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与对策:当代青少年的宗教信仰_基督教论文

考试与对策:当代青少年的宗教信仰_基督教论文

审视与对策:当代青少年的宗教信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宗教信仰论文,对策论文,青少年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9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中国的宗教信仰领域,信仰宗教的青少年人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在佛教、道教的寺院、宫观里,在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中,乃至在民间宗教举办道场时,都可以看到不少青少年的身影。他们在参与各自信仰的宗教活动时,其虔诚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审视?又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本人略陈管见,敬请方家哂正。

一、青少年走上宗教信仰之路的途径

(一)深受家庭影响而信仰宗教 据本人多年观察,有一部分青少年信仰宗教,是深受祖父、祖母或父亲、母亲等家庭长辈崇信某种宗教的影响而走上信仰宗教之路的。这些青少年自出生时起,就成长在家庭长辈的各自宗教信仰生活中。家庭长辈通过焚香膜拜或祈祷祝福所营造的宗教氛围,给这些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深刻影响,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各类宗教信仰的熏陶与吸引,长此以往,便自然而然跟随家庭长辈信仰某种宗教,参加某类宗教举办的信仰活动。

如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学诚法师,其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从小就跟母亲在家念经,做早晚功课。学诚法师母亲曾对他说:“多念经,多念佛、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会保佑你聪明、读书会好,升学会好,以后各方面才会比较顺利”①。于是,他就天天念经,还经常到附近寺院参加一些佛事活动,并于十六岁时毅然出家,经过认真修学,如今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和尚。又如笔者有一位年轻同事,是一名基督教徒,因受其母长期影响而加入基督教。他与一位青年女性基督教徒结婚后,生有一女。这位小女孩,尚在襁褓中,便被他们夫妇带到教堂参加活动,自此以后,从未中断。可以预见,这位小女孩因为深受基督教思想的浸润,长大以后,很有可能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再如笔者在从事民间宗教活动调查时,常看到有不少青少年积极参加一些教门如天地门教举行的“天地圣会”,其中有的青少年的内丹修炼功夫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这些青少年也是从小受其父兄影响而加入天地门教的。佛教、道教和天主教中的青少年信徒,由于家庭长辈影响而皈依各自宗教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二)从众心理驱动而信仰宗教 在当代中国的大中城市乃至建有教堂的村镇,每当天主教、基督教的节日——平安夜(12月24日),不仅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成群结队地涌向当地的教堂,而且成百上千的中小学生也在家长或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踊跃参加天主教、基督教这种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这些青少年参与天主教、基督教的圣诞庆祝活动,大多出于从众心理。既然有这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这一天夜间参加教堂庆祝活动,那么,作为小弟弟、小妹妹的青少年也跟着去狂欢一把,又何尝不可。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从众心理的驱动,使一些青少年通过参与这些宗教活动,从对天主教、基督教的一无所知,到初步了解,再到最后也信仰皈依。

(三)真诚信仰使然而皈依宗教 在信仰宗教的青少年中,从思想和精神上真诚信仰宗教的只是少数。这些青少年正如佛教界常说的从小就具有“慧根”、“佛性”,“心乐出家”。因此,信仰宗教是这种青少年必然的人生归宿。笔者就接触过佛教界的一些青年僧人,他们大多在少年时代,就出家为沙弥,经过佛学院的教育,有的还在世俗大学读博士、进博士后站从事佛学研究。毕业以后,有的成为寺院监院、首座乃至住持,有的则成为佛学造诣颇深的学问僧。天主教、基督教也有这种从少年时代就献身传播福音的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他们往往经过神学院的严格教育,毕业以后,常被委任为天主教、基督教的神职人员。

