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突破--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新的突破--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新的突破——1995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国高考论文,政治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坚持了近几年政治科高考改革的方向,在保持以往试题特色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较好地处理了能力考查与知识考查的关系,重视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今年的试题,坚持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考知识,重应用”的命题思路,较好地实现了能力考查和知识考查的结合,提高了直接考查基础知识题目的分值。在客观性试题中有10道题是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主观性试题中的第31题第一问、第33题和第34题也是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共占57分,试题还侧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试题重视基础知识考查,把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结合起来的做法,既有利于区分考生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又更好地适应了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有利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是较好地处理了课外材料和教材内容的关系,参考答案的拟定较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设置一定的新情境和新材料用来考查考生的能力,是政治科高考试题改革的鲜明特点。但如何处理好课外材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科学地拟定参考答案和评分要点,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难题。往年的试题,不同程度地存在“题目和材料在书外,答案也在书外”的现象,造成考生无从下手,阅卷教师无法评卷的状况,形成优生和差生得分相近,甚至优生得分不如差生的反常现象,严重挫伤了中学政治课教与学的积极性。今年试题参考答案的拟定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主观性试题答案要点的表述尽可能地使用教材语言,保证了那些基础知识扎实,综合能力强的考生取得较好成绩,必将对中学政治课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是较好地处理了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试题总体难度降低,区分度增强。试题调整了总体难度,主要表现有:(1)题量与分值与去年相比有了变化,单项选择题由94年的24道题减少到20道题,分值却由36分调至40分。(2)运用新材料、构思新情景的试题减少,在试题中还使用了教材上的诗歌、成语、引文,如第20题、26题、29题和第33题。从而使今年试题在总体难度上有所降低,同时,又使基础知识扎实、能力强的考生得到了高分,基础知识不扎实,能力弱的考生得不到高分,保持了较好的区分度,这就使试题的总体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是较好地处理了参考答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试题参考答案的拟定规范、科学,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尽可能地运用了教材中的语言,层次清楚,要求合理、明确,在论述题中降低了往年操作性不强的综合评价分的分值,更加有效地控制了评分误差,从而把参考答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结合起来,达到了统一。

以上四个方面的突破,使今年试题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和有利于促进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结合上迈出了一大步,是一份符合中学政治课教学实际的,受到广大中学师生欢迎的试题。但是,今年的试题仍存在着两点不足:一是个别选择题的选项配置不准,迷惑性程度把握得不够好,表现在正确选项与干扰项内容的一致性程度太高,使考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如第18题,正确选项为B项“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少考生选了D项“意识依赖于物质”。这样选有没有道理呢?是有道理的。因为B项和D项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B项是D项的要求,D项是B项的依据,放在一起,确实难以让考生进行正确地选择。二是个别试题的设计欠新颖。如第40课题,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与92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第42题有类似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命题中加以改进。

标签:;  

新的突破--1995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