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有效节能策略分析论文_魏松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有效节能策略分析论文_魏松

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电气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住宅小区建筑的电气设计工作中,应遵循节能性与环保性的原则,保证可以降低电器的电力能源消耗量,满足当前的节能环保理念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各方面工作水平,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水平,降低国家的整体民用能源消耗。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策略

引言

1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节能简述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节能指以住宅小区建筑物为载体,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综合利用电力、照明、运营管理等方面采用智能、节能技术,在建筑物本身及整个小区营造一个绿色节能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和满足人们住房需求中得到了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行业耗能大、资源消耗浪费多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的重点目标。随着社会发展,网络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讲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也渐渐步入了寻常百姓家,逐渐进入到了大规模建筑及快速发展阶段。

2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有效节能策略

2.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供配电系统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能够为建筑的各方面系统提供电能,因此,优化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控制电能使用的不合理现象,减少能源的浪费现象。首先,对于建筑小区内的总用电量及电气系统的用电设备功率要进行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并根据每个小区的实际情况来配置节能型的供配电设备和系统。在变压器的选择上,要与驱动负载的能力一致,并根据客观负载的大小进行选择,同时还要计算好成本,对负载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与调节。其次,在导线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控制电能损耗,为了减少导线的损耗,需要选择低电阻率的导线来配置供电系统,同时还要适度地增加导线截面。在线路的优化设计上,对于其架设与布局要控制好导线的长度,减少电力能源的损耗,从而有效降低损失。另外,安装智能化计量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当用户的用电量超过核定标准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并进行提醒,从而实现了建筑智能化的典型特点,减少了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现象。

2.2太阳能应用

太阳能应用的基本原理为光电转化,其主要工作设备为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构成总体设备,借助半导体的光电转化效应进行电能的转化。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条件下,可将电子吸收,使其成为光电子、形成电流。在电气设计中,利用太阳能实现节能,需要重视半导体材料的选取,一般单晶硅的生产转化率为17.5%,多晶硅的生产转化率为16%,砷化镓的生产转化率为23%,但价格较高,无法普及。以单晶硅应用为例,某建筑为多层建筑,电气设计采用常规模式,为保证节能效果,额外应用太阳能设备。建筑占地面积369.3m 2,处于北纬41°40′,东经117°20′,太阳照射的入射角相对较小,应用单晶硅设备的面积应在20~25m 2左右,与地面水平角为30°~33°左右。因发电总量有限,无需单独设置大容量蓄电池,完成光电转化后的电能直接存储于小容量设备中。上午电池板倾角为30°,中午为33°,下午为30°,非阴雨天气持续工作10h的情况下,可产生电能11~15kWh,满足40L水加热的需求,减少建筑用于冷水加热的能耗12~18kWh。

2.3小区公用设备的照明设计

住宅小区设计应满足公共区域节能的需要,首先,应该设计夜间公共照明区域的节能。通常照明区域的节能设计就是对灯泡的选择进行挑选,根据市场灯泡的价格,一般白炽灯的价格相对来说具有经济性,但长期使用用电负荷会增加,所以不利于长期使用,电子节能灯初始价格较高,但有利于节省用电电荷,而通常电子节能灯的使用寿命较长,所以通过计算,在设计公共区域照明区域的用电设备时,应优先考虑电子节能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实际的使用中,节能灯的使用情况较不理想,出现了大面积节能灯损坏的现象,究其原因为节能灯是非线性负荷,所以在发亮期间会产生谐波,谐波与线性电负荷会产生反应从而使电网产生混乱。所以选择电子节能灯的效果不符合实际应用。所以在公共区域的节能设计还应具体进行研究,如提供专用的节能灯用电网络,或提供纯阻性负荷可以降低运行电压,以实现节能的作用。

2.4空调系统节能

对于当前的建筑暖通空调,因自动化控制仍需完善,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浪费。这就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为了使空调具有节能的效果,对设计人员而言,应先做好和其他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及交流,对系统接口予以优化处理,保证系统运行节能效果。一般在接口位置会安装传感器,以此对温度及风速等进行监控,根据实际的监控结果,对空调系统进行完善与优化处理,进而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减少电能的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

2.5智能化控制节能设计

智能化控制是当前住宅小区电气系统实现节能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建筑电气设备运行的智能控制与系统管理的优化提升两个方面。利用智能控制等手段,对建筑电气系统中动力、照明系统进行优化控制与升级改造,确保各系统均在最优工况下运行,可大大降低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综合能源浪费,保证各系统协调稳定经济高效运行,使建筑实现高效智能化节能。如电梯控制系统装配智能模块可监测电梯的运行和报警状态,累计运行时间计算各部电梯的能耗。

2.6变压器节能

在住宅建筑的电力系统当中,变压器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供配电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以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适宜的变压器类型,并确定相应的运行和控制方式,以此从本质上减少或避免由于变压器与系统不相符造成的额外能耗。若遇到相对较大的,且具有冲击性的电力负荷,或者是具有季节性特征的负荷,建议采用专用变,并在运行过程中予以灵活投切,以此有效解决季节性负荷可能产生的额外能耗。

2.7减少用电器使用量

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中,降低电能损耗的最为直接也是有效的措施是减少用电器的使用量,以常规写字楼建筑为例,除了用户室内用电设备和公共区域必要的消防、安保监控设备不可随意减少外,对于公共区域的空调、灯光等设备,可以酌情减少,如公共区域灯光设备,可以采用电气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天井、通光孔等方式,实现外部光源的补充,从而降低建筑内部对人造光源的需求量,实现减少照明设备使用量的目的。除此以外,额外的楼宇外部装饰灯光也可以酌情减少,以实现建筑整体节能的目标。

2.8优化电气监控的安全性

优化电气监控的安全性能够确保建筑电气节能系统在运行期间的安全。首先,在建筑电气节能的安全防范系统的优化方面,可以借助智能元器件探测技术、现场总线布控技术、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等,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反馈。其次,对于建筑电气节能供电系统的安全维护上,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要注重对系统的硬件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并对电气监控的安全性进行合理优化,进而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

结语

近年来,在房屋等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的背景下,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对节能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住宅小区建设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实施建筑电气节能工程,充分研究相关政策的制订和配套,形成新的机制和运作模式,使之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建筑节能,推动建筑节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晋康.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方法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4130.

[2]于大勇.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7(49):168.

论文作者:魏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有效节能策略分析论文_魏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