二、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

从客观原因来看,自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强力推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变革,在打破、替代了几十年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高歌猛进中,曾经居于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则被“一切向钱看”的纵欲主义的狂欢所淹没,再加上几十年政治体制上的某些弊端,由此而导致的诸种社会不公和丑恶现象,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致使思想领域呈现出了精神贫瘠和信仰危机。在这种形势下,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作为一种颇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意识,由于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与落实,立即从过去备受歧视和压制的境况中解放出来,以从未有过的气势,在信仰主义领域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以公开合法的手段,在寺院、宫观、教堂、清真寺里传播各自的教义思想;与此同时,那些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民间宗教,也悄然在乡村社会复兴,并以举办花会、道场等各种民俗方式,在民众中吸收信徒。无论是合法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还是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民间宗教,它们所宣扬的那种超越精神、道德戒律和所践履的慈悲济世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些精神贫瘠和信仰危机的人群,无疑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妙药。信仰无真空。因此,一些青少年像成年人一样,也被宗教所宣扬、所实践的思想理念吸引,从浮躁的社会中,走入宗教信仰里,到各自皈依的宗教组织去寻求生命安居和精神慰藉。这可以说是当代青少年信仰宗教的客观原因。

关于青少年信仰宗教的主观因素,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好奇心理 好奇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普遍存在的心理。由于好奇,青少年会被各种能给感官带来刺激的事物所吸引。辉煌的宗教殿堂,神秘的神佛塑像,以及佛教的超度,道教的斋醮,天主教、基督教的洗礼、弥撒,民间宗教的花会、道场等宗教仪式,其场面的庄严肃穆,其音乐的优美动听,其信众的顶礼膜拜,这一切信息所透露和彰显的精神魅力,都能给情智初开的青少年以心灵上的震撼。于是,一些青少年抱着好奇心,走进了各自信仰的宗教。其中,有些青少年还真的成为虔诚的宗教信徒;有的青少年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充实,又有了新的精神追求。

宣泄压力 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目前,“分数第一,分数即命运”的教育观念还在全国流行。谁都知道孩子被逼得苦,但大多数父母都在逼孩子。现在的中学生每天晚上12点多睡觉,早上6点起床,白天精神不振,晚上失眠,少有少年的朝气②。一些青少年为了宣泄心理压力,便走进了宗教信仰,在各自信仰的宗教中寻求精神解脱,或者通过烧香拜佛,祈求神佛的庇护,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因此,在佛教、道教的寺院、宫观里,在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中,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些稚气未退的青少年,或单独一个人,或三五成群结队,在那里烧香拜佛、合十祈祷。

学好诉求 笔者在调查民间宗教时,常看到一些青少年要求参加民间教门举办的各种活动。每当笔者问到他们为何参加民间教门活动时,他们均回答说:“可以在教门里学好。”无可讳言,在当代社会道德滑坡、伦理混乱的情况下,倒是那些活跃在乡村社会的民间教门致力于传统伦理如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乡里和谐理念的道德宣教,尽管它们往往是披着神学的外衣出现。但是,在目前缺少丰富、健康精神生活的乡村社会,正是这些民间教门发挥了教化民心的功能,使那些参加民间教门活动的青少年,在做人学好方面收到了一定实效。据笔者观察,大凡那些参加民间教门活动的青少年,一般都是懂礼貌、守规矩的人见人夸的好孩子。至于那些加入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的青少年,更是认为加入宗教组织,信仰某种宗教,既是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三、如何审视青少年信仰宗教

笔者认为,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将其视为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正常现象。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诸方面的全方位转型。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其直接结果,就是从此结束了闭门锁国的停滞局面,使人们睁开眼睛看世界,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认识到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特别是文化的多元化,更给人类生活平添了绚丽的色彩。在文化多元化中,当然也包括以各种形式展示自己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宗教信仰。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相互合作,这是党和政府对宗教信仰者的一贯方针。尊重差异,和而不同,既是实现世界和谐,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因此,一些青少年在这种国际、国内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或通过家庭影响而信仰某种宗教,或受从众心理驱动而信仰某种宗教,或自愿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某种宗教,并能从宗教信仰中,获得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这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表征,既不能将这种行为视为思想落后,更不能将这种行为看作封建迷信,而应像尊重成年人那样,也应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因为今天的青少年,也是明天小康社会的实现者。只有尊重他们今天的信仰选择,才能使他们在明天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与其他信仰者同心同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笔者还认为,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一些青少年在成长阶段,信仰某种宗教,按照某种宗教的要求进行修为,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有某种宗教信仰总比没有好,“有所畏惧”总比“无所畏惧”好。人们只要到少管所看看,那些少年犯如果有某种宗教信仰,遵守某种宗教戒律而“有所畏惧”,就不会在成长阶段“无所畏惧”,触犯刑法而接受管教。

如何对待青少年信仰宗教?

