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研讨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断深化,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以便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建构。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集中表现为以下五种意见。
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理解。我国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都采取这种理解。(当然,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不一定赞同这种理解)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其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立论的依据。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推广到历史领域便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没有物质本体论,就不可能正确揭示社会存在的本质,也不能正确说明社会和人的存在。马克思正是批判了唯心主义本体论和旧唯物主义本体论,才创立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本体论,恩格斯和列宁继马克思之后,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
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他们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把物质本体论当作从前人承继下来的理论前提,承认外部自然界是人类感性活动的物质前提。但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只有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和辩证的性质,才能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界限。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意味着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而是说,只有实践唯物主义,才能更准确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新唯物主义”,就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不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而且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和基本精神。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还认为,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都体现了实践精神,即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不但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实践问题。无论是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都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确证。
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持这种理解的同志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划时代的哲学创造,马克思没创造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任何其它哲学。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而且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已经蕴含着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价值论等内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还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哲学的新贡献时,只有“新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更准确地说就是“唯物史观”。他们强调自己的哲学和旧唯物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区别还是唯物史观。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新唯物主义的“物”,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旧唯物主义的“物”,是指物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6页)尽管辩证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最能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就在于理解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所说的“新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四是实践本体论的理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本体论,是一种不同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尽管两种理解都突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持这种理解的同志认为,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仅具有本体论意义,而且首先具有本体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实现了本体论的转换,即从传统的物质本体论转变为实践本体论。传统的物质本体论,是一种以抽象的物质为基础的本体论,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因为“抽象的自然界,只是名为自然界的思想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31 页)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则把存在物(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指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同上)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6—77页)可见, 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和感性世界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思想中最主要、最具当代意义的成就。进而言之,实践本体论当中又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把实践理解为社会本体,另一种是把实践理解为整个世界的本体。
五是实践人本主义的理解。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关键是把握其思维方式的转移。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是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实践的思维方式,而我们传统的教科书,是以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因而不可能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把握。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追求终极本原,注目过去,看重先在,进而形成了旧哲学的两极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这种斗争既暴露了人本身的内在矛盾,也暴露了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不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克服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确立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既不能在唯物主义的意义上,也不能在唯心主义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本主义既有别于唯心主义,也有别于唯物主义,同时是把它们二者统一起来的真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0页)可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人本主义,它以人本学为骨架展开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上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五种理解可以看出,尽管某些观点具有相似之处,但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上,各种观点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甚至是明显的分歧。从过去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一致性到今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多样化,这不仅是一种哲学理论现象,而且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的反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20多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很大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伴随着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我们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总结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共识:以往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不仅是实践的失误,同时也是理论的失误。而理论上的失误,说到底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或者说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这种对历史的反思,必然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这类重大理论问题。于是人们便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进而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不同理解。
第二,研究的深化。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大都借助于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等第二手资料,尽管那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基本一致,但这种一致是建立在简单信仰基础之上的,决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深化了。这种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早期哲学原著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结果必然表现为研究者对原著的理解。而由于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不同时期的原著关注程度的不同,由于研究者对同一哲学原著把握的重点不同,还由于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理解方式的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上的差异。
第三,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大量地被引进到国内,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尽管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存在着研究者的许多偏见,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谬论,特别是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在我国哲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引进,既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起到了一种推进作用,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理解的原因之一。
第四,当代哲学的分化。自从西方传统哲学解体之后,哲学的发展呈现为多样化的趋势。旧哲学的大厦早已倒塌,新哲学的大厦尚未建成。对于“什么是哲学”,“哲学应该做什么”等重大问题,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所做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现代西方的许多哲学家尽管对哲学的建构提出了不少见解,但目前还不足以改变哲学分化的现状。当代哲学的这种状况,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但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关于哲学的许多建树,已经并继续对哲学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所在。
第五,社会实践的变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总是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是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联系在一起的。当代社会正处在一个大转折、大变革的时期,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不仅要把握其哲学原本,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把握社会实践的本质,即把握时代精神。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研究者对时代精神把握的不同。或者可以这样说,只有真正把握时代精神(以哲学的方式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哲学,才将有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的哲学,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本体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