选择母乳喂养[10]。

因此,有研究指出,应加强对孕妇孕期的心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甲组中有27 例实施母乳喂养(71.1%),乙组中有35 例实施母乳喂养(92.1%), 研究表明实施心理干预的乙组患者其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甲组。可见,孕期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孕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1] 甘新华. 孕期心理干预与产后母乳喂养率的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2014,(8):444-445.[2] 张红, 张芳. 强化心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3):129-130.[3] 李智敏, 何丽, 张丽婷等. 母婴分离产妇心理情绪对泌乳素及后期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右江医学,2014,42(5):528-530.[4] 杨晓玲, 刘静. 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55-56.[5] 马春娟, 李嫦珍. 开展孕妇学校对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51-852.[6] 郭莉莉. 影响母乳喂养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D]. 山西医科大学,2010.[7] 孙雪艳. 护理干预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的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1):336.[8] 陆玲玲, 莫海英.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手术病人的康复质量护理中的实施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6):906-907.[9] 莫爱民, 陈雪群. 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整体护理干预体会[J]. 吉林医学,2014,35(9):1987.[10] 李智玲. 提高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措施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3,(6):691-692.

论文作者:李中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孕期心理干预与产后母乳喂养率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中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