第一,对青少年信仰宗教,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应该遵照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像积极引导成年人宗教信众那样,也积极引导青少年宗教信徒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特别是对那些并没有将传播宗教作为终身职业的青少年宗教信徒,应该着力引导他们对所信宗教采取正信、正修的态度,从各自所信宗教中汲取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因素,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通过参与各自宗教举办的社会公益实践,提升自己的信仰素质。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也应将积极引导青少年宗教信徒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作为青少年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首先要对青少年宗教信徒开展普查,做到心中有数,既要对青少年宗教信徒的人数做到心中有数,又要对青少年信仰宗教的教别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对青少年信仰各自宗教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此基础上,便可以对青少年宗教信徒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尤其要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宗教信徒走正信、正修之路,避免对某种宗教的迷信乃至狂热。

第二,应该深刻检讨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滞后、失误乃至在位缺失。无可讳言,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兴国”的旗帜下,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分数第一”的张扬,听到的常常是“分数至上”的喧嚣。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青少年的要求,不是身体健康、道德高尚、学业优秀的全面发展,而是以“分数”压倒一切,以“分数高低”论出息、说好坏。在这种舆论导向和实际操作下,传统的青少年教育思路和方法,日益暴露出自己的严重滞后,而不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教育的革新与出路,使青少年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失误,终于导致青少年教育失去了它本应有的魅力而在位缺失。于是,便有一些青少年转而投向宗教信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改变目前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这种状况,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本,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并进,尽快从目前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力争打碎“分数第一”的桎梏,变“竞争式学习”为“认知式学习”③。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得到幸福”④。如果青少年教育理念与实践符合青少年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使青少年在成长阶段获得幸福的话,那么,青少年就会在愉快地获取认知的过程中茁壮地成长,也就不用再到宗教信仰当中寻求寄托了。

第三,在对青少年信仰宗教进行积极引导和对青少年教育工作进行认真改革的同时,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工程,这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净化社会环境,也就是说青少年教育工作必须与反腐倡廉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讲,由于政治体制方面的某些弊端和干部制度方面的诸多缺欠,致使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尽管人数极少,但是他们的这些丑恶行径,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污染了社会生态环境,给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极大伤害。这种“污染”,这种“伤害”,或间接即由成年人的怨气、怒气传递给青少年,或直接即由青少年通过媒体与亲身感受,都在青少年的心灵上产生了阴影,久而久之,潜移默化,遂使青少年在思想上对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感、产生疏离感乃至逆反感,其中的一些青少年便自然而然地脱离主流意识和主流价值观,走进各自信仰的宗教组织中去,在那里寻求自己的精神解脱和心灵慰藉。因此,青少年教育工作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工作,而是一项全社会都必须致力奋斗的战略工程。其中,努力改革政治体制方面的某些弊端,尽快解决干部制度方面的诸多缺欠,使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能够率先垂范,积极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净化社会生态环境。如果这样,社会风气定会迅速好转,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定会得以实现。在这种充满和谐氛围的社会生态环境中,青少年教育工作也就会自然好做了。其实,搞好青少年教育工作,道理和做法都很简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就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注释:

①学诚法师接受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采访录[J].佛教文化,2008(2).

②阮梅.中国农村的“留守”孩子[J].报告文学,2007(12).

③心理学研究显示:最好的学习,是从孩子认知需要出发的学习,而最糟糕的学习是竞争需要的学习。见阮梅.中国农村的“留守”孩子[J].报告文学,2007(12).

④1930年代,日本教育家牧口常三郎提出的教育理念。

标签:;  ;  ;  ;  

考试与对策:当代青少年的宗教信仰_基督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